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图书馆时,林阿姨告诉她,东门街有户人家想给自己七岁的小女孩找个女家教。家在剧院旁边,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没时间辅导她,每周三,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一周三次。如果想做的话,明天就去见见面。齐莹自然是愿意的,她等这个机会很长一段时间了。
第二天和林阿姨到了东门街,不太好找,七拐八弯的。家里虽然不大,但彩电冰箱一应俱全,看得出家境不错。小女孩叫敏敏,刚上二年级,清秀白净,挺乖巧,但不太开朗。孩子的妈妈是个小学体育老师,父亲是供电所的工人。两口子晚上要跑生意,没时间辅助孩子。说好了一、三、五晚上七点过去,八点半下课。星期天早上九点半去,11点下课。给配一辆自行车。
洪山县治安不好,齐莹其实挺害怕洪山的黑夜的,但想到12月一开始,自己就是一名自食其力的家教了,齐莹心中的喜悦和兴趣压过了心中的恐惧,她安慰自己,晚上八点半还算早,不要紧的,并且有自行车,不用步行,回校很快的。
这些天齐莹忙碌且充实。记者团要出墙报,她要赶写三篇稿子。还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其中一篇人物形象分析要写2000字,还得上图书馆查资料。同时,下周就开始上家教课了,她还得抓紧时间熟悉下敏敏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和数学教材。
她抽空向外投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散文《你要去远方》投给了一本她经常看的杂志《青春物语》,这篇文章其实是她想对刘春说的话,早就在脑海中构想好了,所以下笔很快。
她盼望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能够变成铅字。
不知刘春怎样了,齐莹的日记里很少提及他,也很少想起他,也许是太忙没时间,也许是不想去想。偶尔想起,也是在孤独寂寞的时候。有时她会觉得她和刘春之间淡如陌路,她不知他们之间到底能不能够得上“爱情”,也许是她太淡漠了,那些男孩子都喜欢听的柔情蜜意的话她说不来。
12月2日,星期一,是齐莹当“老师”的第一天。小敏敏的妈妈开了门,之后简单交代了一下,还拿出柑果给齐莹吃,就急匆匆地出门了。敏敏的妈妈叫齐莹“齐老师”,齐莹感到受宠若惊,心想自己一个黄毛丫头,人家竟然这么尊重我。人们看重的是知识,看重的是“大学生”这个牌子。齐莹深深感到自己以前的幼稚,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当家教会令她重新评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
听敏敏说,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忙着“和越南人做生意”,基本上没时间陪她。平日里和她做伴的是一条叫“绒绒”的小狗,再不就是放在外婆家,但外婆家里每天晚上都聚满了打麻将的人,外婆也没时间陪她。到了外婆家也是瞎玩。
齐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二年级,她上学早,六岁多时已经二年级了。相比之下,小学二年级时的齐莹比敏敏成熟多了。那时的她,可以背诵上百首古诗,已经尝试着向《中国少年报》投作文稿。虽然家境不宽裕,但她不缺乏父母的陪伴。每天晚上都有固定的爸爸讲故事时间,妈妈则在一旁做些针线活。家中平静而温馨,齐莹庆幸自己有一个好爸爸,使她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
敏敏是独生女,挺娇气的,爱玩,不怎么爱学习。齐莹检查了下敏敏的拼音,字,词,发现她的语文基础不太好,很多拼音声调都没掌握好。齐莹决定先从拼音声调开始教敏敏,然后用几节课的时间复习巩固下一年级时学过的字,词。
一个半小时的家教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齐莹帮敏敏铺好床,帮她拉好蚊帐,叮嘱她好好睡觉。敏敏对她恋恋不舍,“你不能再陪我一会吗?”那一刻,齐莹觉得自己象个姐姐。责任一下子更重大了,也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可她还要赶回学校上晚自习。“敏敏乖,我后天再来陪你。”
骑着车飞驰在路上,齐莹感到自己充实了许多,“初为人师”一下子令她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她差不多就是敏敏的“启蒙老师”了,一种教师的责任感令她下决心要将敏敏指导好。虽然她只是一年级新生,并且是第一次当家教没有经验,但她会在锻炼中慢慢成长的。她为自己勇敢地从象牙塔中迈向社会感到无比骄傲,为自己能自食其力感到无比自豪。
给敏敏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齐莹给她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有话则长,没话则短,不认识的字可以先用拼音代替。然后和小敏敏的妈妈提了建议,让她帮敏敏订《儿童时代》等浅显易读的儿童读物。
周四晚上,齐莹和同宿舍的两个女孩子去看了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林青霞主演的。很久没这么放松了。主题曲响起: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
齐莹很是唏嘘。为沈韶华。象沈韶华这样晶莹剔透,精神世界高远的女子,遇到章能才就是她的劫。章能才懂她,却给不了她向往中的纯洁高贵的爱情。余老板欣赏不了她,却是死心塌地深爱她,愿意为她上刀山下火海,生死相伴不离不弃。然而沈韶华不爱他,也没有办法爱上他。这就是悲剧了。
齐莹觉得沈韶华的名字其实就暗示了她的命运。韶华易逝,但每个人生命中或短或长总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对她来说,这美好可以慰藉一生,让她回味一生。这就够了。
齐莹已经差不多两个月没收到刘春的信了。有时,齐莹真怀疑他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爱情?她一直不敢提及这两个神秘而又过于沉重(对她来说)的字眼。他们之间似乎平淡如陌路之人。
齐莹崇尚心灵的默契,然而,他们之间有默契么?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不合拍,不合谐,在她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她没有收到他的只言片语。他们之间相距迢迢,这中间几千里的雾色风烟阻断了他们之间情感的交流。她无奈,不敢多想。他离她太远了,她望不到,也就不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