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黑臀继位不久,为了惩罚郑国的不讲信义,朝晋暮楚,于公元前606年亲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实力被绝对碾压的情况下,又一次做起了墙头草,与晋国达成了同盟协议。
郑国很崩溃,自先祖郑寤生去世以后,国家就不可控制地衰落了,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引人遐想,齐、楚、晋这三个超级大国都把晋国当成活靶子,谁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都跑过来拿郑国当新手村练升级。
郑国也想挺直腰板,呐喊一声:“犯我郑者,虽远必诛,给爷滚回去,别拿爷当取款机!”但他们没有这个实力,自然也就没有这个底气,为了不至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郑国只能在齐、楚、晋之间反复横跳,成了诸侯眼中的反复小人,跳梁小丑。
郑人心里苦,郑人没处说。
熊旅不是善男信女,他当然不会换位思考,体谅郑国的难处和苦衷,为了国家利益,熊旅必须拿下郑国,于是晋人刚刚撤走,楚人又来了!
这一次,郑兰忍无可忍:“熊旅小儿你欺人太甚!你就不能给我点时间准备一下吗?好歹也让我有个转变的过渡阶段,寻找一个合适的转变理由,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反复,我成什么人了?我不要脸的吗?好啊,既然你要打,那就打!来啊!互相伤害啊!”
熊旅:“滚!打!”
郑兰铁了心要做一次有骨气的人,要给恃强凌弱的熊旅一点颜色看看——就算你弄死我,我也要在你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郑国上下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与楚人玩命厮杀,这一次,楚国的绝对实力没能压弯郑人的脊梁,熊旅怏怏而归。
然而,正当郑人喜笑颜开、大笑开怀、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庆祝这扬眉吐气的胜利之时,出事了。
当年冬天,郑兰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子郑夷继位,史称郑灵公。
灵字谥意:乱而不损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可见,这个谥号绝不是什么好词,而拥有这个谥号的君主,也大多会做出一些极其荒唐的事情来。
公元前605年夏,郑夷和下属公子宋因为“你想吃老鳖但我就不让你吃老鳖”这个重大问题产生矛盾,郑夷遇刺身亡,结束了自己任性荒诞的一生。
郑夷遇害后,郑国执政大臣们凑一起一合计,决定拥立人设比较好的郑去疾为君。郑去疾得到消息,一路小跑赶到众臣面前,顽固拒绝道:
“我爸爸生了十三个儿子,现在我哥死了,还有十二个。在我们十二兄弟中,论能力、论品德,我不行,论长幼尊卑,我哥公子坚还在呢!你们抬举我就等于毁伤我,这活我不能干,你们赶紧找我哥去!”
于是,郑坚为君,是为郑襄公。
与此同时,熊旅蠢蠢欲动。
趁着郑国权力更替,乱象横生,熊旅于再次亲征,结果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公元前604年,感觉受到极大侮辱的熊旅第三次举兵伐郑,可是郑人铁心要做一回硬骨头——熊旅你尽管来啃,不蹦掉你几颗牙,算我郑人头不够铁!
熊旅再次铩羽而归。
楚国频繁的军事行动,没能征服郑国,反而吓坏了陈国,为避免出现郑国一样的悲惨遭遇,陈国主动投向楚国,并美其名曰“识时务者为俊杰”。
公元前603年,楚国第四次伐郑,大军一路推进到郑国厉地,直指国都!
这四年来,郑人几乎每一天都活在噩梦之中,谁也不知道已经陷入疯狂的熊旅哪一天就又打过来了,看来不放下尊严,是没法过安宁日子了。这一次,郑国服软,郑坚向熊旅表达了足够的歉意,并向楚国主动投诚。
熊旅志得意满,刚想吩咐史官歌功颂德一下,结果,郑国又回到了晋国的怀抱。
楚国在郑国频繁的军事失利,使其附庸国中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君主心思大动,被强行纳为附庸的群舒再次大举反攻,一怒之下,熊旅挥师东进一举吞并舒蓼。经此一战,群舒几乎被灭族,多个舒氏族系全线溃散,只留下舒鸠一支苟且偷生。
舒鸠为了生存,只好背负血海深仇,忍辱负重,继续依附楚国长达半个多世纪。
公元前601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赵盾去了!姬黑臀哭出了奸笑声。
公元前6OO年,姬黑臀在扈邑召开诸侯峰会,商议“联合抗楚”重大事宜,因为陈国早已投向楚国,没有给姬黑臀这个面子,姬黑臀当场大怒,下令大军推进,制裁陈国。
可就在荀林父兴冲冲准备去建功立业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姬黑臀突然也去了!诸侯大军没有办法,只能折返回来先处理姬黑臀的丧事。
姬黑臀死后,其子姬獳继位,是为晋景公。
姬黑臀的死,高兴坏了熊旅先生——别跟我讲什么规矩道义,我就要趁你乱,要你好看!
这年冬,熊旅亲率大军,第五次伐郑——这次你郑国没了外援,我看你的头还能有多铁!
可是,熊旅又失策了。
晋国虽然此时接连失去主事人,犹逢国难,可一听说楚国伐郑,还是“义薄云天”地赶了过来。
得到了强大外援的支持,郑军士气再次大振,居然在柳棼将势在必得的熊旅打得一败涂地。
楚王亲征,折将损兵,精诚团结,灭其威风,郑国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不过,郑去疾却忧虑了:“诸位,这不是福,这是大祸啊,我们离死不远了!你们想想,熊旅是什么人?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他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丢了这么大的脸,他能不憋足劲倾尽所能打击报复吗?”
