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年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700字 发布时间:2022-09-29

      转眼就是除夕,志行、狗娃、程名恭慰问完工人们便赶回了家,家里老魏早已收拾好酒菜在等着,猪娃也已经从军营里赶了回来,和老魏正在大声聊天,军营里也放假。

      胡景翼就回富宁去过年了,还问志行要不要一起回去过年,可李志行在富宁已经没有家人了,这里有兄弟、有朋友、有事业,这里就是家了。再说李志行从富宁是逃出来的,自己现在回去,恐怕要惹出不少事端,所以没有回去。

   “志行哥、狗娃,你们回来了,我们都收拾好了!程先生快来坐!”猪娃一见众人回来,马上高兴地大喊,一身军装干净笔挺,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小伙子越来越精神了嘛!

   “玉琨兄真是英姿威武呀!”程名恭笑着说。

   “名恭兄莫要夸他,这也就是过年,平时让他穿件干净衣服他都不肯。”李志行笑着安排程名恭坐下,再招呼大家都坐。

      老魏却站着不肯坐,李志行留给他的是上位,老魏站着不知怎么坐才好。

   “老魏你咋不坐呀?你不坐咱们怎么开席?”,志行说道。

   “我……我坐边上,志行你和程先生坐在这边。”老魏为难的说。

   “哎呀,我和程先生挨着坐,坐那都一样,再说了,你年纪大,就该做上位,旁边的留给猪娃和狗娃,快坐。”志行招呼他赶紧坐。

   “哎呀,其实我年纪也不大唻……”老魏红着脸说,他还是不好意思坐上座。

   “噫,我说老魏,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却偏要说自己小,你是啥意思?是不是还想焕发第二春,再娶个三妻四妾什么的?”志行调笑着说。

      猪娃和狗娃马上哈哈大笑,他们在一起要过饭,经常互相取笑,随便的多,看见老魏这老家伙的窘态,马上快乐起来。

      老魏一听志行这么说,便红着脸不再推辞,只是说“你这娃,有程先生在这,你也没个正形!”,然后到底还是挨着程名恭坐了。

      桌子上很丰富,有西北人传统过年的大肥肉片和肥肉块,也有全鸡全鱼,还有宁波的醉蟹和清蒸带鱼,居然连上海也不好找到的 “海瓜子”都有!也不知道李志行怎么弄来的?用热水温着的白瓷酒壶旁,居然还摆着一瓶正宗荷兰白兰地,和一个漂亮的玻璃高脚杯!

      程名恭出身世家,又留过洋,按说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和几个乞丐同桌喝酒,还是在偏远的大西北,并且是一块度除夕!

      程名恭暗想,这个世界真奇妙呀!几个月前,自己还在岳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仰人鼻息,前途渺茫。今天,自己就已经领着丰厚的薪资、干着最有前途的事业!就连妻子的来信,也兴高采烈!说等自己稳定下来后,也想来陕西看看西北的风光。

      人生可真是奇妙啊!

      哈,其实是自己的这位东家真奇妙!半年前,还在乞讨,一转眼,居然就成了资本家!而且还是一个极有见识、极有感召力的资本家!

      说来也怪,自己一个留过洋的人,听上几句这位年轻人的话,就会忽然茅塞顿开,或者信心百倍!而这位年轻人,竟然没怎么上过学!

      还有,这位年轻东家的话,仿佛具有魔力!同样是自己本已认定的事情,但东家如果再说一句“可以”,自己心里就会莫名地踏实。

      最难得的是这位东家的为人!与几个乞丐算是一饭之恩,却永不忘记!更难得的是,不但报恩,而且还能相处的象家人一般!
      这种氛围,程名恭一辈子也不曾感受过!这样的人,程名恭一辈子也都未曾遇见过!
      所以,程名恭也被感染了,他笑着说道“康德曾经说“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我看这位老人家不老!只要心不老,便不算老!”

