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故事三首
书名:追风著月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3158字 发布时间:2022-09-21

邶风·柏舟(诗经原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链舞天涯

 

长河在日落时进入了邶国之地,秋日夕阳分外清晰,殷红的光芒给长河两岸晕染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舟楫缓缓而下,烹茶的小童临舱而立,静静聆听着主人那如风般倾诉的琴声。

 

琴声顺流直下,与清风落日浑然一体。

 

“葭君可用食?”小童听琴声住了,便轻轻唤。

 

“不饿,少待。”葭攸随着走出舟舱。

 

晚风轻拂,岸上芦苇半数已黄,在夕阳中摇曳。

一抹清亮的蓝色在橘红的苇中分外鲜妍,葭攸很快锁定了在苇中起舞的姑娘。

 

蓝色轻纱的舞动中隐隐透出女子柔美的曲线,纤细的腰肢如风中杨柳,举手投足带着野性的柔韧反抗。

 

等等!葭攸终于看到那女子舞动中的双手,难怪她的动作柔中带刚,一条铁链锁在双手之间。

 

“何翁,请靠一下岸。”

 

已经能看到女子扬起的手臂,宽大的蓝色纱衣滑落露出优美的小麦色锁骨。

 

一旁小童掩口笑:“这邶风不逊于卫啊!”

 

葭攸不语,他已看到这女子是手脚戴链而舞,动作缓慢却更显舞者的坚韧。不知这女子有何遭遇?

 

女子一个高璇抬腿之际,脚下的链条在夕阳里舞出一个优美的弧度,就此止舞。

然后缓缓向葭攸走来。

 

葭攸默默看着她并未下舟。

 

女子近前一礼:“葭攸君,夙谒在此等候多时了。”

 

“你知道葭会来此?”

 

夙谒微微一笑:“君心忧国,不得贤主明志,辞卫游天下。邶尽知。”

 

“尽知又若何?葭无能,坐观民怨国忧夜不能寐,何来游览之心。”

 

“葭君清风朗月,节操高尚,且威仪棣棣刚正不阿,如此君子何以自弃?君可知失一国可得天下的道理?”

 

葭攸神色一凛:“请赐教!”

 

夙谒举起手中铁链:“葭攸君报一国拘一国之链。民之天下贵于国君,若得民心亦得天下。”

说完她卸下手脚锁链掷于地:“葭攸君正因这枷锁束缚,为一国一地忧心如焚,才会一蹶不振消瘦如斯。若将它打开,天下任君驰骋,何患君意不酬!”

 

葭攸茅塞顿开:“夙谒女君一席话点悟了葭,葭定不负女君期望。”

 

夙谒敛袖施礼:“小女谒一向敬慕葭君风仪侠骨,若君不弃,谒愿追随左右。”

 

“得女君如此胸怀,葭亦求之不得。”

 

葭攸当即请夙谒登舟,沿长河直下四处游历去了。

 

 

鄘风· 柏舟(诗经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鄘风少女

 

鄘国有女名姜,常于卫河边浣纱。夏日阳光炽热,浓浓树荫下,玉足裸露于潺潺流水中。

阿姜美,俯身柔若垂柳,仰面媚似云霞,看呆了河边鹅,惊跑了水中鸭。

 

声声知了喊姑娘:“那边来了卫家郎,快把足儿藏!”

 

娇嗔一笑石子出,无知蝉儿着了慌。

 

卫水清,卫水长,柏舟载来卫家郎。

舟儿河边柳荫靠,抛来柳丝长。垂发如洗墨,肤色似蜜糖。一笑风儿过,举足动心房。

 

卫郎执手礼,相问别无恙。三载卫河遥相聚,何时聘礼到闺房?

 

阿姜心儿本雀跃,转瞬便凄凉。阿娘不消亡国恨,宁叫奴嫁鄘国狗,不侍卫家郎。

 

卫郎垂双目,凄凄又惶惶。揖别心上人,回眸泪沾裳。

 

阿姜追舟上,泪目对卫郎。奴家今生唯卫郎,生死誓成双。

 

卫郎含泪戏姑娘,可效卫宣姜?

 

奴既誓随卫世子,何苦戏做瓦上霜。阿姜折柳送郎归,天地为证诉情肠。

母训如天大,违逆实堪伤。不得生为伴,死亦绾发守卫郎。

 

秋风瑟瑟,柳叶纷飞,卫河的水依旧,柏舟依旧,少年的踪迹何在?

 

有卫人曰:郎病于夏,初秋已逝。亦有卫人曰:郎已聘妇,秋日娶。

 

阿姜有泪哭断卫河。阿姜有怨恨落天阙。

一恨王庭频起狼烟,把恨留千恶。二怨娘亲不恤儿心,与郎生死别。

 

周南· 关雎(诗经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君子好逑

南国贵族有士子名玉,年方十五,日游于汉江水域溪洲之上。见世俗贞鸟王雎雌雄相依,啾啾对唱,缠绵不舍。不觉看呆,好一个清纯少年玉郎,情窦顿开。

 

清溪沙洲宽广流长,溪水中白鹅儿、鸭儿嬉戏。簇簇荇菜漂浮流动,圆圆的绿叶,青白的茎。

青春女子相携踏沙而来,手挽竹篮采撷荇菜,身姿轻盈,巧笑嫣然。

 

玉郎长揖对女子曰 姐姐们安,请教此为何物?采作何用?

