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初议诏安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3280字 发布时间:2022-09-30

子玉把少珺让到自己那张椅子上,又倒了一杯水递给她,这才拉过条凳,坐在旁边往火盆里添着木炭。

 

大帐里确实暖和多了,少珺打量着,里面除了桌椅板凳、挂的长枪弓箭,几乎是空的,不禁说道:“你这儿够简陋的。” 

 

子玉回道:“就是训练时歇歇脚,与将军们集合商量个事,平时都在外面。”

 

听他说的平静,又想起刚才明都的话,不禁心软,懊悔刚才对他的斥责,柔声问道:“你那些战马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有为难的地方?”

 

子玉慢慢道出了实情,原来这第二批马来时,鸿深是与他商量过,说里面比较优质的被太子征用了一些,剩下差点的若不想要,就等从山东调来的那批。

 

他当时因急于训练就答应收了,不想出了这等结果。

 

他内疚道:“我当时也没想到同是马场来的战马会差这么多,是我失误了,不过上次萧小回京时见到许多京城宿卫都换了精良的马匹,威风极了,我想里面一定有蹊跷。本想等回来再给恩师说的,不想范将军嘴快先说了,请恩师原谅。”

 

少珺心想,这萧小以前一直在街上游来荡去,对宿卫军比较熟悉,他的话不会有误,定是里面有问题。少瑾对我刚才的训斥倒真能沉得住气,是比以前沉稳多了。便说道:“这件事交给我吧,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用自责,以后别再疏忽了。” 

 

她将手里的包裹放在桌上:“这是你师母给你做的,天冷了,穿在里面能挡挡寒气。” 

 

她说完自己也觉不尴不尬的,见子玉一脸惊讶,说不上是受宠若惊还是不好意思,便又道:“你也不用意外,是你师母喜欢你送的贺礼,就算给你回个礼了。”

 

子玉这才收起道谢:“就请恩师转达学生的谢意了,谢谢师母的关心。”

 

少珺松了口气,算是对这事交代完了,把话转入正题:“看你练兵的方法很像武林里训练弟子,你的功夫没白下,如今这支队伍已算是上乘了。”

 

子玉道:“这些兵员身体素质还算好,只是新兵毕竟没见过战场,我当初就是这样,第一次刀见血,我的手都是抖的,何况这些新晋的将军有几个是真正杀过人的,真想我那些赫连军的弟兄们,若有他们在就好了。

 

少珺道:“黄将军呢,是在训练那支秘密小队吗?”

 

子玉道:“是的,初选的这五十人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另外六人我都分在各营,冲锋时有他们也长长气势。所以要让他们练的功夫强一些,先保住他们不死不伤就会壮胆。第一仗很重要必须完胜,而且伤亡要减到最低,才能让他们闯过这一关。胆量和信心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我现在就盼着调拨的老军呢,想为他们补充一些有经验的兵将,战前的整体集训很重要,不知他们何日到京?”

 

少珺心里踌躇:“元帅也别期望太高,从江北来的两万人马就要到了,但多数也未上过战场,现在已无战事多年哪来的经验,就是指望他们那些零碎剿匪的本事了。眼下边防征调困难,只能出征后由你整合辽阳当地的驻军,虽然他们屡打败仗,却是了解敌军的情况,若给他们点信心,败兵倒是有长处的,只是人数不多,远远不够预定的十万数目。我想再与皇上商议把刘文光的裕门关将士调些过来,这倒是些训练有素的精兵,他虽是刘卞的长子,却一向光明磊落从不参与政事,口碑很好。”

 

子玉沉思良久说道:“恩师想没想过诏安玉凤山的事?我与他们打过交道,这些人不同于别的绿林土匪,是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又与官兵多次交战,战略战术十分灵活,是支拉来就能战的队伍。”

 

少珺问:“听说玉凤山有一位女子精通兵法,训练出的队伍与官兵交战只胜不败,是不是你的姐姐,她若只是被山贼所救还情有可原,但与朝廷对抗就是死罪了。我知她是被逼无奈,也想为她找条出路。可如今皇上为刘后的事还在怨恨玉凤山,又被他们折了许多官兵,这诏安实在是不易。”

 

子玉道:“我与姐姐母亲诈死后在云鹤山隐居,也听姐姐说过她与一位朝廷钦差打过交道,说是朝廷大员之子,救过姐姐一次。他曾经持着太子手喻退过追剿的官兵,分手时与姐姐有过诏安的约定,不知是谁。”

 

“太子?”少珺沉吟道:“既有太子手喻就是太子知道此事,若他有诏安之意就更好了。还有,刘文扈也是筹码,兴许这事还有机会。”

 

子玉高兴道:“若能诏安,这就多了五六万的人马,解决了兵源的问题,他们粮草兵器俱足,朝廷又省了银子,应算是将功抵过了。”

 

少珺笑道:“你先别乐观,这些人毕竟是与官府有过节才上山的,诏安不一定齐心,即使皇上允了,也怕他们有变。你还是先秘密联系一下,看有多大把握,至于朝廷的事我来办,不过你定要谨慎,小心被扣上私通土匪的罪名。”

