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在张明哲的感情生活蒸蒸日上的时候,他那刚步上正规的创业公司却遇到了一个巨大危机。
孔彤竟然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
这个决定,是她在一次周会上突然对大家宣布的,原因是她上海的公司出了点问题,必须马上回去处理。所以不能再继续和大家在一起共事。
周杭和李康都感觉很诧异,事情刚刚有了起色,这个时候离开一个创始人是很打击士气的。
而且孔彤的离开,不仅仅意味着他们少了一个创始人,还意味着他们少了一个投资人:孔彤会把剩下未投入的资金全部带走。
在会上,张明哲却一直默不作声。其实,孔彤的离开,他在这次会前就已经知晓了。
2、
就在周会的前一天,孔彤特意找到了张明哲,和他私底下聊了很久。
“明哲。。”孔彤犹豫了一会,直接说:“我决定离开团队。”
“为什么?”张明哲很惊讶,现在公司正在上升期,他想不出孔彤要离开的原因。
“是家里出了什么问题吗?”张明哲有点紧张。
“不是。。是因为是我上海的公司出了点问题,需要我回去处理。“孔彤拉出了一个行李箱,张明哲看得出来,她已经在做离开的准备了。
“还有一个原因。”孔彤收了几件衣服,叠放到行李箱后,很严肃的看着张明哲:“你觉得我们现在这个团队能做起来吗?”
“什么意思?”张明哲有点不明白。
“我们两毕竟共事过一年多,我还是比较了解你的。你对电商业务非常了解,也实际操盘过B2C的整体运营。”孔彤喝了一口水,“但是周杭和李康不一样。”
“他们之前并没有从事过电商这个行业,也没有线下销售谈业务的经验,这也是我们现在推进工作做得如此艰难的原因。”
“可是。”张明哲急忙道:“现在不都已经是走上正轨了吗,凡事都要有一个慢慢熟悉的阶段嘛,”
“做事情。”孔彤看着张明哲:“这样的效率是不行的,特别是对于创业公司,我想你自己心里一定明白。”
张明哲没有回答。
“我这次离开,公司剩下的投资款我也会带走。”孔彤这次没有看着他:“我的年纪比你们都大很多,你们还年轻还能亏得起。”
“明哲,我们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很不易了。”
“我很看好你,但是这个项目,我不会再继续参与了。”孔彤说的很坚定,张明哲很了解孔彤,她考虑这个事情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拍脑袋决定的。
“你决定了就好,”张明哲知道已经不用再劝她:“无论是作为工作伙伴,还是作为个人朋友,我都支持你的决定。”
虽然话说的很漂亮,张明哲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寒意袭背。
孔彤和她的后备资金的离开,让这个本来就在风雨飘扬中成长的创业项目,显得更加岌岌可危。
孔彤离开后的第二天,张明哲、周杭和李康在办公室里紧急的商量着对策。
3、
“她把钱带走了,”周杭给自己点了一根烟,孔彤离开后,他们终于可以在办公室里抽烟了:“我们下一批货的预付款就没钱付了。。”
除了孔彤自己投入的资金外,周杭和张明哲李康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也早已经全部投了进去。
现在他们的处境,已经到了生存都成问题的状态,更别提进货存货。
“我去一趟上海,”张明哲把话接了过来:“看看能不能从以前的朋友那里搞点钱。”
“我和你一起去。”周杭狠狠的掐灭了烟头:“妈的,不能因为这点钱这点事,我们这个事情就黄了。这也太特么丢份了。”
他们立刻做好了计划,周杭和张明哲回上海去筹钱,李康在家里留守,接订单发货。
张明哲和周杭在上海呆了整整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他们找遍了之前的所有朋友,说服他们投资自己的公司,所有人都拒绝了他们。
“明哲,不是我不相信你,实在是你的这个项目,我看不到太多的可能。”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这样,张明哲和周杭一度陷入了绝望。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只是争取到了一个朋友两万块钱的象征性投资,张明哲和周杭决定破釜沉舟,一人办了一张信用卡,一共套现了二十万,带着二十二万的现金回到义乌。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踌躇满至准备再大干一场的时候,又有一次变故在等着他们。
4、
“对不住了,哥几个。”李康满脸的歉疚:“我家里一直催我回去上班,整整催了一年。”
“他们在贵州给我安排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我要是再不回去,工作的事情就黄了。”
张明哲和周杭只能沉默。他们没有理由拦着李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当初也是他们把李康拉入伙,半年多的时间,公司也的确没有什么盈利。
这个选择再正常不过。
那是张明哲第一次经历创业伙伴离开的痛苦。
而在他之后的十年创业经历中,这样的痛苦他会无数次的经历,离开,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