   “哈哈哈,程先生说的对,我看老魏你应该唱个曲子!现在正好是晚上,就叫夜曲!”猪娃一听,便大声调笑。

   “哎呀,程先生,他们取笑我,您一个大学问的人,咋也取笑我呢?那个姓康的说的是鸟能唱歌,我这个老家伙唱个戏都气喘。”

   “哈哈,对不住,我这比喻不当,罚酒罚酒!”程名恭说着,自己先拿起酒杯一口干了。程名恭本是一个极有礼仪的人,但此刻不知怎的,大家尚未进入喝酒环节,自己倒干了一杯。

   “好!”于是众人一起叫好,这除夕的酒宴,在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没有讲话、没有提酒、没有客套,很快就交融成一片,欢声笑语透过青色的屋檐和矗立的大树,传向空中,这个百年老宅,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初一,老魏陪着程名恭去逛街,李志行要去拜年。

      天地君亲师,志行先要去会友镖局,猪娃、狗娃也学了红拳,也算是弟子,带着一起去。

      会友镖局也是喜气洋洋,门口早早站了两个徒弟,一身新衣,打扮得干净利落,见志行一众人,喊声“小师叔”。志行和猪娃、狗娃算是长辈,狗娃马上拿出红包打赏,大家立刻喜气洋洋。

      志行领着猪娃、狗娃一起给魏金仲磕过头,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魏金仲高兴地哈哈大笑,给一人封了一块银元的红包,自己这个徒弟真是有出息,越看越喜欢。

      众师兄弟高高兴兴见过礼,志行留下猪娃和狗娃和大家熟络,他要去给高三老爷子拜年。大家都喜欢猪娃和狗娃这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英武,一个伶俐,就带着他俩到院子里看各种兵器。

      老爷子还是喜欢清静,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还没进院子,李志行就大呼小叫“徒孙给师祖拜年来了!恭祝师祖身如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水长流,宝刀不老,威震江湖……”

      高三早听见李志行往这边走,又听见这小家伙还没进院子就大呼小叫的,嘴角不觉浮上笑意,骂了一句“你在那胡乱喊什么,快滚进来!”

      李志行笑着走进院子,一见高三纳头便拜,咚咚磕了三个头,嘴里说着“愿师祖身如药树,百病不侵,福似大海,万福齐来!”

      高三笑着说“好了!好了!你就会嘴甜哄我这糟老头子,是不是又打什么坏主意?”

      嘿嘿,李志行还真有目的,自从高三教授自己轻功心法之后,自己每天睡觉前都练一个时辰,现在已经算是轻功高手,但运用之间,总觉得督脉处有点滞涩,似乎无法挥洒自如,所以想请高三再指点指点。

   “哎呀,师祖,我怎么会有坏主意?我这是给您送礼物来了!”李志行嬉皮笑脸的从怀里拿出三本书,这是他抽时间写的《射雕英雄传》,自从他吊起了老爷子的胃口,却总是没有时间来给老爷子讲故事,老爷子心里着急,但又不好说,毕竟李志行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的,这个小徒孙是个做大事的人,自己一个老头子不好耽搁。

   “哼,还算你孝顺!就这三本?”高三翻了翻抑制住高兴,板着脸问道。

   “后面还有,我为了给师祖您写书,每天写到三更,头悬梁锥刺股,说实话,我读书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用功!都累得背疼,哎呦,哎呦!”说着李志行手摸向背,恰好是督脉的位置。

   “嗯?你是这地方疼?”高三皱了一下眉头。

   “其实也不是很疼,有时候还有点痒。”

   “哦,还有什么症状,快说说!”高三急忙问道。

   “就是有时候觉得有点痒,又有点涨,有时候还有点疼。还有,就是施展轻功的时候,总觉得这里不太顺畅。”

   “哦,你施展一下给我看看。”高三说。

   “好的,师祖”,李志行先一跃到院墙,忽然象壁虎一样四肢贴在墙上爬来爬去,竟然掉不下来,一会又忽然轻飘飘地一纵身,直接站在了花树的一支粗干上,花树竟看不出一丝晃动。志行又想学当初高三站在树梢玉树临风的样子,便又提了一口气,想跃向树梢,不料将近树梢时,只觉得一股气直冲督脉却被挡住,尽力一散,忽然掉落下来。

      高三早在旁边看着,此时一只手轻轻一托,一卸力,将志行托住站在地上。

   “嗯,你每天练功多长时间?”高三捻着胡须点点头问道。

   “大概一个时辰,师祖,我是不是练岔了?”