 

子玉对玉凤山的实情熟悉,却不敢对少珺直说,就应道:“就依恩师的主意,如今李易跟了黄敬杰,元甫兄手下还有一心腹家将张猛,就派他去,尽可放心。” 

 

已到午时,帐外闹闹轰轰,士兵们或回营地、或去寝室准备开饭了,萧小提着蒸饼端着一盆菜进来,后面有两个士兵各捧着一盘算是精致的炒菜放在桌上。

 

子玉不好意思道:“军队的饭食就只能这样了,恩师将就用点。”

 

少珺看那盆里大片的白菜炖粉条猪肉,油乎乎的飘着香气,这就是北方军人最可口的饭食了,那两盘菜也是葱烧的肉片和韭黄鸡子,应是为自己特备的。

 

兰湮进来笑着对萧小道:“难怪把你吃胖了,这伙食可真上膘。”

 

萧小摇头:“这是元帅因太子视察特意让伙房做的,油和肉都比往日的多,吃好了练出个样来给太子看看。管家大人,我胖是因吃的多,师父都没我饭量大。”

 

子玉笑道:“他正是长个的时候,饭量大是可能的,能吃能睡,不长膘才怪。”

 

 然后又让他去请三位将军:“太子视察前没多少时间了,就边吃边碰个头,再交代一下。”

 

萧小出去了,少珺问道:“你们军饷足不足?”

 

子玉知道她的意思,说道:“没问题,恩师知道,军中的标准就是这样,不可能餐餐如此,隔三差五的调剂一下,只要粮足吃的饱,士兵打仗就有劲,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饱饭,也是行军征战的保障 ”

 

少珺点头,她以前只知道粮草先行的重要性,今日亲临其境,这成千上万人和马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粮草的重要在战役中不止是比重的问题,竟是军中的命脉了,所以当年赫连元帅因被围断粮,导致绝境全军覆没。

 

宗霖和范刚、金彪端着饭菜进来,与恩师打过招呼后围着桌子吃着,边汇报集训的进展。

 

子玉又强调了一遍演练时注意的事项,期间范刚看着少珺和兰湮文质彬彬的吃相,不禁笑道:“恩师不愧是儒学之士,连吃饭都比我们斯文,这就是学文和学武的不同了。”

 

少珺脸略红了一下,他们怎知恩师三年以前还是幽闺的女子呢,如今她却不会为这种心虚显得尴尬了,反而说道:

 

“怎么,我们文臣是有些酸腐之气,比不得你们武将的豪爽么?不过,像你们元帅这样不乏才情的儒将,军中也是有的,文能读经通史,武能调兵遣将,怎会分的这样清。”

 

恩师毫不掩饰的夸赞让子玉不好意思,范刚却有些脸红,一时无言以对只得称是。

 

其实少珺因范刚方才的越级上报就有些不满,明知是他自恃能力不知节制,却不愿过多责备,便借此抬高子玉压制他一下,让他有所收敛。

 

宗霖不知内里,说道:“恩师不只才情好,兵书也比我们武将读的多,文臣里是难得的。” 

 

金彪像似了解范刚,这种话题便也没插嘴。吃完饭,他们各回自己营帐,安排下午的演练去了。

 

太子一行人到达营地,少珺领众位将军出帐相迎。

 

鲍硕,元朝第一位奉诏立嫡的皇长子,几乎是一帆风顺,安邦治国的理想使他踌躇满志,虽经父皇和辅佐大臣的循循善诱成熟了不少,但风风火火的性子还是依旧。

 

他在少珺、子玉的陪同下登上演兵场里的指挥台,这是座依山砌石而建的高台,上面竖着大旗,三面设有行令旗兵的台架,中间有面架起的大鼓,三军的训练号令皆出自这里,从此处俯瀚整个教军场一览无余。

 

鲍硕伫立,下面黑压压一片,几万官兵在寒风中集结,分成三个方队,由三位先锋将军压阵,整齐划一。

 

高处风大,少珺不禁打了个寒战,兰湮把披风给她拉好,并把风帽罩在官帽上。

 

子玉见了,心想儒雅的恩师毕竟羸弱些,便让自己身旁的卫兵站在少珺身边也可挡挡寒风。这种细微的关切让少珺感动,也后悔没让金元他们上来。见太子、子玉等人不惧寒风的勇气和健壮,真恨自己不是一位男子,无法与他们平分秋色,一见高低。

 

子玉上前给鲍硕行礼,请示道:“军队已集结完毕,请太子示下,是否开始?”

 

鲍硕看着这位义弟器宇轩昂的风采,为当初自己慧眼识人感到自豪,他拍拍子玉的肩膀,说道:“开始吧,我相信你的能力。”

 

子玉对太子的信任报以微笑,转身下令开始,中间的旗兵举起手中的旗子往下一甩,场中士兵立时散开,开始单兵演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