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书名:红楼大侠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4411字 发布时间:2022-10-06

第十五回

贾迎春错嫁中山狼

陈圆圆智退后金军

话说王熙凤听家丁说兵部尚书孙承宗亲自上府提亲,连忙对家丁说道:“快快有请孙大人进来。”

那家丁答应了一声,出去传话,不多时,那兵部尚书孙承宗就笑呵呵的走进堂中。王熙凤连忙起身迎道:“孙大人大驾光临,我等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孙承宗一摆手微笑道:“贾夫人言重了,老夫今日是来为犬子孙绍祖提亲的,今后咱们两家连了姻,就是一家人了,还说这种见外的话干什么。”

原来这孙承宗保荐贾宝玉当了二路元帅之后,便又想和贾府中人结为儿女亲家,这样自己的势力就更大些,互为朋党,地位才会更稳些。于是他便带着聘礼来向贾府提亲,又听说贾宝玉有一妹叫贾迎春不但才貌出众,还是贤惠之人,便想让自己的二儿子孙绍祖迎娶贾迎春,而他的大儿子孙传庭早已婚配,所以只能让二儿子孙绍祖迎娶,其实他的二儿子孙绍祖早已有了心上之人,只是这孙承宗自己不知。他觉得贾府是名门之后,贾宝玉又贵为大元帅,和他们联姻才更门当户对,所以他也没去问二儿子孙绍祖是否同意,便来提亲了。他认为这婚姻大事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的想法不必去管他,谁料那孙绍祖也是少爷脾气,还有逆反心理,并不买他父亲的帐,而且此人心计毒辣,又不敢公开违被他父亲的命令,后来竟然心生毒计,要整死贾迎春之后再和自己的心上人结合,这是后话。

再说那王熙凤听说堂堂一品大员兵部尚书孙承宗说要迎娶贾迎春为儿媳妇,心中也十分高兴,心想:攀上这门阔亲戚,这可是件好事别人还求之不得呢!便满面堆笑的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真是太抬爱我家迎春来,我家迎春有这个福气能嫁到孙大人的府上,和贵公子完婚,真是太好了,我可真替迎春高兴啊!”

孙承宗听了,眉开眼笑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王熙凤连忙附和道:“定了!定了!赶明挑个好日子就把事给办了,这次我家宝玉全仰仗孙大人提携才当上了二路元帅,今后还要靠孙大人在皇上面前替宝玉多多美言几句啊!”

孙承宗答道:“那是自然。'

王熙凤又问道:”此次宝玉帅军出征辽东,不知胜算如何啊?“

孙承宗想了想道:“那后金努尔哈赤老贼虽然骁勇诡诈,但可惜他已经年过花甲,不复当年之勇也,其诸子明争暗斗,都想继承汗位,内部不和,所以这次贾公子率军和袁大帅人马里应外合,想必定能在宁远城下击溃后金军,活捉努尔哈赤老贼。”

王熙凤听了,心想:这孙承宗牛皮吹得还真大,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当年杨镐督帅四路大军号称将近五十万之众,都在萨尔浒一败涂地,今日后金军攻占了开原,辽阳等地,势力兵马又多了许多,又岂能是可以轻易击溃的,这编得有点不靠谱吧!”

但王熙凤表面上仍是附和孙承宗道:“孙大人指挥调度有方,定能歼灭后金军于宁远城下,名垂青史。”

孙承宗听了这话,心里也美滋滋的,便命人拿来一本黄历一翻看道:“我看下个月剌月初八辛丑日是黄道吉日,不如咱就把这婚礼的日子定在那一天吧!”

王熙凤听了,答应道:“好啊!好啊!全凭孙大人定夺了。”于是这孙承宗回府之后,立即安排府中人手张罗二儿子孙绍祖的婚礼,谁知那孙绍祖跑来对他说道:“父亲,孩儿不想娶那贾府千金。”

孙承宗一听,一拍桌子道:“胡闹,这婚姻大事历来是听父母之命的,为父已经去向贾府提亲了,现在反悔这让为父的老脸往哪搁啊!为父堂堂朝中一品大员,这种事情一旦传讲出去,让为父今后成为别人背后议论的话柄,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孙绍祖听了,道:“你就在意自己的面子,一点也不顾及孩儿的感受。”

孙承宗又骂道:“放肆!你小孩子家家的有什么狗屁感受,再瞎胡闹的话家法伺候!”

