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流年杨家将 第156章 止戈百年
书名:经世流年杨家将 作者:唐朝李白 本章字数:2079字 发布时间:2021-01-08

寇准天资忠义,能料大事,至身殉国秉道疾邪。公元1003年八月拜相。


次年冬,萧太后亲率二十万大军从幽州出发,向南推进。急书一日五至,朝臣惶恐惊惧皆主张迁都避祸。


寇准死死盯着边关地图凝神愁思。他鬓角已被白发尽染,这些时日白的更甚。


他们虽再未相见,可他知道她此时正在边关九死一生,凶险万分。他也知道,他该做什么,若没有国又何来家!


流年浑身是血从累累尸体中摇晃着站起身,她回头看破败的城墙,还有城墙上逆风傲立的杨家将军军旗,又举起手中的银枪。


“城不能破。”老令公坚毅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吞了吞喉咙里的黏腥露出一丝惨笑:“城不能破。”


“城不能破,”流年大嘶吼着将血红的银枪从辽军身上抽出来,转身又送进另一人的喉咙。


残阳如血,铺满半个天际,腥红色的雪花落在冷硬的铠甲上,湿了头发,冻透双手,掩埋了地狱修罗的惨烈。


四郎五郎和六郎带着宗英宗保挡在阵前,时年七十一岁的佘太君亲自披挂上阵,带着杨门女眷迎敌。浑身是血的大宋将士双眼冒火,静静等着脚下地动山摇越来越近,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五十步。


他们已经用鲜血和生命在三关死守两月有余,城不能破,寸土不让是宋军将士的全部信念。


“死战,死战,死战。”嘶哑地吼声穿过朔风回荡在寒冽里,死死挡在摇摇欲坠的城门前。大辽十万兵马已近在咫尺。


朝堂争论不休,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提议迁都成都,真宗坐在龙椅上惶恐不安,额头已汗湿一片。


寇准死死拧着眉毛,黑着脸死谏,定要真宗御驾亲征。如今我大宋军民一心,精诚团结,定能一鼓作气驱除外辱,将辽军阻于陌路,赢得生机。为君者坚决不能抛弃宗庙社稷远遁,否则人心溃了,天下可还能保住!


还没有战至最后一人,便不是绝望。如同寇准所说,边关各镇军民一心,将辽军死死堵在关外进不得一步。辽军只得把兵锋转向东南,铺在檀州城下。


大敌压境,四方危机,只可进尺、不可退寸。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到达檀州北城,当黄龙旗出现在城墙上,城下死守的宋军一时高呼万岁声震十里……


愈寒愈战,浴血不退。辽军踏着尸山血海猛冲,宋军紧握利刃誓死糜战……终于在死守数月后,等到转机。


辽军顿时混乱,只听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后下令,全线撤兵。”几乎同一时间,宋军战鼓突变,如黄河湍急却泛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宋军从尸山血海中挺直脊背看着辽军乌泱泱后撤,互相怀抱喜极而泣。流年跪在横尸中,仰头望着丝丝乌云慢慢散开,露出笑意:“还好,还好。”


“杨延琪将军何在?杨延琪将军何在?”信使骑着快马踏着尸体四处张望,焦急大喊。冬日虽寒,他却急得满头大汗。


“我在这里。”流年举起银枪慌忙跑过去。


信使远远看见一个浑身是血看不清模样的人应声。他骑马迎上去,眯缝着双眼使劲瞧过,才确认眼前人的身份,见她无恙才放下心。


“寇相问您可好?”


流年身子一顿,低声回他:“我安好,让寇相勿念。”


乌云尽散,绚丽的霞铺满天空。火红的落日极速向西坠去,收敛了刺眼的光,带走了征夫的泪,淹没世间无尽欲望。


朔风冷硬劲猛,打在流年脸上阵阵刺痛。她站在城墙远眺,看霞光,看落日,看天地间满目赤红,心中狠厉揪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悲歌四起,她闭上眼睛还看得到当年父兄和夫君,在辽军重重包围下英勇不屈的双眼,还有万千将士在马蹄碾压下威武不屈的尊严。


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爹爹您看到了吗?从此两国再无干戈,百姓可享太平安稳。杨家也终可卸甲过上平常百姓的日子,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是她们一家子女人和孩子承受不起的!


流年捂着脸蹲在墙角呜呜哭起来,从隐忍到悲戚再到嚎啕。眼泪从她指缝溢出来,又被冷硬的风扫干,吹裂了她手背上的冻疮鲜血淋漓。


“八妹。”四郎走上城楼,抱住瑟瑟发抖的流年泣泪不已。他怎会忘记父兄在北伐一战洒下的鲜血,又怎会忘记他忍辱负重在大辽做了十年驸马,吃尽苦头才将爹爹骨灰带回来入土为安,让他能守在娘亲身边,亲眼得见两国卸甲止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家各个男儿皆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一日为臣,终身为国,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那个纵横沙场三十年未尝一败的杨无敌杨将军,还有那几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他们的音容笑貌还那般清晰,却都长眠在这边关冷寒之地,独留肝肠寸断的老母和以泪洗面的娇妻还有未出世的孩儿!


如今两国百姓终得太平,他们也可含笑九泉!


此次大战辽国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在大宋军民奋起抵抗下节节失利。又因前锋大将萧达览被大宋精锐床子弩射杀,狠挫了辽军信心这才给了两国仪和契机,全线撤兵。


同年十二月,檀渊之盟签订,大宋寸土不让,寇准又命曹利用将每年给辽国的银绢压制到三十万。宋辽两国止戈,保有原有疆土,边关自此繁荣,百姓安居。


杨家将凯旋而归,汴京城都是沸腾的,老百姓夹道相迎,欢呼雀跃。寇准隐藏在人群里,见骑在黑棕上的那个人无恙,又稍稍隐去。


时间是最残忍的利刃,它不会让人立时毙命,只会一刀刀将你凌迟,先从心开始剜再摧残身子,白了头发,将你年华里最好的都破坏殆尽,再转身讽刺你:为何不忘?


忘与不忘又能如何!注定要走不同的路,背负各自的责。十年,十年再十年,从嘴里吐出的数字如此轻松,却不知是上千个日日夜夜,严寒酷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经世流年杨家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