第二十八回
大元帅再称总盟主
小佳人劝降老督帅
话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哀叹江山不保,正在此时老臣洪承畴出来说道:“陛下不必过于伤感,老臣有一计,可保京城无恙。”
朱由检仿佛拣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从龙椅上探身问道:“洪老爱卿有何高见,快快说来!”
洪承畴道:“我方在关外宁元城中还有对付后金的近十万精兵,可以调这些人马入关来保卫京城。”
朱由检听了,道:“洪爱卿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只是这些宁远驻军都是当年袁崇焕的旧部,袁崇焕死后,这些人恐怕不会听从朕的调遣。”
洪承畴却道:“这个容易,老臣愿意去宁远城跑一趟,拿着兵部的文书去把这些人马带到京城来。”
朱由检听了,道:“看来现在也只好如此了,洪爱卿要快去快回啊!”
这时洪承畴的政敌户部尚书陈新甲却又在旁边冷言冷语道:“洪学士此言差矣!这宁远离后金近在咫尺,后金皇太极会坐视你将宁远驻军全部带入关内吗?万一他在半路设伏劫杀,你必有去无回。”
洪承畴听了这些触霉头的话,心中暗骂道:“你这龟孙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净诅咒老子兵败,这安得是什么心?”便怒道:“陈新甲,你休要妖言误国,那你又有何击退李闯军的妙计呢!”
陈新甲一时被问得哑口无言,朱由检在上面见了心想:现在都火烧眉毛了,这些朝中的重臣还在争权夺利,真是岂有此理。便不悦道:“陈新甲你胡言乱语,扰乱军心,来人啊!将这厮推出午门斩首,为洪学士出行祭旗!”
堂下几个锦衣卫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把陈新甲拖了出去,陈新甲大叫道:“皇上绕命,微臣冤枉啊!”
但为时已晚,洪承畴见了十分得意的道:“多谢陛下鼎力支持微臣,微臣肝脑涂地,保大明江山永固!”朱由检笑道:“那朕就命兵部下道文书,洪爱卿一路上要多珍重啊!”洪承畴道:“臣领旨谢恩!”于是这洪承畴又取了兵部文书一路往辽东宁远而来。
再说李自成,贾宝玉人马攻取了宁武关之后,威名大振,各路绿林好汉江湖中人,纷纷前来投奔,转眼间各大门派: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华山,丐帮,青城各门各派都派人前来祝贺。
众人又推举义军大元帅贾宝玉为武林盟主,代表众武林义士攻入京城,拯救天下苍生。贾宝玉推辞道:“在下何德何能怎能当此武林盟主的重任,各位太抬举在下了。旁边丐帮帮主郝摇旗说道:“贾元帅勿要过谦,贾元帅侠肝义胆,当年潜入后金军中刺伤努尔哈赤的义举,天下武林谁让不知谁人不晓,贾元帅又除掉阉贼魏忠贤,为江湖除害,这武林盟主的位子,非贾元帅莫属了。”
众人也纷纷说对,贾宝玉身边的李自成又道:“贾贤弟声名远播,早已是名满天下,就不要再推辞了,当这个武林盟主,可以统率天下武林的义士们杀进京城去,活捉朱由检为万民谋福。”
那茗烟也道:“少爷你就当这个武林盟主好了,让咱也沾点光啥的。”
贾宝玉一看众人盛情难却,便只得一拱手道:“竟然众位兄弟都如此看得起在下,那贾某人就免为其难,暂代武林盟主之职,将来如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在下必主动让贤,绝不食言。”
众人齐声道:“贾盟主神武无敌,义军所向披靡。”
这时贾宝玉又下令三军在宁武关休整十天,然后再一齐向京城进军。这时丐帮帮主郝摇1旗又私下对贾宝玉道:“盟主,你妹妹贾惜春此刻正在武丐帮之中。”
贾宝玉听了十分好奇,便问道:“我妹贾惜春怎么会在你丐帮之中呢?”
