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定鼎中原(1)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002字 发布时间:2022-09-28

且说齐王李元吉,受命代其兄领兵围困洛阳后,竟象是换了个人,每天勤于巡视军营,并虚心向屈突通、封德彝等人请教,全收起了平日那种飞扬跋扈、骄横任性的脾气。

王世充见城外围城唐军换作齐王李元吉旗号,知窦建德援军已至,李世民显然分兵为二,亲率一部人马对付窦建德去了。

王世充心中重燃起一线希望,遂派单雄信、杨公卿领精兵出城,主动进攻唐军,欲打通与外界联系。

李元吉也不是吃素的,毕竟出身将门之家,而且他此时也比两年前那个在刘武周汹涌攻势下张皇失措的十六七岁少年成熟许多,半年来跟随二哥秦王耳濡目染,也曾用心琢磨二哥的用兵之道,只是对二哥在军中巨大的威望,他既是嫉妒又颇不心服,暗想:我只不过运气不好晚生几年罢了!否则,父皇若托付重权于我,将全国的精兵强将都调给我,我也一样能打胜仗!

而且唐军围城数月,已在战斗间歇修筑起许多壕沟、壁垒、高寨、箭塔等工事,二哥临行前再三叮嘱,要他只须以堵截围困为主,不让王世充破围往与夏军会合,便是大功一件。

见郑军果然主动出击,元吉年少气盛,不愿依工事防守,而派出骑军、弓箭手结阵与敌对攻,双方在洛阳城下展开激战。

郑军的突围从东门、南门兵分两路同时展开。

元吉与屈突通共同坐阵东门,因此门为前去与夏军会合的最近路线,而屈突通自然是生怕齐王有失,故在其他几个方向也作了严密布防后,便寸步不离齐王左右。

唐军将士在齐王亲自督战下与郑军展开顽强拼杀,一时间洛阳城下又一度刀光四起,血雨纷飞。

突然南门传讯兵来报,南门告急!

原来南门外唐军原在中书侍郎封德彝和行军总管卢君谔指挥下,依所筑防御工事防守为主,后来见郑军派出大约二、三千人,以矛盾手手执坚固盾牌为前导来攻唐军阵地,便也派出五千余人接战。

郑军士卒且战且退,唐军追至城下,谁知郑军竟退回城内,并在城外丢下许多金银财宝。唐军士卒有人乘机捡拾珠宝,秩序混乱。

而城上郑军竟以曾让唐军大吃苦头的“轰天石炮”,向城下发掷大量珠宝。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唐军平素军纪肃然,此时竟也有人不顾战场生死之际,抢拾珠宝。乘着唐军哄抢珠宝混乱之际,郑军兵马突然杀回,唐军大败。

总管卢君谔冲出去,整顿唐军秩序,试图挽回败局,被郑将单雄信一箭射毙。

 

传讯兵报:“封侍郎叫小的前来禀告王爷,看阵势郑军主攻方向在南门,我们已经看见王世充本人了。郑军欲先用珠宝制造我军混乱,然后趁乱冲出。如今卢总管阵亡,我军正依工事固守,但郑军攻势很猛,南门形势吃紧,请殿下速派援军增援!”

元吉吃了一惊:“王世充会在南门?我们这边也有个王世充!而且他的仪仗也在这里。”

原来这又是王世充耍的花招,他找了个替身,摆着他的全幅仪仗在东门吸引唐军注意力,自己却试图从南门寻找突破口冲出去。

元吉正犹豫间,只见南门外又升起一股浓烟,他知这是唐军的告急求救信号,不敢怠慢!毕竟封德彝是文臣,不擅战阵之事,万一真叫王世充从南门溜掉,几个月来的围城功夫,岂不白费?

元吉一咬牙,对屈突通道:“这里交给你,我去看看。”

眼下东门出现个不知是真是假的王世充,还有郑军仅次于单雄信的勇将杨公卿,屈突通无法脱身,只得叮嘱道:“殿下小心了!”

元吉带着几个亲卫,匆匆赶到南门,只见郑军已纵火烧掉唐军一座壁垒,双方混战成一团,封德彝灰头土脸,正缩在另一座壁垒后指挥唐军拼力抵抗。

元吉深吸一口气,对身后的亲卫头领冯立吩咐道:“你留在这,协助封侍郎给我顶住他们!我立刻去青城宫调兵来援!”

