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府中,“小姐,你的嫁妆听说都在宫里,到时你要从宫中直接出嫁。这夫人好像丝毫都没给小姐准备哩。”小翠心中有些耽心宫中的嫁妆实不实用,应该都是些什么古画、古董的东西多吧。
“爹已经给过我银子了,虽然不多,可他说得对,异国他纟,只有银子是最管用的,故夫人她给不给我准备都没关系了。”就算是方氏准备也只是些粗漏的东西,不可能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好东西给她,毕竟方氏可是有两个亲闺女的。
“小姐,请问你们是尚书府上的嫡长女李清清大小姐吗?”这天李清清主仆在街上逛时,被一个小厮给截住了。
家丁们防备性地看着对方,“你是谁,干什么的?可否知道我们家小姐是当今皇上亲封的和乐公主?”
“这谁人找我,还有谁认识我呢?”李清清和小翠小声嘀咕着。
小厮转向李清清行礼,“这位就是李大小姐,和乐公主吧,公主吉祥!我们家主子是公主的母家永昌侯府,因为公主的母亲早逝,早年的永昌侯府和李牧大人不和,故这些年没了来往。
如今老爷夫人晓得公主要远嫁西和,故命小人前往街上等侯公主,有要事见公主。“
“哦,小姐,我想起来了,那永昌侯府的宋家确是小姐的舅舅家。”小翠恍然大悟,李清清也想起了这回事,她母亲家还有个外婆和舅舅。
李清清示意家丁让开,对小厮道:“既然是我母舅家,那在前面带路吧。”
小厮把小清清他们带进了一个豪华酒楼的厢房中,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和李牧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人。
老太太一看到李清清就激动地站起来,“你就是清清吧,和你娘长得太像了,我是你外婆,这个是你舅舅!”
李清清赶紧行礼,“永昌侯老夫人好,永昌侯爷好!”
永昌侯爷清了清嗓音,“清清,不必客气,这里没有外人,你叫外婆和舅舅就好!”
老太太流泪道:“清清丫头是不是记恨外婆和舅舅这些年来,没有联络过你啊?当年你娘还生死未卜,你爹却就已停妻另娶,我们永昌侯府为了此事和你父亲李牧大闹了一场,之后就没了来往。但我们暗中观察了那李牧新娶的方氏半年,发现她并未作出什么虐待清清的行为,这才放下了心。”
李清清这才明白永昌侯府和尚书府之间的渊源:“外婆、舅舅,你们既然说我娘生死未卜,哪为什么你们不派人去寻找她,她又为什么一直不回来找我啊?”尚书府的人都说她娘死了,她还以为她娘真是早逝了。
永昌侯看向她,“你外婆和舅舅我这些年来,一直没停止过寻找你娘,只是一直没有寻到过任何她的消息,去年年底这才从北旦边界那边传回一丁点关于你娘的消息,可这北旦内部内讧得厉害,与我们南夏国的的建交往来尚未恢复,舅舅实在是无法更进一步打听到你娘的消息了。”
原来如此,李清清很是奇怪,她娘为什么那么狠心牵挂着她的这个女儿,原来她被俘去了北旦。她安静地听着,如同在听别人的故事,这些年,她习惯了没有母爱的日子,还真是不知道突然听到母亲还活着该作如何表示。
“清清,你不想你母亲吗?她当年无故失踪,外婆和舅舅都相信你娘她肯定遇上了事,她有不得已的苦衷,这才一直没办法回到你的身边的,所以,清清,你莫怪你母亲。”永昌侯爷见清清脸上的表情平静得吓人,怕她怨恨母亲。
李清清解释道:“外婆、舅舅,你们不用担心,我没有怪责过母亲,像舅舅所说的,我是相信母亲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只是这么多年,清清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滋味,故清清不知该怎么反应。”
老夫人又抹泪,“可怜的孩子,外婆对不起你。”这孩子长开后,样貌越长越美,和她娘当初一个印子。
“清清,你快要嫁到西和去了,这个是你外婆和舅舅的一点心意,这些你收起来,在西和就要靠你自己了,这深宫大宅,卧虎藏龙,人心险恶,万事你都要小心。”万事你都要小心!“永昌侯爷把两个盒子给递上。
李清清接过打开,一个小盒子里全是五千两的银票,足足有十张,一共五万两。另一个大盒子则是一大颗浅黄东珠,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比珍珠更晶莹透彻,这个东珠是宝中至宝,,稀世奇珍。
这里的所谓东珠,亦被称为“北珠、大珠、美珠”,一般只有皇后、太后、贵族的朝冠上才舍得用这些东珠镶嵌,表示权权利和尊荣。
小翠和家丁等人都被给留在外面吃喝了,否则小翠见了这东珠必定会惊叫。
“外婆、舅舅,这万万不可,这些都太贵重了!清清不敢接受。”李清清把东西推回给永昌侯爷。
老夫人急道:“清儿,听外婆说,这些都曾经是你娘的,只是当年你尚且还小,故外婆和舅舅一直代你保管着,如今你快要出嫁,你必须要收下,以后,有朝一日,可能你还需要凭着这些才能有机会找到你娘。特别是那东珠,那可是你娘的随身物品,你可别丢了。”
永昌侯爷也是道:“对啊,清清,这些年来,舅舅一直牢牢守着这些东西,当年你娘救了我们永昌侯府全家,如今总算是总算是物归原主了。”
娘救了永昌侯府全家?李清清觉得永昌侯爷这话好像有些不妥,但一下子又说不出有哪里不妥。
正在她思考间,老夫人站了起来,“清儿,舅舅和外婆出来已久,需要回府去了,过些天,宫中应有嬷嬷来传召你进宫去学礼仪了,这以后,你应就会从宫中直接出嫁了,舅舅和外婆恐怕再见不得你了。”
老夫人边说边抹眼泪,永昌侯在旁边挽着,“清清,以后万事要小心,若有机会记得寻找你娘。你娘应在北旦。舅舅要带你外婆回去了。”
李清清拿着两个盒子起来行礼,“清清谨记外婆和舅舅的话!”既然这是她娘亲留给她的,那她肯定是得收下的,只是永昌侯府爷那一句“物归原主” 一直让她百思不得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