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往往一个鲁莽决策,就会断送整支队伍的命运。一个拖延决策,又会断送最后的逃生机会。
为追击共由氏族逃兵,拜火氏族连大营都没有回,扔下辎重,径直朝着共由氏族败逃的方向追去,一些落在后面的共由氏族的士兵纷纷被射死。
共由氏族的部队在前面逃跑着,他们发现拜火氏族紧追不舍后,愈发慌乱,一路上将该丢的东西都扔掉,穿着白孝服在夜里容易成为弓箭手的靶子,也脱下来丢得满地都是,甚至掌旗兵把氏族的青龙旗帜也胡乱地丢弃在路旁。
在后面紧追不舍的连山看到地上丢弃的这些物品后,愈加放下了心来,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务必将共由氏族的溃军消灭在森林内。
此时,前方的斥候向连山汇报,说前方逃跑的共由氏族的溃军现在分成了三股,其中一股继续向森林深处溃败,另一股朝着西方逃跑,还有一股朝着东方逃窜。
秦阳分析朝着东西方向逃跑的两股敌军想必是有熊部落与有豹部落的部队,他们已经与大部队分开,正逃回各自的城池。于是询问连山是否需要分散兵力,分头追击有熊部落与有豹部落的溃军。
连山略加思索,下令道:共由氏族要分头逃窜,我们放过有熊部落和有豹部落的溃军,集中优势兵力,紧紧咬住共由氏族的主力部队即可,一举将之歼灭。
令连山始料不及的是,共由氏族的主力部队尽管在没命地朝前逃窜,却仍派出小股部队前来袭扰,妄图骚扰拜火氏族的追军,阻挠他们的追击。
这些小股部队的骑手个个都是神箭手,放完箭就跑,致使拜火氏族前锋部队的士兵纷纷中箭落马,前进速度大打折扣,令连山十分恼怒,命令部队不必追赶这些小股部队,只需加速前进咬住敌军的主力部队,务必将之歼灭。
是夜,天空阴云密布,漆黑得如同泼了墨一样。
夜幕中,拜火氏族的部队为了节省时间,并没有点燃火把,而是从路边随手摘起夜明花,靠着夜明花发出的微弱的光,疯狂地追击着共由氏族的溃军。他们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追赶共由氏族的主力上,并没有留意四周情况。
当然,即使他们想观察周围的情况也会看不清楚,因为这一夜天空像蒙上了一块黑布一样,周围黑漆漆一片,凭借夜明花发出的光芒无法看得很远。
拜火氏族士兵们孤注一掷地在后面追击,黑灯瞎火中稀里糊涂地进入了共由氏族早已设好的埋伏圈。
经过一夜的追击,时间已经接近次日黎明。连山影影绰绰看到,前方不远处的共由氏族士兵突然不跑了,而是纷纷调转马头,静候着他们的到来。
连山正感到诧异之时,此刻从山谷两侧高高的草丛中射来了密密麻麻的箭雨。
连山暗叫一声不好,大喊道:“有埋伏!快撤!后队变前队,立即撤退!”这个命令一级一级向下传达,当所有士兵听到命令时,这35万人马才开始乱糟糟地往后撤退。
连山回头看去,共由氏族的主力部队并没有跟上来,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拜火氏族的士兵们骑着快马一路狂奔,往回路赶,走了好长一段距离后,借着黎明的微光,这才看清楚前方是一个不太宽阔的山口,那里的地面上竖立着几排木栅栏拦住了去路。
四周都是高山,唯有这个山口可以出去,而山口处的地上插满了木头桩子,尽是一些碗口粗细的木头,顶部被削尖,斜着插进泥土中,削尖的一头朝着谷内,高度正好能抵住驼马的脖子。
拜火氏族的士兵们正诧异这里何时被堵住的时候,从木栅栏后面射来了密密麻麻的箭雨。
原来,前天中午,共康就派一名斥候火速赶回望丘城,命令留在望丘城内的长枪队与神射营战士们全部紧急赶往野熊岭,抵达后砍伐树木,开采石块,制作木桩与石墙等障碍物,并将之隐藏在树林内。
昨天上午在与拜火氏族的部队交战之前,共康命令打要真打,但是只许败不许胜。经过一天的战斗,共由氏族不敌拜火氏族,大败而逃。
共康要求,在逃跑的路上,除了武器与驼马不能丢弃外,其余的该丢弃的就全部丢弃,装出一副仓皇出逃的模样。
在看到拜火氏族的追军紧紧跟了上来以后,共康命令有熊部落与有豹部落中途与主力部队分开,做了一个大迂回,绕到了拜火氏族的追兵后面,悄悄地跟在追兵身后。
这一晚漆黑的夜色也帮了共由氏族的忙,等拜火氏族的追兵不知不觉进入了野熊岭后,预先埋伏好的共由氏族士兵将隐藏在北部山口处附近树林里的木桩、石块等搬出来,在北部山口抓紧设置障碍物。
不一会儿,有熊有豹部落的军队也抵达了北山口处,帮着设置障碍物,然后布置好弓箭手,在山口等待拜火氏族的折返。
共由氏族的弓箭手们看到回撤的拜火氏族的部队后,立即张弓搭箭,用密集的箭雨招待追赶了一夜,精疲力竭的拜火氏族部队。