郑坚觉得弟弟真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所提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所以决定听从弟弟的建议,给楚王一个台阶,主动低头向楚国求和,求楚王谅解。
熊旅觉得郑坚好懂事,毕竟在楚国,打大败仗的人是没资格回国的——当年莫敖屈瑕大败,直接自杀谢罪;先祖文王大败,都城都进不了,得不到及时救治,硬生生死在了远征的路上;成子玉城濮折兵,纵然心中万般不愿,还是被勒令自裁……如今自己步了他们的后尘,哪还有脸回去面对群臣?郑坚这家伙真不错,孤王不打他了,允许他讲和。
可惜,楚与郑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由他们两国说了算。
熊旅和郑坚握手言和没几天,晋国就打来了,郑国二话不说,立马投诚。熊旅不能容忍自己堂堂楚王被人如此戏弄,于公元前599年冬,再次统兵亲征,第六次伐郑!
见熊旅动手,晋国马上派大将士会前去救援,两军在颖水之北大战,熊旅又败!
别人撞南墙往往选择及时回头,但熊旅发誓要将这堵墙推倒,虽然屡战屡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公元前598年,熊旅第七次伐郑!此次远征,楚军气势汹汹,杀气腾腾,一路击杀至栎邑。
栎邑,就是当年郑突避难的那个地方,军事要地,而且对郑国来说政治意义巨大,丢了栎邑,郑国离亡国就不远了。
数十年来,郑国饱受晋、楚两国摧残,郑人心中的气节早已全线崩溃,郑去疾厉声疾呼:“晋楚两国不修德行,不能以德服人,却频繁以武力霸凌,既然他们不讲武德,我们为什么要讲信用?以后他们谁来打,咱们就直接投降!”
作为在晋、楚两国夹缝中求生的弱国,当墙头草就是郑人最有效的保命手段,郑人也想要气节,但条件不允许啊!所以,郑国又向楚国投诚了,然后,没过多久,又背盟了……
公元前597年,熊旅第八次伐郑,这一次熊旅准备下死手了,大军直逼郑国国都新郑,打下新郑,只要郑人还敢左右摇摆,就把国给他灭了!
郑国二话不说,马上向晋国求救,可是,左等晋国援军不来,右等晋国援军还是不来,直到新郑城破,晋军还是没来。
国都被破,郑国的命运已经不再自己手里了,已然绝望的郑坚被迫光着膀子、手牵着羊,当面向熊旅投诚。一国之君卑微到如此地步,郑人这次彻底认输了。
要灭郑国,现在不费吹灰之力,楚将纷纷怂恿熊旅一鼓作气推平郑地,熊旅则别有一番见解:
“郑坚身为国君,能为百姓如此委屈自己,必得民心,我们强行霸占他的领地,也不会得到郑国人的支持,反而容易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随即,熊旅下令,大军出城,后退三十里,与郑议和。
这一次恩威并施,郑国人真的服了。
而此时,晋国的援军正在几百里外加紧赶路,他们不是没来,而是一不小心迟到了!
听说郑国已经被收编,晋军将帅们很纠结——这仗,还要不要打?当时,晋国军队出现了两种声音。
主帅荀林父表示:“不打了,小弟都反水了,还打什么,咱们这样打过去,是跟楚国打,还是让郑楚联军打?”
副帅先毂则完全不同意荀林父的看法:“郑国是由咱们晋国罩着的,现在咱们大军赶来救援,郑国却被强行收编,要是不找回场子,以后大晋还哪有脸当诸侯霸主?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见主公、同僚、家乡父老,还不如死了算了,我是丢不起这个脸!”
二人因为“打不打”争执不下,一气之下,先毂带着自己队伍找楚国单挑去了。
荀林父慌了,要是先毂被杀个片甲不留,他这个主帅肯定难辞其咎,坐山观自己人被围殴,弄不好就要被扣顶里通外国的大帽子,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要是自己也上,就算输了,那也不过是打了一场败仗而已,罪名轻很多,还有先毂一起担责,不会处罚太重的……于是,荀林父也带着队伍冲上去了。
本来没想和晋军正面打的熊旅听说晋军开过来了,心中的战斗激情瞬间被激发:“兄弟们,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给我狠狠地打!”
晋军没有料到,他们刚刚渡过黄河,还没有看到郑国的城池,楚军就突然出现在了黄河南岸,二话不说,对着刚刚渡河筋疲力尽的晋军就是一阵疯狂冲杀。晋军慌忙迎战,阵脚大乱。更糟糕的是,昔日的小弟郑国,为了自保丝毫不念旧情,为了向楚国纳“投名状”,竟然也对晋军展开了疯狂攻击。
一时间,黄河岸边哀嚎无数,晋军舟中断指可掬,兵刃不分善恶生熟,遇人则屠,赤子猝不及防殒命,手不顾足,等晋军狼狈逃回北岸,已经折损大半。
这就是春秋史上非常著名的“邲之战”。熊旅一战而称霸,在“春秋五霸”中夺得了一席之地。
【开心一刻】
熊旅在郑国住店,结账时发现就这一晚要800元蚁鼻钱,熊旅炸了:“怎么特么这么贵!”
旅店老板微微一笑:“我们郑人做生意从来都是明码标价,假一赔十,童叟无欺,本酒店设有温泉,自助餐,健身房,桑拿房,还有郑地美女,这个价格完全合情合理。”
熊旅怒了:“你说的这些,老子也没用啊!”
酒店老板把头一昂:“我们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
熊旅一时竟无言以对:“行!我照单全付,扣除你昨天和我共度春宵的750币,我再给你50币!”
酒店老板感觉自己的清白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厉声疾呼:“我和你?我哪有!别瞎说啊!”
熊旅把头一昂:"我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