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午,一轮烈日当空,晒得人头晕目眩。唐军据营而守,自然有饭吃;夏军离营而来,十余万大军,哪有饭吃?从早上到中午,将士们又饿又乏,后面的早已乱纷纷坐在地上;前面的看完比矟,没了兴致,无精打采。
世民从远处眺望,只见夏军队列已乱,有的坐下休息,有的聚到汜水边饮水,他知时机已到,便命令宇文士及带三百士卒沿夏军军阵向南推进,告诉他:“若夏军严整不动,你则领军速回;若夏军骚动不安、惊惶失措,你可向东击之!”
此时夏营军心摇动,自辰时出兵,现午时已过,十万大军列阵,只派出三百人打了小小一仗,众兵士纷纷坐了下来,又争着喝水,队列混乱。
窦建德召见文武群臣,商议是否撤军。
宇文士及带人逼近夏军军阵,夏军果然被牵动,更加混乱,士及乘机发起进攻。
世民下令李世勣部和窦轨所部巴蜀援军共三万余人,发起第一轮冲击,同时命玄甲骑士严阵以待。这时候河北的数千匹战马已悉数带回。
夏军中窦建德正与文武百官会商是否撤退,忽闻唐军发动进攻,忙下令骑兵迎击。可是那些官员惊慌之下,都认为夏王身边才最安全,一时堵在那里,窦建德骑兵竟调不过来!只得先命百官退去。就在这一进一退之间,唐军已大批杀到。
窦建德无奈,只得先向东坡撤退,命令夏军立稳脚跟后再反身扑杀。
淮阳王李道玄也跟着李世勣的部队第一批冲上去,他不顾生死,舞梨花枪挺身陷阵。他在夏军中一阵玩命冲杀,再冲回至唐军阵前,身上着了好几箭,好在有铁甲护身,伤得不深,胯下那匹马却突然仆倒于地。
秦王在阵前瞧见,忙命身边亲卫上前将他救下,叮嘱道:“你是个英雄,但不可如此冒险!”便命人将备用的副马给他骑,让他到阵后休息。
道玄拔出身上箭,若无其事道:“我没事的。”返身又杀了回去。
世民打出号令,命令玄甲骑士跟随他发起冲锋,同时由殷开山、萧瑀从后督阵,唐军数万马步军全线出击!
飒露紫如离弦之箭!世民一马当先冲出去。三千五百名玄甲骑士紧随其后,卷起一股黑色旋风,席卷敌阵。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丘行恭、公孙武达等玄甲军将领,依照世民事先指示,多卷旗帜,直杀入夏军阵地背后,再树起唐军旗帜。
夏军已乱作一团。冲至夏军阵后的世民横枪大喝道:“我乃大唐秦王李世民!窦建德已经被擒!夏军降者免死!”
众玄甲骑士轰然响应,一齐摇旗呐喊:
“大唐万岁!唐军胜利了!”
“窦建德已经被擒!”
“夏军降者免死!”
夏军士卒只见己方阵后俱是唐军旗号,哪里辩得出真伪?一时大乱,纷纷溃散,人马相撞,自相践踏。
兵败如山倒!窦建德被溃退的夏军裹在其中,已指挥失灵,只得身不由己卷入混战。
夏军虽然战胜过孟海公等流寇,但从未遇上过如唐军这般强大的骑军,一时间逃得逃,降得降,动作慢的便做了刀下冤魂。
玄甲骑士合而复分,分而复合,人人以一当十,所过之处如秋风扫落叶。
世民在战阵之中来回冲杀,返回本阵时,只觉得座骑一沉,心知不妙!因他适才感到身下的飒露紫已受伤。
世民腾身跃离马鞍,轻轻落于一侧。再看那飒露紫,已仆倒在地。
紧随世民身后的丘行恭下马上前察看,只见飒露紫身中数箭,致命伤是前胸中的一箭。
丘行恭轻轻替飒露紫拔出前胸中的箭,那马一声哀嘶!似在向主人做最后告别,终于气息渐停。
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中。
唐军追击三十余里,斩杀夏军五千余人,仅俘获的夏军就有五万众,还有一半溃散了。
窦建德在混战中身负枪伤,逃至牛口渚,为唐将白士让、杨武威所擒。
郑国杞王王世辩派去接应窦建德的郑将郭士衡此时也在夏营中,亦被唐军擒获。
窦建德妻曹后在左仆射齐善行等人护卫下与数百骑逃奔洺州。
窦建德被带至李世民面前,世民责问他:“我自讨王世充,与尔何干?要来越境犯我兵锋。”
事已至此!窦建德知再无东山再起之日,索性自我解嘲道:“今若不来,日后恐烦远取耳!”