连山组织了几波进攻被打退后,便命令部队撤回山谷。由于走得匆忙,并没有带营帐等设备,拜火氏族的士兵只能躺在草地上歇脚。
等天彻底放亮后,连山率领亲随前来侦察情况,等看清楚状况后不禁暗自叫苦:只见前面的山口处并不宽阔,且地势较高,与谷底形成了一个斜坡,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部队冲击突围。
此时,共由氏族的部队不仅在北山口处设置了数重木栅栏。最要命的是,共由氏族的士兵还在木栅栏后面垒砌石墙。
连山此刻是非常懊恼,悔恨自己轻信他言,毫无主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不明前方情况,黑漆漆的环境下,冒然进入了这么个鬼地方。
旁边的谋士建议,趁着共由氏族的石墙还没建好,得要赶紧组织进攻,否则的话,真要变成瓮中之鳖了。
连山听罢,觉得有理,早饭都顾不得吃,赶紧组织士兵突围。
拜火氏族的骑兵们如洪水般冲向山口,在距离山口一箭之遥的距离时,从对面射来了密如飞蝗般的箭雨。
连山亲自在后面督阵,不许撤退,撤退者死。没被箭射中的拜火氏族士兵好不容易冲到山口处,胯下坐骑却冲不过木栅栏阵,只得下马,乱糟糟的一大群人拥挤在山口处,结果都成了共由氏族的活靶子。
在山口处堆积的死尸越来越多,拜火氏族的士兵昨天晚上跑了一夜,早饭又没吃,此时又累又饿,再也没有进攻的勇气,纷纷朝着后方败退。
兵败如山倒,连山虽然接连杀了几个撤退的士兵,仍然控制不住局势,最后被逃军裹挟着回到了谷内,这一撤退就失去了最佳的突围时间窗口。
连山见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的样子,便命令部队埋锅造饭,先吃饱了饭再说。
趁吃饭前还有时间,连山与三大酋长骑着驼马,带领亲兵,准备观察一下山谷内的地形。
他们向西边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后,才来到山谷边缘。一路上发现谷内几乎不长树木,却长满了半人高的草。抬头看去,只见山谷边缘是悬崖峭壁,在峭壁的顶端却生长着树木。
既然山谷北端出口被堵,他们便沿着山谷边缘向南走去,走了许久都没有看到南端的山口,足见这谷内面积非常大。他们这35万人马在谷内就如沧海一粟,难怪他们昨晚黑灯瞎火地跑了一夜也没觉得此处地形险要。
连山看到此番景象,不禁哀叹道:“各位酋长,这可怎么办?难道我们要困死在这里不成?”
大鹏部落的酋长秦阳道:“大酋长,不必如此悲观,我们人数上占优势,共由氏族应该也抵达这里不久。我看不如这样,命斥候骑上快马巡查谷内地形,看有没有其他出口,同时趁着共由氏族立足未稳,我们战士们吃饱饭后,让先锋部队带上斧头,冲到山口把那些木栅栏砍断,我相信必能打开一个豁口。”
饱餐一顿后,拜火氏族部队再次来到之前试图突围的山口,谷内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成千上万的拜火氏族士兵骑着驼马向山口冲了过来。
在这个北端山口处,从望丘城来的长枪队与神射营的援军有7万余人,再加上原有的有熊部落与有豹部落的6万人,共计13万余人驻扎于此,虽然数量上与拜火氏族相比不占优势,却占尽了地理的优势。
共由氏族的士兵们一个夜晚不停不歇,抓紧垒砌石墙,此刻已经在谷口修筑起了一道矮墙。
看到拜火氏族再一次疯狂地向谷口冲击,戈雄与辛彪并不慌张,等对方距离靠近后,两人命令放箭,数万支箭瞬间朝着空中射了出去,中箭的拜火氏族士兵不计其数。
没有中箭的拜火氏族的骑兵继续向前冲,冲到了第一道头部削尖的木桩障碍物前,尖木桩刺入了最前排驼马的颈部,拜火氏族的骑士们纷纷坠落马下。
后续的拜火氏族的骑兵赶到后,举起斧头正欲砍木栅栏,躲在木栅栏后的共由氏族长枪队士兵趁机捅出长枪,将之刺死。
现场的战斗场景一片惨烈,拜火氏族驼马与士兵的死尸堆积了一层又一层,使后面的拜火氏族骑兵无法再向前冲击,他们只得从驼马上下来,借助尸山跨过木栅栏,与躲在木栅栏后的共由氏族士兵展开了白刃战。
拜火氏族的步兵们依靠人多的优势,终于突破了多重由尖木桩组成的障碍物,来到了共由氏族刚刚修建好的城墙下。
此时,共由氏族已经在谷口修建起了一道两米高的城墙,共由氏族的士兵们在城墙上居高临下,朝着拜火氏族士兵们射箭和投矛,使突围的拜火氏族士兵死伤惨重,最终拜火氏族的突围大军被迫又一次败退回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