郝摇旗道:“前些时候,本堂在外偶遇你妹独苦无依,便收她在帮中练武。你妹妹倒是聪明伶俐,是块习武的好材料,将来本堂想将丐帮帮主的位子传于你妹。”
贾宝玉听了,道:“我妹是一个小女生而已,又怎能担当丐帮帮主之位,这万万使不得。”
郝摇旗豪爽的一笑道:“贾盟主也莫要小看你妹妹惜春,本堂看你妹还能行。”
贾宝玉又道:“我妹现在何处,我倒想见见她。”
郝摇旗道:“现在她在太原府,改日我让她来见你。”
贾宝玉道:“现在军务烦忙,我也抽不出时间去太原,这就有劳郝帮在多费心了。”
郝摇旗笑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
再说那洪承畴一路带着兵部文书快马加鞭来到辽东宁远,见过宁远守将祖大寿,把兵部文书给他一看,祖大寿看了心想:现在这皇帝没戏了,又来让咱们人马进京去给他当挡箭牌,咱才不去。便道:“洪学士,你有所不知,现在辽阳城中的后金军虎视眈眈,我军又怎可轻易援助京城,你还是另觅其他各路人马进京勤王的好。”
洪承畴听了,心想:这祖大寿胆子可真大,还真不把兵部当会事。便道:“祖将军此言差矣,你部人马全凭朝中供给军饷,假如朝廷完了,你部又岂能独存,所以你无论如何都得率军随我入勤王。”
祖大寿是个粗人,口才也不咋地,说不过洪承畴这个老江湖,便只得不大情愿的点齐人马随着洪承畴慢吞吞的往京城而来。
早有细作报入沈阳城中的后金大汗皇太极。皇太极闻讯,便把谋士范文程召来商议对策,范文程道:“这宁远人马多年以来龟缩在坚城堡垒之中,依靠火炮的威力,我军拿他们也没办法,今日他们竟然放弃坚城堡垒向关内而去,我军铁骑可以尾随而上,在荒野之中将其团团包围,在野战中凭借我八旗铁骑来回驰骋的冲击力,将宁远守军全部消灭,报当年先帝兵败宁远之仇。”
皇太极听了,拍案叫绝道:“范爱卿真乃当世之诸葛亮也,看来这次宁远明军是完了,来人啊!传多尔衮,豪格,聱拜来见朕。”旁边侍卫答应了一声,过不了多久,这三员大将便来到宫中。
他们见过了皇太极,皇太极就命他们各率5万精骑去追击围剿宁远明军于中途之中。三人得令之后,各率人马出了辽阳城如风驰电掣一般向南方进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终于在松山脚下追上了正慢吞吞向关内进军的宁远明军。
那祖大寿并不愿意去关内勤王,所以存心让部下慢悠悠的行军,洪承畴也拿他没办法,必竟这些兵都是祖大寿的人马,祖大寿也没料到后金军会这么快追击而来,他一看情况不妙,便率部上了松山,在山上据险固守。
这松山的地形很奇怪,是周围高,中间低,很像一口大锅,松山就在这个锅底。多尔衮命人在松山周围开掘了一道大壕,深八尺,宽丈余,把祖大寿的人马都包围在其中,插翅也难飞。他又命人筑了一个高台,在台上可以将松山里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洪承储层一看被后金军包了饺子,他便召集人马准备突围,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有一道横过右腮的伤疤,他激励明军道:“现在我军已无退路可言,唯有拼死一搏才可以杀出重围,望将士们多多出力,一定能化险为夷,度过此劫的。”谁知那祖大寿并无心决战,他心想:当年袁大帅如此为大明卖命,到头来也没有落个好下场,这大明朝算是完了,咱们还是各走各的路吧!”
这时又有小校来报道:“不好了,后金军来攻山了。”洪承畴一听便率了几个卫士率仍马想突出重围,可没走几里路,就被敌人认出,后金大将聱拜拍马过来,才一招“猿臂轻舒”便将洪承畴生擒活捉了。洪承畴被俘后,明军军心瓦解,祖大寿无奈,只得挂白旗向清军投降。多尔衮听说洪承畴和祖大寿都已经被抓住了,又派豪格将二人押送回辽阳城献于皇太极面前。
皇太极听说之后立即在宫中崇政殿接见二人,那祖大寿表示愿意归降后金,皇太极大喜。而那洪承畴却在一旁冷笑道:“士可杀不可辱,老夫只求速死,给老夫一个痛快的吧!”