   “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好徒孙!你不是练岔了,而是进境太快,我当年练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足足花了5年时间。”高三笑着说。

   “太快了?会不会走火入魔?那我还是先不要练了!”李志行有点紧张了,进境太快容易走火入魔,这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提到。

   “呵呵,这个倒不必,你现在正在冲击督脉!要知道,任督二脉是习武者的两大门槛,很多人练一辈子都冲不到这两个脉门,你倒是好,不到半年时间么。”高三边说边捻着胡子微笑,他很满意。

      接着高三又想了想,说道“我再教你一套心法,让你冲击此脉,要知道任督二脉一通,练功就可以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志行大喜,连忙点头。

      随后老爷子就细细给李志行传授功法,以及自己当年冲击脉门的经验,志行自然认真聆听。

      ……

   “娃娃,我当日觉得你不可能在功夫上有太大进境,没想到竟然看错了。你须知,我自从得了此心法,到如今为止,已经练了六十多年,最后也只是冲开了督脉,任脉并没有任何冲击的迹象。我传你的心法,同样适用于冲击任脉,就看你的造化了,你能冲开也未可知。”

      随后高三又叹了一口气,说“唉,日后,我门中若有人练到此地步,找到了你询问,你观其品行,若端正,亦可将此法传授于他。另外,无论你是否可以打通任督二脉,都务必不能让此心法失传!此法我也只教给了你,知道吗?”

      志行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机缘!不过,老爷子似乎是在向自己托付事情呀!

   “师祖,您老身体康泰,又内外兼修,活个两三百岁不是问题!这中间,我的哪位师兄、师姐练成了,您也可以传呀!哪用的着我呀?”李志行急忙嬉皮笑脸的说。

   “哼!我活两三百岁?那不成了老不死了?”高三笑骂道。

   “噫,师祖,您没想到吧?我还是个练武的天才!”李志行又嬉皮笑脸,得意洋洋。

   “快滚!我老人家要休息了。”高三笑着作势要打他。

   “啊,啊,师祖,我马上就滚!马上就滚!不耽搁您老人家修仙。”李志行连蹦带跳、嘻嘻哈哈地跑出院子。

   “哼,这小子!”高三满脸笑意的骂道。

      这个小徒孙真是深得高三欢心。

      从高三那里出来,志行与众师兄弟大喝了一场,顺便谈了请镖局帮忙招募护厂队的事情,这自然不是问题,这个小师弟现在就跟一家人一样。

      ……

     初二,志行去朱先生家拜年。

      陕西的习俗是初二给老丈人拜年,老丈人志行自然没有,朱先生却有女婿,也是岐黄中人,名叫薛青竹,就在三原城行医,小有名气。

      志行几人一登门,不觉有些尴尬,怕搅了一家人的亲情气氛,聊了几句就想告辞。不过朱先生老夫妇可不许,薛青竹也极力挽留,于是志行和猪娃、狗娃又在朱先生家吃了一顿酒,席间邀请薛青竹以后担任纱厂的厂医,薛青竹也欣然答应。因为这位小李校长,在三原城口碑实在不错。

      初三是范掌柜、初四是林东家、初五是苗帮办、初六是侯队长……

      一个春节,李志行将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帮过他的人都拜会了一遍,人要懂得感恩,哪怕恩情只是一点点。猪娃初五回了部队,志行便带着狗娃,一家家拜会。

当然,给李志行拜年的人也很多,首先是几个徒弟一一来过,都带了礼物,进门就磕头。李志行告诉他们,以后不必磕头,行个礼就行了,提倡新礼节,能在心里记挂着老师,自己就很欣慰。

      志行问问学生的生活和事业上的情况,给了一些指点,徒弟们又要磕头,可一想到老师刚说过要提倡新礼节,连忙又改成行礼。志行笑笑,这几个徒弟还都是老实孩子,离自己的心也近。

      平常交往的几个东家、掌柜的也都来走动,李志行都和大家客客气气,说说笑笑。

      直到出了正月初十,刘东山带着妹妹刘绣娘也来了,一进门就是磕头,口里不敢喊恩公,只喊“给少爷拜年!”

