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听了,又是一阵心醉,当年父亲也是这样,当知道父亲生病的时候,已是很晚的晚期了。
回到工地,阿珠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告诉杨超,丽姐走了,一个人带着孩子,什么也没有带就走了。
孩子还只有两岁,阿丽能带着孩子上哪儿去呢?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杨超和阿珠分头去找,老徐也出去找了,工友们也都出去了,只有赵头一个人躺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呼呼大睡。
他们寻遍了市区的每一个角落,河边也去了,都没有看见阿丽。
杨超见人就问:“有没有看见一个女人?很矮很小,满面愁容,抱了一个孩子。”大家都摇摇头。
晚上回到工地,没有阿丽的消息,大伙都很失望。
阿珠说:“丽姐会不会想不通,永远离开我们了。”
杨超说:“不会,我觉得丽姐是因为昨晚听了老徐的一句话才走的。”
阿珠问:“什么话?”
杨超说:“活着就是希望。她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者她觉得在这里已经活不下去了,她要重新换一个环境。”
老徐说:“对,阿丽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不会干傻事的。”
大伙在一起商量的时候,赵头一个人在一旁狠命地抽烟,一句话也没有说。
阿珠很担心阿丽,回去的路上,阿珠说:“丽姐一个矮小的女人,还带着两岁的孩子,她能走到哪儿去啊?”
杨超说:“我相信,丽姐一定还在这座城里,我们一定会相遇的。”
阿珠看了看杨超,说:“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阿丽走了,工地上没人做饭,赵头只好请了一个厨师。刚请来的人,赵头不放心他买菜,害怕他扣钱,赵头就找到了杨超,让他每天帮工地买菜。
杨超觉得很奇怪,问:“工地上那么多人,为什么让我去买菜?”
赵头说:“工地上我就只相信你。”
杨超听了觉得更奇怪了。
菜市场离工地比较远,杨超每天一早就蹬着一辆破三轮车去菜市场买菜。虽然买的菜多,但杨超从来不跟菜贩们讲价,他觉得菜贩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他们都跟自己一样,是老实善良的劳动人民。有的菜贩见他买的多,主动跟他让价,每次他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时间久了,他就认识了好几个菜贩,有一次,他听菜贩郑老六说,郑老六的父亲得了肝癌,去肿瘤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有所好转。回来之后,他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徐。
老徐似乎看到了希望,跟着杨超来到了市里的肿瘤医院。
医院里人山人海,经过排队、挂号、候诊,终于轮到了老徐。
医生是一位中年男子,头发有少许白,瞥了一眼老徐递过去的化验报告,说:“这家医院的可能不准确,我给你开一张检验单子,你再去做一个CT。”
老徐一看又要交二百五十元检验费,就不想做了,说:“再做也是浪费,要不我们回去吧。”
杨超说:“叔啊,花这点钱没关系,万一检查出来没有癌症,那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老徐叹了一口气,说:“好吧,试一下吧。”
又是排队等候,做完CT,取了报告单,两人急匆匆来到医生办公室。
医生举起报告单,看了好一阵子,然后说:“果然是。”
杨超问:“是什么?”
“肺癌晚期。”医生说。
老徐又叹了一口气,说:“早知道就不去化验啦,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医生说。
杨超问:“医生,还有没得治?”
医生说:“肯定治不好,不过如果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延长生存时间。”
老徐抬起头来,问:“能延长多久?”
“半年、一年、两年,都不一定,要看个人的身体素质,还有就是治疗方法,还有一点就是运气。”
老徐掐着指头算,半年挣七万多,一年挣十五万,两年挣三十万,那房子首付也不够啊。他对医生说:“医生,有没有法子可以让我再多活几年?超过两年,最好是五年。”
医生说:“应该有,不过费用会多一些。”
“得要多少钱?”老徐问。
“估计得要五百万吧”医生比了一个手掌。
老徐差点被吓晕死过去,问:“那四年啦。”
“差不多四百万。”医生说。
“有没有便宜的法子。”老徐又问。
医生说:“便宜的不见得效果好,你就是多活半年,一年,少说也得花二三十万。”
老徐默默地低下头,掐着指头算,这钱怎么也算不过来,怎么挣钱也不够治疗费用啊,他慢慢地抬起头,说:“谢谢医生,我知道了。”起身慢慢地走了出去。
望着老徐的背影,杨超又是一阵心醉,又想起了父亲,当年父亲也是这个样子吧,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父亲也放弃了治疗。
走出医院,杨超说:“徐叔,你可以试着治疗一下,万一有好转呢。”
老徐摇摇头,说:“再怎么治疗也没有用,我就是多活一百年,活下来还是一个负数,也付不了房子的首付,没有意义啊。”
富人用钱来衡量命,穷人用命来衡量钱。
回到工地,老徐也没休息,继续干活,杨超明显感觉得到,老徐干活已经没有多少劲了,他这是在咬牙坚持。
阿珠又来工地上拍视频,她对杨超说:“工地上没有了丽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杨超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阿珠端起手机,杨超对着镜头说,有一位父亲,他身患绝症,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放弃了治疗,他还要在工地上拼命干活,为的是给儿子挣房子首付……
阿珠听完,慢慢放下手机,问:“这是真的吗?”
杨超说:“我不会对着镜头说假话。”
阿珠又沉默了很久。
这天一早杨超去买菜,穿过一条巷子时见路边放着一筐菜,一个小孩站在菜筐旁,用稚嫩的声音喊道:“买菜,买,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