李康离开后,张明哲和周杭只能两个人独立支撑,让张明哲感到欣慰的是,周杭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网站的业务量还是维持着,但是没有张明哲预想中的爆发性增长,也只能勉强维持着他和周杭的日常生活。收入甚至还比不上他们两在上海的工资。
而更让他们绝望的是,信用卡的欠款通知,每个月都会定期把账单寄到他们的邮箱。
那段时间,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两只能抽两块钱一包的大前门,吃饭也不能下馆子,只能自己在家里炖一锅炖菜,一次可以吃几天。
为了省钱,张明哲连和莫如南约会的时间都在锐减,不过好在莫如南不是那种喜欢花钱的姑娘,反倒是会经常贴心的为张明哲考虑,经常带着菜来他们办公室,做饭吃。
这也让张明哲感动不已。
从李康离开算起,这段绝望的时光整整维持了两个月。
打破这种局面的,是两个人的到来。确切来说,打碎这个绝望局面的,是一场足球赛。
5、
张明哲记得,那是一场阿森纳的英超比赛。
在这两个月中,虽然他和周杭一直很节省,可是他们还保持了一周买一次足彩的习惯。
他和周杭都是球迷,每周看比赛是日常,买一张足彩助助兴是必要的娱乐活动。何况在如此窘迫的状况下,一张彩票带来的希望,意义会被无限放大。
那是一张任九场的足彩彩票,只有全部猜中比赛结果,他们才能中奖。
在阿森纳这场球赛之前,前面的八场他们都已经全中,所以这场比赛立刻被打上了意义重大的标签。
阿森纳的对手,是曼联还是切尔西,张明哲已经记不清楚了,他记得很清楚的是那场的比分,他和周杭下了2比1的注。
他们两都喜欢看球。张明哲是一个死忠的罗马球迷,周杭是一个伪球迷。
但是在那天晚上,他们两都变成了阿森纳的铁杆粉丝。他们为每一次阿森纳的进攻呐喊,为每一次阿森纳错失的机会惋惜不已。
而就在阿森纳进了第一个球领先之后,张明哲和周杭就马上变成了两种派系。
张明哲想着阿森纳再进一球,周杭则帮对手喊着进一球。
毕竟只有2比1的比分,才能让他们赢钱。
最后,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张明哲和周杭终于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彩票中奖。
九场全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们两甚至激动得无法入眠,直接熬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白天,他们还沉浸在中奖的喜悦之中。离开奖的时间还有几天,他们也忘记了中奖不可外漏的传统美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开始大肆宣传。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宣传反倒是吸引过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柯。
6、
自从张明哲们离开上海之后,吴柯就被公司调离了上海,去了南京上班。在得知张明哲们中了大奖之后,他的兴奋程度竟然远远超过了张明哲们。
周杭也趁着这个机会,添油加醋的怂恿吴柯,让他来义乌一起创业。在大奖的诱惑下,吴柯一口答应。
吴柯是一个有效率的男人,说到就到,就在确定来义乌之后,他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就处理好了南京的一切,在张明哲们去领奖的前一天准时到达了义乌。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张明哲们一行三人早早的就起了床,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梳妆完毕,在早上八点中准时出发,前往彩票店。
彩票店的老板,是一个秃头中年男,朝着他们满脸的堆笑。在张明哲们眼中,他的形象已经由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形象成功转化为一个财神爷。
老板接过彩票,仔细看了一眼:“哎哟喂,今天是怎么了?又是一个任九场全中。。”
又一个?张明哲顿时感觉到有一丝不妥。难道?
“老板,今天中奖的人很多吗?”张明哲试探性的问。
任九场足彩的中奖金额是由中奖人数的多少决定的,所有的中奖人共分一个奖池。也就是说中奖人数越少,得到的奖金就越多。
“是啊。”老板一脸的意兴阑珊:“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兑了两个中奖人了。。你们要有一点心理准备。”
张明哲和周杭对视了一眼,心里有点发慌。
不过这种发慌的心里状况在五分钟后就结束了,在老板一脸尴尬的拿出奖金(几张一元钞票)的同时,张明哲也意识到一个事情。
他们遇到了自从有任九场以来,有史以来最低的中奖额。
九场全中,四块钱。
张明哲和周杭在得知结果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转眼看向吴柯,和预想的一样,他们看到了一张生无可恋的脸。
不过不管怎么样,吴柯既然已经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来了,就决然没有放他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