孙绍祖一看自己父亲是铁了心了,也不敢再去惹父亲了,便只得默默的走了出去,心中郁闷。那孙承宗一看儿子,没声音了,以为是被自己给镇住了,便自鸣得意的派人去向朝中群臣发喜帖。转眼几日之后到了蜡月初八,那孙府上下张灯结彩,摆了八十八桌喜宴,又派迎亲的队伍抬着大花轿来到贾府迎娶贾迎春。那贾府上下早就将贾迎春打扮的风风光光,贾迎春也不知道这孙绍祖是何许人也,只知道其是兵部尚书孙承宗之子。心想:既然是一品大员之子,想必也是文武全才,知书达理之人,便随着众人的意向同意出嫁了。

贾迎春上了大花轿别离贾府中人,一路来到孙府和孙绍祖拜了天地入了洞房,不想那孙绍祖是个赳赳武夫,心中对这门婚事不满,又喝得酊酊大醉,便解着酒兴将贾迎春暴打了一顿。

贾迎春没想到此人如此凶残,大呼上当,但为时晚矣,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结果不出二个月,贾迎春竟然被这孙绍祖折磨至死,这孙绍祖整死贾迎春之后,又将自己原来的相好张氏迎娶进来做了填房,看来这贾迎春也是命运戚惨,错嫁了中山狼。

再说辽东宁远城外的努尔哈赤见进攻宁远城受阻,便来和儿子皇太极商议道:“如今看来这宁远城可是块硬骨头,我看不如我军绕过这座孤城,先去攻打山海关如何啊?”

皇太极听了,答道:“阿玛言之有理,只是那山海关不但城池坚固,而且那守将吴三桂更是武艺惊人,恐怕也很难攻取吧!”

努尔哈赤听了,不快道:“我都听说那吴三桂是个酒色之徒,军中还带这秦淮八艳中的一个美女叫什么陈圆圆的,这种荒淫的膏粱子弟会有什么战斗力,我看是外面瞎吹的,什么关宁铁骑,在我八旗铁骑面前那简直是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你若怯战,我派莽古尔泰去好了。”

皇太极听了,也不好再去反驳,便道:“既然如此,那儿臣愿领一支人马去攻打山海关,生擒吴三桂献于帐前。”原来这皇太极生怕自己的三哥莽古尔泰万一去立了大功出了风头,将来成了父汗身边的红人,这将来到储君的位子就没自己啥事了,所以他便硬着头皮来讨令攻打山海关。

其实努尔哈赤也并不想让莽古尔泰带兵出去,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三儿子有勇无谋,生性残暴难成大事,故而他故意激了皇太极一下,一看皇太极果然来请令出战,便笑道:“既然你有心去杀敌破关,那本汗就给你八万两黄旗铁骑,限你在二个月之内攻取山海关,取那吴三桂的项上人头。”

皇太极应道:“儿臣遵旨!”于是皇太极点起八万两黄旗铁骑浩浩荡荡的向山海关杀来。这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前,是万里长城的尽头,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城墙高达几十丈,在古代冷兵器的时代,可是易守难攻之地,是京城的东大门,一旦破了山海关,则无险可守,一马平川,进取京城易如反掌,故而明军在此驻有八万关宁铁骑,安排大将吴三桂镇守,又将城池修得是固若金汤,关中又储存了大量的军粮军械,号称能坚守十年以上。

吴三桂到任之后,又招募了一批辽东逃荒到此的边民,经过一番训练都成了一群死士,打起仗来都不要命。

吴三桂一看自己手握重兵又占据险地,便有持无恐了起来,觉得军营之中生活寂寞无聊,又派人去把相好陈圆圆接来山海关陪自己消磨时间。这一日他正在听陈圆圆弹奏小曲《彩云追月》,突然有小校来报道:“禀将军,大事不好,后金贝勒皇太极率八万两皇旗铁骑向山海关杀来了,现在离关口还有五十里。”

吴三桂听了,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那个小校的衣领道:“你探的可是实情。”

那小校忙道:“小子说的可是千真万确!”

吴三桂一放手道:“再探再报!”