 

女子相顾曰 此郎谦谦,年少知礼,不可怠之。随之还礼曰 此物可食。

 

玉郎笑曰 我观美色皆可食么?

 

绿衣女子变色曰 此物乃鹅儿鸭儿猪儿所喜食,小郎亦可食!

 

黄衫儿女子嘲笑曰 小郎不可貌相,竟一兜子野草尔尔。

 

众女子讥笑而去。

 

独留玉郎讪笑,我不过喜欢姐姐们而已。

 

小仆尴尬,郎君喜欢却不可亵渎,若让府君知晓,仆儿亦躲不过板子。

 

是夜,玉郎入梦,思绿衣,念黄杉儿,娇嗔女儿入梦来。

痴心不得寥寄处,夜半相思到沙洲。此后只怕捱长夜,辗转难眠织成愁。捱过夏秋与冬雪,春宵苦短憔悴休。

府君一日得仆儿禀报,着慌请来疾医。阿娘更是泪珠儿滚落,我儿何至如此?

 

疾医拱手对府君直言,令郎非疾,乃情窦初开,不自知也。

 

府君暗发笑,阿娘直叫呆。恁地这般唤痴儿:

女大须当嫁,男大亦当婚。我儿初长成,无须作介怀。当择门户女,贤淑配我儿。

 

玉郎脸羞红,下地揖双亲。

去夏戏谑采荇女,回讽比我做猪鹅。聪慧端庄心窃喜,玉郎心事告娘知。

双亲含笑点儿郎,两厢情悦才相宜。

 

汉江溪水长又长,荇菜漂泊沙洲上。

 

玉郎重游溪洲。翩翩公子紫衣墨发,长袖轻拂,琴声如溪水漫过沙洲。

王雎鸟儿依旧相对鸣唱,玉郎笑意温和。万千情思赋予指尖,缓缓倾诉。

 

堆堆荇菜飘过沙洲,绿衣素手搅乱了一溪春,恼恨那轻薄小郎,他却如狼似虎直往心房住。

 

鹅黄衫儿语笑嫣嫣,谁家小郎这般深情,竟去了昨日光景?

 

玉郎起身长揖致歉,昨日譬如昨日去,今日情玉玉生情。满溪荇菜玉郎采,独选绿娘一支蘋。

 

绿衣衫儿急遁走,难抑心狂跳、脸骤红,羞对玉郎情。

 

春风又绿沙洲岸,汉江溪水几载秋。王雎黄昏依旧,关关对鸣夕阳。

玉郎迎亲沙洲上,玄锦衣冠映橙光。新郎逾礼周之南,偕来钟鼓乐新娘。

 

作者解说


《鄘风·柏舟》里的一句,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有人译成天啊母亲啊,似乎有一种哭天抢地的情景。我觉得既然里面的只字没有实际意义,这个可以组合成一个意思。

过去天是被世人敬畏,不可违逆,把母亲比喻天是对的,那时非常讲孝义。

另外在周朝时,周礼仪式繁多,却还无有后来的封建礼教。说是因母亲不允就造成悲剧不太可能,就是自己相中非他不嫁,母亲也没必要逼死逼活。

除非奴隶与贵族不能通婚。可诗里的少女也不像是贵族,那少年更不像奴隶。

所以晓月猜测应是有仇恨,当时周朝分裂,各国纷争,战争让平民积怨,鄘国是被灭后归了卫。这是我个人写作的想法。

《周南· 关雎》,大多释义是说写了男女思念的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就概括了。

我反复看过,第一段是主题,通过王雎这种贞洁鸟来比喻男女成人后的必然生理现象。

下面两段是写男子生情后的思念。

最后两段是男子求爱。

但是,总共五段有三段写了沙洲采荇的情形,并且是每段第二句不同。

残差荇菜和窈窕淑女都不变,只有顺序写了左右流之(形容荇菜自由漂浮的现象)左右采之(是说采荇人左采右采贪婪的样子)左右芼之(左右选择)。

从自由烂漫的荇菜(少女)到左右采摘(情欲)的不羁,再到精挑细选(择偶)的唯一。

晓月认为这首诗歌是写情窦初开的少年因王雎鸟而萌发男女之情,却因不成熟生出对女性盲目的喜好,再到情感成熟后的选择,是一个对女性情感成熟发展的过程。

女子不是主线,采荇是种隐喻主线,其他围绕主线递进。否则窈窕淑女怎不跟在参差荇菜后面呢?

 

之所以如此,晓月就写成这样了。后面迎娶,本来周朝婚礼是严肃的,没有宴请和鼓乐。我就把新郎写成被宠坏的孩子,逾越礼制,用鼓乐取悦新娘,爱而得后就过头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追风著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