两军胶着混战,又打了约莫半个时辰,一队唐军骑军从郑军西侧包抄攻击,正是李元吉从洛阳城西面青城宫调来的唐军援军,同时他不惜学习二哥的作风,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堂兄任城王李道宗与骑军将领刘弘基紧随其左右。

郑军没有料到李元吉发起狠来其骁勇善战竟不逊于其兄李世民!毕竟郑军被围多日,连饭都吃不饱,士气不振,时间一久便支撑不住,有人干脆缴械投降,郑军终于溃退。

王世充见无法突围争胜,只得困守城内等候窦建德前来救援。

至四月下旬,唐军更是加紧攻城,令王世充日夜心惊!他一面凭借洛阳坚城和守城利器坚守,不惜拆民居用作滚木擂石和军中用柴——此时洛阳不但缺粮,而且缺柴;一面频频派出求救使者混出洛阳城向窦建德告急。

 

鼓声雷动,号角齐鸣,奏的非是进攻的鼓号,而是欢迎秦王李世民与将士们凯旋的乐曲。

唐军动静之大,早惊动洛阳城内守军!王世充刚刚已听闻从洛阳故城逃回的王德仁报告窦建德败讯,还不愿相信,怕这是李世民弄出来的诡计,此时闻士卒报说城外唐军鼓乐齐奏,鞭炮鸣响,似乎是李世民还军。他立刻与众文武登上洛阳东北上春门遥察敌情。

只见东面平原上旌旗蔽日,尘雾大起,数以万计的唐军骑军正由东方开来,迎接他们的围困洛阳的唐军将士一齐欢呼呐喊,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进洛阳城内。

王世充与单雄信、杨公卿、段达等人呆立城墙上,一个个面色如土,目生惧意地望着城外气势夺人、情绪高涨的大唐军。

段达难以置信地道:“这……窦建德……真这么快就完啦?”

王世充脸上血色尽褪,头皮发麻,不由自主向后倒退几步,似乎不愿再受唐军那夺人声势的刺激。

洛阳城头由王世充至每一个守城士卒,无不志气被夺,沉溺于恐惧和绝望之中。

“咚!咚!咚!”

战鼓轰天,从欢呼声的海洋中冒起,唐军呐喊示威之声逐渐减退,代之而起是战士踏足前进的声响,马蹄、人足踏地之声震撼大地,在守城郑军听来如同山崩地陷。

平原上的大唐军开始朝洛阳方向推进,分成三军,前方数排是矛盾手,接着是弓弩手和骑兵,以昂扬的士气,鼎盛的军容,黑云压城般涌来。

城外处处旗帜飘扬,阵形似海,其威势足令人生出不战自溃,无法与之抗衡的霸道气势!

李世民骑一匹青骓马,在一众大将尉迟敬德、李道玄、李世勣、王君廓、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段志玄、窦轨、宇文士及等簇拥下,与迎接他的李元吉、屈突通、封德彝等会合,斗志昂扬朝洛阳城开来。 

唐军部队在一声号令之下,条然立定,仍停留在守城军弓箭射程之外,显示出其训练有素、步调一致。

李世民、李元吉与众将,从退往两侧的唐军部队中间穿过,缓缓而来,然后打横排开,面向城墙。

随后,宇文士及驱马向前,至离城墙更近处,冲着上面喊话——

“郑军听了!秦王殿下请你们郑王出来答话!”

是祸躲不过!王世充、段达一众人等只得挨到城门楼城墙边上。左右士卒传道:“郑王在此!秦王有何话说?”

李世民遥喝道:“王世充!窦建德已经被擒,夏军十几万大军溃散。你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随后唐军从后推上来几辆囚车,分别囚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和郭士衡——那长孙安世也在其中,是世民还需要他发挥一下作用,囚车被置于世民、元吉兄弟之间。

王世充虽未曾见过夏王窦建德,然王琬、长孙安世和郭士衡几个人假不了!他不由热泪泉涌,不容置信地道:“你——果真是夏王?”

窦建德神情憔悴,眼神中充满穷途末路的惨然和绝望,悲叹道:“老夫为救你,落得这般田地!也是天意如此,无话可说!”

李元吉暴喝道:“王世充!你该知大势已去!若不立即献城投降,唐军破城之日,必诛你九族!”

随后,元吉振臂高呼:“大唐必胜!我皇万岁!”

十余万唐军将士轰然响应,呼喝之声响彻平原,天地变色。

城墙上郑军将士,人人胆气尽丧!

王世充已是战战兢兢,问道:“我若献城投降,秦王可……可保证饶我合族性命乎?”

考虑到郑军虽已是强弩之末,然守城器械甚利,若唐军强攻,必得付出不菲代价,世民遂不假思索答应:“你若投降,本帅许你全家不死!”

世充鼠辈,自是不在世民眼里!留下他也不会再有何作为。

王世充道:“秦王容我与诸将略作商议。”随后便退下城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