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书名:红楼大侠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4511字 发布时间:2022-10-05

第十二回

魏忠贤掌权揽朝纲

贾元妃冷宫陨香魂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花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以随风。

风月不知人事改,夜阑独照深宫。莲花单卧野塘中,暗伤昔日,清露泣元春。”——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启皇帝登基之后,此人不爱读书,却嗜好做木匠活,整日拿着斧锯摆弄一些木料,搭建成各种楼台宫殿,桌椅木器,精巧无比,比真正的木匠师傅都专业。

这朱由校在这方面还真有天赋,可惜他投错了胎,却出生于皇家,没能当成木匠大师,弄个”鲁班再世”的雅号,却赶鸭子上架偏偏来当皇帝。他无心理睬朝中事务,便把批阅奏章的事一古脑儿的都扔给了身边的太监去代劳。于是他身边的一个亲信太监叫魏忠贤的便得到了机会,替皇上批阅大臣们的奏章,朝中大臣见状许多都来巴结投靠魏忠贤,渐渐的这魏忠贤势力日大,手下有“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

他又提督东厂,掌握特务组织锦衣卫,总揽内外大权,自称九千岁。

这魏忠贤早年只不过是河间府肃宁县的一个泼皮无赖,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一次去赌坊赌钱输了个底朝天,欠下了一屁股赌债,在老家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走投无路来到京城要饭。

一日他在宣化门前行乞,正遇到内廷宦官在那里招募人手。魏忠贤一想:自己如今身无分文,又没有一技之长,于其这样饿死在街头喂了野狗,还不如进宫当太监混口饭吃,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混个小官当当,至少比在大街上忍饥挨饿强啊!想罢,这魏忠贤也豁出去了,也不管什么古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都混到这步田地了,能活下去已经算祖上积德了,还有什么后可言。于是这魏忠贤便在宣化门外排队申请进宫当了一个小太监,还改名叫李进忠。

这家伙人长得高大健壮,又有心计,还会拍马吹捧人,后来和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结成了对食的假夫妻,后来天启皇帝登基当了皇帝,客氏也随之风光了起来,便把相好魏忠贤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为明廷二十四监之首,管理东厂,内书堂,礼仪房,中书房等,权力还真不小。

魏忠贤这小人一得志,那还真不得了,他排除异己,专断朝政,把朝中和他作对的东林党人个个残害排挤殆尽,朝野上下只知道有大太监魏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校。这朱由校天天躲在深宫中干木匠活,许多大臣已经几年都没有见到他了。这些大臣一看如今魏忠贤就行使皇上的权力,便纷纷拍马奉承,还在各地为魏忠贤建造了生祠,向魏忠贤献媚。

魏忠贤见了,自鸣得意,便对亲信刑部尚书周应秋生说道:“如今天下都以老夫马首是瞻,朝中东林党人也死得快差不多了,不知现在外戚在是否还有人在跟咱们作对的吗?”

周应秋忙答道:“回禀九千岁,如今朝野上下都依附我方,那些外戚都不成气候,不足为虑了。”

魏忠贤又道:“听说前朝万历帝身边有个元妃,其本家荣国府倒是家大业大,在朝野颇有声势,据说近年这贾府又和北静王连姻,混在一起,不知在暗中搞些什么鬼名堂,不会是想图谋不轨,里应外合扶持北静王称帝吧!”

周应秋听了,道:“卑职听说那北静王是个文弱书生,喜欢美女酒色,并无大志,也为野心。那贾府据说自从荣国公后,也并无大将之才,全都是一些庸庸碌碌,混吃混喝的膏粱子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是那元妃久居深宫,恐怕对我方不利。”

魏忠贤一听,不解道:“元妃一介女流之辈而已,手无缚鸡之力,而且万历帝已死,她在冷宫之中又有什么花头呢?”

周应秋答道:“九千岁有所不知,这元妃虽然现在深居冷宫之中,但她毕竟论资排辈是太皇太妃,地位很高,假如她让太皇太后下一道旨意之类的东东,那么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宫廷政变就有可能重演。”

魏忠贤听了,额头有点冒汗,又追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有那么严重吗!”其实大太监魏忠贤心理明白,自古以来,这宦官和外戚就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历朝历代两者之间的争斗血腥而残酷,如《三国演义》中大将军何进就是个外戚,被骗入宫中被宦官们所杀,然后引得董卓带兵入朝。所以这魏忠贤对朝中这些外戚势力也十分忌惮,只是这些外戚们并没有像东林党人那样公开跳出来反对他,故而他也找不到什么把柄去收拾外戚们。

那周应秋见魏忠贤有如此一问,便答道:“卑职认为这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备无患,像元妃这种人应当早日除去以绝后患!”