世民被他逗乐了!不由赞道:“有胆色!有风趣!本帅佩服!”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今既已被擒,有死而已!输于秦王之手,老夫心服口服。只是久闻秦王素有仁名,若能允老夫一请,老夫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大王仁德!”窦建德无奈地摇了摇头。
“夏王请讲!”世民甚觉奇怪,想看他究竟要提何要求——以夏王之傲气,自然断不会是向他乞命。世民也深知,夏王的生死,并不掌握在他秦王手中,须由父皇亲自发落,而以父皇不赦薛仁果之前例推测,窦建德押回长安后多半有死无生。
“对抗大唐,建德一人之罪!我手下将士,均罪不至死。愿秦王开恩,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世民痛快答应:“夏王果然义气深重!只要夏军被俘将士答应,从此以后不与我大唐为敌,孤即刻放他们回家安居乐业。”
“多谢秦王!”
世民说到做到,当天将数万名俘虏全部释放。
以往世民每征服一地,常将敌方被俘人员收为己用,但如今全国统一在即,按照大唐订立的府兵制,日常无须保留大量军队,就是他手下的东征军,将来还师之后也是大多数要解甲归田,所以没有必要再留下夏军士卒。
房玄龄在被俘夏臣中寻访到夏黄门侍郎虞世南,虞世南是杨广幸臣虞世基之弟,以学问著称,玄龄将其推荐给秦王,虞世南此时已年逾六旬,后来却深得秦王器重,成为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还有郑国荆王长史戴胄,当初因反对王世充称帝被贬出京,唐将王君廓攻陷武牢时,戴胄被唐军所擒,李世勣见其有才学,待之以礼,亦推荐给秦王。
武牢之役,无疑是一场关键性的决战,它决定了中原战场的局势!郑国在洛阳以外的残余势力偃师等几个据点,听说窦建德被擒,夏军全线崩溃,再不存任何幻想,纷纷举城降唐。
镇守北魏洛阳故城的王德仁,曾经降唐复又叛唐投郑,估计自己若再投唐,必不被原宥,慑于唐军威势,只得弃城逃回洛阳向王世充报信。其手下将士奉洛阳故城降唐。
西京唐帝李渊接世民前线传来捷报,心花怒放!在西京大宴群臣庆贺。仍以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抚慰使招抚原夏境各州县。
且说曹后与齐善行等逃回洺州,夏军溃兵前来依附者仍有数万之众。窦建德无子,有人主张推立新主,集结兵力以拒唐;又有人建议索性退至沿海一带为盗。齐善行力排众议,向曹后建议道:“隋末丧乱,故我等相聚草野,本为图存。以夏王之英明神武,平定河朔,士马精强,今居然一日之间,一战被擒,胜负如此易如反掌,岂非天命有所属,非人力所能争!今失败至此,即便继续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既已亡国,何苦再遗祸百姓?不如将府藏尽散士卒,投诚唐家吧。”
曹后觉得自己难撑大局,不愿牵累百姓,遂同意齐善行建议。于是将府库中存有的布帛数十万段全部拿出,置于万春宫东街,分发给士卒,历时三昼夜,才发放完毕。拿到财物的士卒立刻出城,不许再入民居。
遣散士卒后,曹氏与齐善行、兄长行台曹旦、右仆射裴矩以洺州、相州、魏州等地,奉破宇文化及时所得隋帝传国八玺及珍宝,请降于唐。
唐接收官员将传国玉玺及裴矩、魏徵等人送往西京。
窦建德既已败落,其妻曹氏与左仆射齐善行等又降唐,李神通不费吹灰之力,接收夏境三十余州。
图片:昭陵六骏之飒露紫,站立拔箭者为丘行恭。原件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西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