那小校答应了一声退了出去。这时陈圆圆在一旁听了,说道:“没想到这皇太极人马来得那么快,奴家有一计可退后金军。”

吴三桂听了,喜道:“爱妾你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陈圆圆答道:“奴家听说这皇太极生性多疑,为人作战十分谨慎,不敢弄险,我们可以摆一场空城计,将军率一支人马埋伏在关外一片石附近,我在关楼上抚琴一曲,命军士门把关门打开,那皇太极见此阵势必以为关中必有埋伏,不敢轻进。唯有后退待机,等到后金军退时路过一片石时,将军率军杀出,那皇太极必会大惊失色,以为是中了埋伏,一定会夺路而逃,无心恋战,到时候将军再趁势掩杀,必能大获全胜,杀的后金人马今后三五年之内再也不敢来犯山海关。”

吴三桂听了,拍手道:“夫人你真是妙计啊!只是此计太险,万一那皇太极不中计,一鼓作气杀入关中又该如何是好?”

陈圆圆笑道:“这将军尽管放心,奴家会弹一首魔曲《散魂引》,那些后金人马假如真敢杀入关中,那么他们听了我的琴声,必会心脉俱断而死。”

吴三桂听了,吃了一惊,心想: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便问道:“早就听说夫人的魔琴独步武林,只是还不知竟然达到如此惊世骇俗的功力,不知夫人真的有把握吗?”

陈圆圆答道:“相公你就瞧好吧!保你这一战名扬天下,加官进爵。”

吴三桂听了,信心倍增,便点起五万关宁铁骑出关埋伏在关东北的一片石附近。

再说那皇太极率着八万后金铁骑威风凛凛的一路杀到山海关之前,一路之上既竟然没碰到一个明军士卒,真的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八旗军上下大都十分高兴,以为明军都望风而逃了,唯独皇太极心中纳闷,他心想:这进展似乎也太顺利了一点,不会是这吴三桂用诈使什么诱敌深入之类的计策吧!自己还是小心应对才好,以免万一中了诡计,身败名裂。”于是他心存疑惑的来到关前,却见关门大开,城上不见一个明军氏卒,但见一个绝色美女,绿衣红裳,风姿卓约定端坐在关楼之上,正在悠然弹琴,那琴声如行云流水一般婉转动听,但隐约中仿佛又有一股杀气。

皇太极见了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身后的谋士范文程道:“范先生见识广博,你可知此琴曲为何吗?”

范文程答道:“此乃古曲《平沙落雁》也。”

皇太极又问道:“你看今日此景是否会有诈呢?”

范文程听了,说道:“听说这吴三桂并非是凡凡之辈,我看这十有*必有伏兵,不可轻进,还是小心为上。”

皇太极听了,也道:“我也颇有同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此时关楼上的琴曲突然一变,换成了一首杀气腾腾的曲子,范文程听了,一脸惊恐道:“不好,此乃古曲《十面埋伏》也,看来此处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贝勒爷咱们还是快快退军吧!以防被敌人包了饺子。”

皇太极听了也心惊肉跳了起来,连忙传令道:“前队变后对,后队变前队,快撤!”这些后金军清一色是马队,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便退的一干二净。

城上的陈圆圆一看这皇太极果然中计不敢进关,便长出了一口气,又命人飞鸽传书通知在一片石的吴三桂。吴三桂接到书信之后,率人在一片石附近布阵准备趁势劫杀皇太极大军。

那皇太极人马一路向后退去,队型逐渐混乱了起来,路过一片石附近,突然间听见惊天动地一声炮响,杀出一支明军,一面大旗上斗大的一个“吴”字,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金甲,手中一把金丝大环刀,如同天神一般,手下也不知有多少伏兵,一拥而上,箭如雨下.

皇太极大吃了一惊,心想:果然是有伏兵,正有心整军大战,谁知那范文程却劝道:“人说这吴三桂刀法天下敌,贝勒爷不可于之大战,还是以退为妙。”

皇太极听了,心中胆怯,便传令三军撤回宁远城去。后金军顿时斗志全消,纷纷夺路而逃。吴三桂率军在后面掩杀,杀得后金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此役之后,后金军谈吴色变,再也不敢轻易来攻打山海关了。

再说那皇太极损兵折将败回宁远城下,见到了父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一看这皇太极大败而归,真没出息,一脸狼狈的样子,怒道:“真是饭桶,留你何用,来人啊!将此废物推出帐外斩首示众!”众武士一声答应,就要将皇太极推出去斩首。要知这皇太极可否可以活命,请看下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楼大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