魏忠贤听了,又道:“这元妃此人我早年在宫中倒也见过,她待人还算蛮和善的,也没什么皇妃的架子,又有什么理由除掉她呢!”

周应秋阴险的一笑道:“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找不出罪名,那就排入下毒,然后伪装一个她悬梁自尽的现场,以掩人耳目。”

魏忠贤听了,道:“这样对付一个弱女子,是不是有点过份了点吧!”

周应秋却道:“她一个人在深宫中苦度岁月,寂寞无聊守寡,其实活着也没啥意思,咱们让她早日投胎转世做人,这是帮助她脱离苦海,还有功呢!”

魏忠贤听了,心想:这家伙的心肠可真坏,以后也要防他一手。但他表面上不露声色道:“周贤弟思虑周密,果然是大明的股肱重臣,那你就看这办吧!洒家让内廷的孩儿们多配合一下你。”

周应秋回道:“卑职尊命!”

于是这周应秋下去安排人手,先去看看元妃在冷宫中的动静如何,手下几个小太监跑到元妃冷宫长生殿外,偷偷向内一看,只见元妃面容憔悴的正枯坐在殿中想心事呢。几人回去向周应秋报告,周应秋听了,心想:反正她元妃这样活着也没啥意思,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朝廷也不回放她回家和家人团聚,也更不可能让她改嫁他人了,她这个寡妇当起来也没个头,人家民间的寡妇还有个一儿半女啥的,说说话聊聊天,还有点精神寄托,像她这样无儿无女活着也是活受罪,不如趁早打发她上路算了。这早死早升天,,但愿她转世投胎投个好人家,重新做人得了,这也怨不得咱!于是这周应秋命人悄悄将宫中的夹竹桃树的树汁放在元妃的用餐之中。元妃丝毫不知有人竟会对她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前朝太皇太妃下毒手,便毫无防备的吃了下去,结果很快就毒发身亡,七窍流血而死。

周应秋又怕别人追究此事,又叫宫中小太监伪造了一个元妃悬梁自尽的现场,对外宣称元妃是因为不堪忍受冷宫孤独寂寞的日子,才悬梁自尽去追随先帝爷于久泉之下的。

别人听了觉得也有可能,便都深信不疑,而那天启帝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木匠活,他听说有个太监来报告道:“前朝太皇太妃悬梁死了。”

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轻描淡写的道:“哪个太皇太妃,先皇那么多妃子,死了就死了,以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别来烦朕,没看见朕正忙着吗!此事交给内务府酌情办了吧!”

那太监连忙道:“遵旨!”再看那天启皇帝又开始专心致志的干起了木匠活,好像整件事跟本就跟他无关一样,其实这小皇帝对太皇太妃的死活才不会感兴趣呢!

再说这元妃的死讯传到了大观园中,贾府上下闻报,都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其中贾母更是老泪纵横,她痛哭流涕道:“元春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造得那辈子的孽啊!你还那么年轻,连一儿半女都没有留下就这样扔下咱们这些老东西一个人走了,呜呜呜!”

那边王熙凤见贾母年老体衰,怕她经不起这个折腾,便过来劝道:“老祖宗,节哀顺变吧!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死不能复生,您老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贾母听了,还是嚎啕大哭道:“咱这把老骨头,也活够了,被老天爷收去也够本了,只是这元春年纪轻轻的就这么走了,实在让人肝肠寸断啊!”

众人都来相劝,贾母勉强止住悲伤,又郁郁不乐的回到屋中。众人忙着在府中设了灵堂,为元春操度亡灵,谁知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贾母因为元春的死,悲伤过度,竟然也卧床一病不起,这可把王熙凤等人给忙活坏了,又连忙找来了郎中给贾母把脉开药,几贴药下去这贾母的病情也不见起色。贾母倒也很有自知之明,她对王熙凤等人说道:“凤丫头你们也别再白忙活了,咱这身子骨咱自己心里有数,可能也混不了多久了。咱活了那么大岁数,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只是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等到宝玉这孩子回来见最后一面。”

正说着,突然有丫环红玉来报道:“贾二爷回来了!”