      年节上来的都是客,李志行急忙扶二人起来看座,招呼狗娃给二人倒茶,二人有些惶恐不敢受,志行便安慰二人稳坐。

      那刘绣娘却让狗娃歇着,自己麻溜地给大家冲茶,先给李志行端上一杯,又端给老魏等众人,完了竟直接帮收拾起家里来,一刻也不曾停歇。

      老魏、狗娃就只好闲下来饮茶。还别说,一会,屋子里就大为改观,变得整洁亮堂。

      中午,志行让狗娃从酒楼定酒菜,留兄妹二人吃饭。不知道刘绣娘和老魏怎么商量的,刘绣娘竟自己下厨房做了几个菜,菜品味道真不错,不同于大饭庄的风格。

      志行吃着菜,不禁想起了顾菲儿,一时有点失神。

      旁边的刘东山见了,端起酒杯恭敬地敬了李志行一杯,随后说“少爷,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你说。”

    “我看少爷家也没有佣人,家里人口却不少,您又常有大事要忙,家里几位,事情也都繁杂,莫不如少爷收下我兄妹二人做个仆佣,至少可以让家里井井有条,也一定保证家里安全,这样可以让少爷少操点心。”说完恭敬的站着,等李志行回话。

       刘东山的一番话,让老魏先有点意动,这小女娃不错呀,人长得也漂亮白净,还勤快,看着就贤惠,兄妹俩一进门见李志行就磕头喊“少爷”,关系肯定不一般!前些日子看志行那种痛苦的样子,这兄妹来了,或许能排解些。不过他也知道,志行心里只怕还想着顾菲儿,就张张嘴口没有说话,用眼睛看着志行。

      狗娃觉得也挺好,家里有人照应就更像家了,要不然就是个好点的窝。

      李志行与刘东山兄妹俩几次交往,经过几次仔细观察,就发现二人的确是诚意之人,一心想报恩。但问题是,刘东山当佣人太可惜了,这是个英雄!自己不能用恩情,断了英雄本有的豪情。其次,他不想这宅子里再有别的女人。

      于是便说“东山,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实不愿你因为一些事情,坠了英雄志气。纱厂很快就要招工,你先到厂里带着护厂队,保护工厂安全。至于绣娘,先安排到厂里做些轻松活,边干边学,慢慢来,以后想学技术,或者管管女工都可以。这样,你两个还是在为我做事,你看怎么样?”

      刘绣娘本来听哥哥说出服侍志行的话后,脸一红低着头不敢看李志行,不过长长的睫毛一动一动的,显得非常期盼,这时一听李志行不愿意让他们兄妹留在家里,眼睛不禁一湿,又不敢让眼泪掉下来,只是抿着嘴撑着。

      李志行瞄见小姑娘似乎要落泪,又说“我看绣娘整理房间井井有条,手脚又利索,可以先在厂里帮我整理整理文件,打扫下房间什么的。另外,绣娘泡的茶很好喝,比狗娃泡的好多了,以后就在我办公室里常帮我泡茶。”

      刘绣娘这下听到,在厂里其实也是为李志行一个人服务,心里一阵甜美,美丽的大眼睛噙着泪,连忙笑着说“少爷,我愿意。”。

      这个小姑娘,当年在义军队伍里,也个是上马杀贼的扈三娘,没想到自从那晚被李志行搭救之后,便怎么也不能忘记!在李志行面前,全无刚强,只剩下了柔弱,像一只可怜的小鸟。

      刘东山看着妹妹的样子,心中一声叹息,也答应到“少爷放心,我定保护工厂周全。”。

      狗娃这是却出来插话“噫,志行哥,你还嫌我泡茶不好喝?那我以后不给你泡茶了!”

      志行笑着说“你个狗娃子,还反了天了?以后在厂里由绣娘泡,在家里你继续泡!”

      众人于是笑成一团,一起吃了顿饭。吃完后,刘绣娘又忙着收拾,最后还给大家收拾了房间,特意找了一床褥子给李志行又铺上,让志行暖和点。刘东山也劈柴扫地的,兄妹俩一直忙乎到天要黑才回去。

      ……

     熙熙攘攘的年节很快过完。李志行除了每天忙碌之外,心里一直刻着一件事,那就是复仇!替这个身体的主人报仇!时间就像一双挂在天空上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志行,过年就是在提醒他践行自己诺言。

     一定会的!等自己势力再强大一点,自己一定会回到富宁县,去收拾了狗日的刘黑狗!还有刘黑狗的那两个手下----老五和刘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