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中午十二点半在呼市酒店落宿完毕,准备吃个午饭。
来之前考虑疫情又四起,决定带方便面,小电锅,关门在屋里煮面吃。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这个想法妥妥的。
出了呼市高铁站,乘坐公交到预订的酒店,到了公交站点,距离酒店还有一公里多,步行过去。
看到了路边好多商店,琳琅满目,呼市特色美食更是飘来阵阵香味。
落宿完毕之后,早把方便面放脑后去了,跑出去找餐馆吃饭。
咨询了前台,前台试图让留在酒店吃饭,没答应她,出门就是要体会下当地特色的嘛。
请前台指点了地方,前台说出门右拐,走两百米右拐就是了。
于是我发现了当地生活一条街,很特色,很便利。
北京经过几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治理拆墙打洞之后,这种便利的生活一条街基本没有了。
把生活街走了一圈,此时正好是饭点,跟大家交流个技巧,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判断餐馆饭菜质量?
看哪家吃饭的人多是首选,其次大概比较下各家卫生装修情况。
我看了三两家,选定一家蒙餐馆就餐,这家餐馆比较起来,吃饭的人挺多,装修也可以,保洁也做得很好。
看了半天餐谱,又和老板商谈了一会儿具体的之前不太清楚的地方菜名对应的食物是什么,份量多少之后,点了羊杂火锅,羊肉烧卖,酸奶,奶茶。餐馆提供了免费的两个小菜,拌三丝,腊八蒜,当然我不清楚醋腌制大蒜在这儿是否还叫腊八蒜。
过了一会儿,菜都上来了,我油然感觉到南北方饭菜份量的差异。
先说地域,广义上我国分为南方、北方和东部西部,然后还有中部地区。
北京算北方,但是比呼和浩特比起来就是南方了,而且还是东部沿海地区了。
湖南在北方看来是南方,但和深圳比起来,又成了南方。
之前我感觉南方的一份饭菜份量,让北方人吃起来是七八分饱,慢慢的身材也就苗条了。
这次我到了更北方的呼和浩特,感觉一份饭菜把北方人的我给吃撑了。
先说羊杂火锅,和我国各地的下面有酒精灯的类似,有一盏灯火加热,一会儿就翻滚了。
羊杂鲜美嫩的气味随着升高的温度扩散开来,塞一口到嘴里,咀嚼之间,汤汁在嘴里迸溅弹跳,舒坦!
咳咳,后来我听一个蒙族特产店主姑娘说,羊杂和羊肉不一样,羊杂吃的是调料。
羊肉烧麦,用筷子夹起一个,咬一口,薄薄的面皮下面全是嫩嫩的羊肉,软糯香甜的细碎羊肉瞬间充满味蕾---当然你要注意别给烫着了。
酸奶,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糖调制,我喜欢原味的,就啥都没添加,喝下去感觉怪怪的,回味略带奶味甘甜。
奶茶香醇可口,淡淡黄油星飘在奶茶上,喝一口,香气四溢的奶茶从喉咙一直流淌到胃里。
忍不住多喝了几杯奶茶。
一顿饭吃的饱饱的,看着还有些没吃完的饭菜,感觉北方饭菜是真实惠,当然这个和气候条件有关,北方冷,抵御严寒,需要进食足够的高热量食物。
吃完饭,这条街就有很多蒙古特产店,后来我发现,蒙古特产店遍布呼市大街小巷。
走进特产店,如果这家店有生鲜特产,能闻到浓郁不散的奶香味,我是指没掺三聚氰胺的原奶。
还有同样浓郁不散的牛羊肉味道,当然不是膻味的那种牛羊肉味道,也不是羊尿泡出来的那种羊肉味。
奇怪啊,我知道的食物造假方法还挺多哪,都是被奸商教会的,唉~~。
午饭吃完,出去转转,查到呼市伊斯兰风情街挺有特色,就去转转。
到了才知道,风情街是泛指,时间匆匆,没有详细逛。
看到当地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信步走了进去。
里面的商品自然是琳琅满目,样式也和各地大同小异,只是衣物穿着普遍厚实很多,外观因此显得圆润朴实很多,好吧,我说的文雅了,其实就是显得胖了点。
在另一个商品市场,我见到了呼市特色-钱锁,用各种面额人民币制作的,从百十块钱到几千块钱的都有,说是孩子过生日送孩子的,这种钱锁我在别的地方还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