众人闻报连忙都迎了出来,只见贾宝玉和茗烟,紫霞三人大步走入贾府之中。贾宝玉一看大堂上设了自己拒绝元春的灵位,马上明白自己姐姐去了,便一把抓住旁边的薛宝钗问道:“我姐姐说怎么没的,快些告诉我啊!”

薛宝钗答道:“宝哥哥,你姐姐元妃几日前在后宫长生殿中悬梁自尽了。”

贾宝玉疑惑道;"胡说,我姐姐生性开朗乐观的很,又怎么会轻易悬梁自尽呢!这定时宫中有人在捣鬼。我非去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薛宝钗又道:“宝哥哥,你不可造次,如今大宦官魏忠贤当道,把持朝纲,现已不同于往日了,咱们这种外戚人家做事要低调一点,否则恐怕会遭人暗算的。”

贾宝玉听了,愤愤然道:“我才不管什么大宦官,小宦官,我就是不相信元春姐回上吊自杀。”

薛宝钗又道:“这人死不能复生,如今老祖宗病得很重,每天都念叨着你你不如快去见见老祖宗吧!”

贾宝玉听了,惊道:“什么,老祖宗也病了,你干嘛不早说呢!”说着三步并两步来到老祖宗的房中,再看贾母正无力的躺在病榻之上,一双苍老的眼睛无力的看着门口,她一看见宝玉进来了,立即仿佛又精神了不少。宝玉连忙道:“老祖宗,孩儿回来了。”

贾母道:“总算把你给盼回来,几年不见你长高了长壮了。”

贾宝玉又问道:“老祖宗,您的身体还好吗!”

贾母道:“老了,不行了,听说你上少林习武去了,学得怎么样啊?”

宝玉答道:“孩儿学得一套少林达摩剑法,还得到了一把名剑太阿剑呢!并且还带回了一个朋友叫紫霞的。这一路上兵荒马乱的,刚到家就见元春姐姐没了,这到底是咋会事啊?”

贾母叹道:“唉!这如今的世道变了,改朝换代了。老万历帝驾崩了,现又换上了一个天启帝,让大宦官魏忠贤把持朝庭大权,天下乱哄哄的,后金人马听说老来关内打劫,遍地狼烟啊!”

贾宝玉突然又想起什么道:“怎么不见林妹妹呢?”

贾母听了,抬头看了王熙凤一眼。王熙凤一看只得说道:“老祖宗累了,宝二爷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

贾宝玉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妙的迹象,便对贾母道:“老祖宗你好好休息,孩儿改天再来看您!”

说着起身走了出来,来到大厅之中,他便追问一起出来的王熙凤道:“林妹妹去哪里了?”

王熙凤一想:这事情也总归是要让贾宝玉知道的,便说道:“1年半之前,北静王来府上提亲,把林姑娘迎娶过了门当王妃了。”

“什么!”贾宝玉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声道;“这不可能,你胡说,林妹妹怎么会嫁给北静王呢!”

王熙凤劝道:“宝二爷,你也莫要难过,那北静王前段时间可威风得很,手下猛将如云。他既要来迎娶林姑娘,咱们也不敢拦驾啊!”说着,她又向身边的薛宝钗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说:你快来帮衬啊!

薛宝钗心领神会,连忙开口附和道:“是啊!是啊!林妹妹嫁过去当了大王妃,可风光得很呢!好多园里的姐妹都羡慕她呢!”

贾宝玉听了,怒吼道:“我要去北静王府去找他算账!”

王熙凤听了,阻拦道:“宝二爷你要冷静,北静王去山东青州做镇守使了,林妹妹也跟去了,现在京城中的北静王府里一个人也没有,你去了也是白去。”

贾宝玉听了,又道:“那我去青州。”

王熙凤又道:“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宝二爷好不容易后来一趟,又要走,难道是要扔下重病的老祖宗不管了吗?”

贾宝玉听了,心里一团乱麻,心想:自己走了几年,没想到家里会发生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一时间他也没了方向。这时薛宝钗过来说道:“如今宝二爷刚回来,不如休息几天,再作打算。”

贾宝玉一想也只好如今,便闷闷不乐的回房休息去了。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楼大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