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儿子踽踽离去的背影,崇明帝想:既然公主一心要嫁,小三子对公主也有好感, 两国结亲也未尝不可。
哼,铁弗国王卜麦利,老头儿,你贴钱送来的儿媳妇,朕不要白不要,谅她翻不出什么风浪,说不定还能当人质用用。
卜麦利老头,来来来,让咱俩互相伤害,看谁先哭!
崇明帝和铁弗国君卜麦利,谁先哭未可知,谁先怒倒是有了答案。
崇明帝先怒了。
因为第二日早朝,崇明帝就收到了铁弗最新国书。
昨日傍晚,铁弗少主卜黎椿收到亲妹的飞鸽传书,立刻拟就新国书,派使者从玉康城星夜兼程赶到虞都,刚好赶上西虞早朝。
朝堂上,铁弗使者说:“少主从朔庭出发时,卜麦利大王亲自送出城门,并当众将国王印章授给少主,赋予少主代行君令的权力,因此,此国书代表大王意愿。”
此国书能代表卜麦利老头儿,崇明帝信。
可国书上说些什么话!同意公主下嫁西虞三皇子、瑞王元宇泩,但要求西虞立元宇泩为储君,且以玉康城为聘礼。
朝堂顿时火气冲天,像一锅烧开的热粥。
崇明帝摔碎了一方端溪砚。
铁弗使者面无表情,对西虞君臣的激愤之词置若罔闻。
崇明帝气极,叫典客署官员将使者请出大殿。
使者说想去看望公主,崇明帝不耐烦地挥挥手。
乱哄哄闹了一阵,朝臣们冷静下来。
劣势,明显的劣势,西虞处于如此劣势,想得到最初招亲的优厚条件,怎么可能?
但是,现在铁弗提出的条件又太苛刻。
立三皇子为储君?
还是有不少朝臣认为可行。
他们多是靖国公府一系的官员。
毕竟是绵延百年的开国公侯,靖国公府树大根深,虽然入狱的入狱,病的病、倒的倒,枝枝叶叶仍在。
渐渐就有更多的官员说,此条件可接受。
三皇子的才华也是公开摆在那的。
元宇泩估计到朝议会涉及自己,这几日请了假。
崇明帝的目光在四、五两个儿子身上扫过,又扫向那几个嚷嚷要立元宇泩的大臣,心里暗暗冷笑。
想得美,朕早已看好小五子,因为立他一人,等于同时得到小四子、小六子的襄助。
傻子才立小三!
想是这样想,崇明帝表面却是极度为难的样子:“这事,容后再议罢。”
铁弗另一个议亲条件,以玉康城为聘礼。
议到这一点,朝堂又开了热粥锅:不可,决不可!铁弗若得了玉康城,就会连带得到玉康城至边境的一大片土地!
最后结论是:派出使团,到玉康城与铁弗少主谈判。
反正公主在我们手中。
散朝后,崇明帝愁眉苦脸回到果和殿,化烦恼为食欲,整整吃了一碟翠竹水晶马蹄千层糕,一颗紫焰果子,一杯绯玉琼浆。
“嗯,味道好极了!”崇明帝心满意足叹了一声。
待到御书房见到三省长官,崇明帝又换上苦大仇深的脸色:“唉,召你们来,是商议到玉康城出使的人选。”
待定好名单,崇明帝又犹豫起来:“唉,朕再想想,明日早朝再议罢。”
说着挥手让三人退出,自己颓然瘫倒在龙座里。
三省长官见此,满脸愁容出宫,整日没有好脸色,进而影响到更多人心情。
崇明帝却从龙座一跃而起,两眼炯炯发光:“庞冬桂,宣齐王、怀王!”
“遵命!”
崇明帝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匹老狐狸。
哈哈哈,卜麦利老头,来来来,咱俩互相伤害啊!
得知铁弗使者早朝请见,且亮出新国书,元宇泩气冲冲来到东郭营帐,质问卜兰珠:“你昨晚去信不是说得好好的,等你我定亲,父皇立我为储君,六万大军就撤回国内。”
卜兰珠今日伤口特别痛,几乎坐不住椅子,听说大王兄派使者连夜来到虞都,出现在今早朝堂,大吃一惊;待听到新国书要求以玉康城为聘礼,更是震惊不已。
元宇泩怒气难消:“你到底真心嫁我,还是玩我?”
“殿下,我是真心的,我毫不知情啊!”卜兰珠想哭。
王兄您害死我了,这样苛刻的聘礼,如果议亲不成,妹妹只能在西虞做人质了!
眼前,先抓住元宇泩这根稻草再说。
于是公主瞪着猫儿一样的眼睛,看向元宇泩:“殿下,兰珠一心要嫁你,死也要死在西虞,如果你不答应招亲,兰珠只有一死!”
元宇泩心软下来:“父皇打算派使团到玉康城谈判。”
见元宇泩终于肯坐下来,卜兰珠心宽了些:“殿下,恕我直言,只要你我定亲,你得到储君之位,暂时将玉康城给铁弗又如何?终究你成了太子,让母妃、妹妹和靖国公府有了翻身机会。”
元宇泩想想也有道理,只是给不给玉康城这件事不是他能做主的。
不过他终究消了气。
卜兰珠继续开解说:“你想想,铁弗王室将宝贝公主嫁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岂不是倒贴嫁女?”
“最初的条件也是倒贴……”元宇泩心里有个疙瘩。
“那是我求父皇得到的恩赐,如今西虞几次三番嫌弃我,父王和王兄总归要出口气。”
又挨住未婚夫的肩,说:“暂时让铁弗管一阵子玉康城,将来再想办法要回来。只要手中有权,什么都好办。
见他终于饮起奶茶,卜兰珠就叫侍女准备笔墨:“我再写封信给大王兄吧,问他能不能放弃聘礼。”
这时使者来了,他也有联系玉康城军营的讯息渠道,卜兰珠就让使者捎几句话发回去。
玉康城外,铁弗大军主帐。
少主卜黎椿将使者来信递给副都侯胡不花花: “看来西虞皇帝见势不妙,采取缓兵之计以拖延时间。”
胡不花花将信读了一遍,转递给一旁的副将,说:“这有什么好谈判的?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
副将说:“少主,只要拿下玉康城,到时西虞不答应也得答应。”
拖延下去,万一西虞援兵来到,后果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