皇太极碰了一鼻子的灰,正想发怒,旁边范文程却道:“洪学士也是大名鼎鼎,假如能归降大清,必能使大清如虎添翼。”
皇太极听了,便强忍住怒气,对范文程道:“那就有劳范先生说服他归顺吧!”说着他起身拂袖而去。
范文程自翊也是饱学之士,觉得和洪承畴有共同语言,又觉得自己在后金势单力孤,老是受聱拜等人的排挤,便有心招降洪承畴一齐在朝中为官,今后好结为朋党,壮大自己的声势。所以他便命人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请洪承畴一齐吃饭。谁知洪承畴认为这范文程是个小汉奸狗腿子,坐在那里一不吃饭,二不说话,不搭理范文程。
范文程只得自说自话的先从大明朝廷的腐败无能说起,又说到袁崇焕等人的下场,再慢慢地归入正题,给皇太极歌功颂德。谁知这范文程说了半天,那洪承畴如同泥雕木塑一般充耳不闻,像没听见什么似的。
范文程自讨了没趣,只得灰溜溜的来向皇太极复命。皇太极问道:“范先生谈得这怎么样啊?”
范文程答道:“说;来惭愧,这洪老头是个老顽固,一时难以说动。”
皇太极怒道:“那就一刀砍了他算了,省得他这个老不死的天天浪费粮食。”范文程听了,心有不甘,便又道:“这范文程可是个贤臣,自古得贤臣者得天下。只要假以时日,必可以说服此人。微臣又听说此人好色,假如让皇上身边的江南才女庄妃去说服此人,定能马到成功。”
皇太极一听这范文程的意思是要用美人计,心里有一丝不悦,心想:这种事情传出去不大好听吧!怎能把自己的王妃当美女间谍使唤,这也太不像话了。
范文程察言观色一看皇太极脸色多云转阴,生怕他会责怪自己,便又道:“古人云女人如衣裳,皇上将来若能平定天下,天下的美女岂不是召之即来,何愁一个小小的庄妃呢?”
皇太极听了,也有几分道理,便道:“那我去找庄妃说说吧!看看她愿不愿意。”于是皇太极找来庄妃林黛玉一说,林黛玉听了,心想:怎么让自己去干这种事,这后金大汗还真是荒唐,但又一想,不妨去看看这洪承畴是何许人也,能否为己所用,便一口答应道:“臣妾愿为陛下分忧!”
皇太极没料到林黛玉这么容易便答应此事,感到十分意外,便道:“爱妃要见机行事,点到即止。”
林黛玉明白皇太极之话中之意,便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旗袍,来到洪承畴的牢中。
洪承畴自幼也是出身名门,见过不少佳丽,他一看一个绝色美女来到牢中,和监牢中的那种阴森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有些意外,还以为自己在作梦。
这时林黛玉开口说道:“洪学士据说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之人,就这样死了,多可惜啊!”
洪承畴听了这声音是否悦耳,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来此啊?”
林黛玉道:“哀家是大清庄妃,早年也来自大明京城荣国府中。”
洪承畴有些不信道:“荣国府中众人不是都流放西北玉门关了吗!你为何会在此辽东呢?”
林黛玉道:“哀家早些时候嫁于北静王为妃,青州城破之后,被后金皇太极所俘,所以才成立皇太极的庄妃。”
洪承畴听了,觉得这是个天方夜谭,道:“你不会是在编故事吧!”
林黛玉道:“这千真万确,我骗你干嘛!”
洪承畴又道:“那你来此牢中,又有何贵干呢?”
林黛玉道:“哀家来告诉洪学士一个大秘密,希望洪学士助我干成一桩大事。”
“大事!”洪承畴一时间听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道:“何事可称为大事?”
林黛玉压低了声音道:“这宫中有一个大秘密,哀家所生的小王子福临其实是北静王的遗腹子,哀家嫁给皇太极之前,早已身怀有孕了,只是这皇太极不知此事,被蒙在了鼓里。洪学士如果能归降大清,助我除掉皇太极,让我的儿子福临登基,这样大清的江山就又落入朱氏后人之手了!”
洪承畴听了这个大秘密之后,顿时睁大了眼睛,道:“这是真的吗?只是据我所知那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手握两黄旗大军,又骁勇善战,你的儿子怎么和他争位呢!”
林黛玉听了,道:“这咱们可以挑起多尔衮和豪格的内斗,这样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把大清江山弄到朱氏后人之手。”
洪承畴听了,心想:这个小女人,看似柔弱无骨,还真有一套,此偷梁换柱之计甚妙,看来以后还不可小看女人啊!便同意道:“在下愿意追随北静王妃完成大业。”
林黛玉一看大功告成,便回来向皇太极复命。皇太极一听这么快就轻松搞定,又有点不大放心的问道:“那洪老头没有占到贵妃什么便宜吧?”
林黛玉笑道:“看皇上瞎想的,奴家有那么傻吗!”皇太极闻言大喜,便亲自来天牢之中见洪承畴。要知后事,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