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趁早,苗帮办带着李志行到教育厅拿到了公函,里面写着鼓励开办,并给予500块大洋开办经费。公函到手,两人急急赶往财政厅领款。
财政厅可是个大衙门,先要通报、验明各项文书才能进去,按指示到第三科去领钱。及至到了三科,一问才知道,领钱需要科长亲自签字才行,而科长办公另有地点。于是两人又马不停蹄去找这位吴科长。等苗、李二人赶到时,前面已经有七八个人在排队,二人只好等待。
从早晨等到中午,前面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能领款成功,里面有兴修水利要钱的、有修理桥梁要钱的、有修缮公房要钱的、有要拖欠的办公经费的、甚至还有一个军官来索要拖欠军饷……。不过,一个都没有成功。
这位第三科的大脑袋吴科长,愣是凭着桌上一杯清茶润喉,纵横捭阖,或气吞山河如虎,或低怨哀切如诉,说得个个要钱的人绝望而去。
甚至那个催饷的军官拔枪拍桌子时,科长大人也能稳如泰山。最后,那名军官因为既没有茶喝又没有椅子坐,见无法与敌人打持久战后,也就骂骂咧咧走了。而这位吴科长大人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皮都没抬,端是一位能吏!
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二人赶忙上前递上公文,站着看吴科长的脸色,科长的屋子里除了自己一把椅子,根本没给客人设座。
“哦,这个教育厅没有报过预算。” 吴科长轻描淡写。
“是没有报过预算,但只要教育厅厅长签字,例来不超过800元的经费,财政厅是可以给领的。”苗帮办解释到。报什么预算?根本就是借口!这几年各厅官员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什么预算都不管用,经费全是凭本事要来的。
“以往可以,现在却不行,你也知道省里有多么缺钱。” 吴科长平心静气。
李志行也没多大信心,从一上午的观察来看,苗帮办说的再多估计也是白费口舌,不过也要争取争取。于是就开口说“督军大人爱民如子,曾经说过中国的强盛必须从教育开始,就是少吃一顿饭也不能耽误了国人的教育!我们此次,正是响应督军大人的号召,开办新式专业化教育,成功后不但开启民智,还能为省里增加税赋……”
李志行还没讲完,这位吴科长忽然神色恭敬,径直站了起来,以至于李志行惊讶地停止了表达,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陆公子您怎么亲自来了?钱早给您准备好了,我正准备给您亲自送去!”吴科长忽然满脸堆笑,穿过李志行和苗帮办二人快步走向二人身后,仿佛二人根本不存在。
李志行回头一看,原来进来了一位年轻军官和一个副官,这位军官面貌英俊,一副军装笔挺飒爽,戴着一副干净的白手套,挎着一把漂亮的腰刀,高筒马靴擦得锃亮,肩上赫然扛着一颗金色将星,这位年轻帅哥赫然是个将军!
这位小将军却在李志行惊讶之中,对吴科长摆了摆手,然后笑着对李志行开了口“这位兄台,你刚才说的开办学校能增加赋税,是怎么回事?陆某愿闻其详。”
这是谁呀?不过可能是个大人物!李志行赶忙先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啊!在下不知将军驾到,恕罪恕罪!但将军既然愿闻,小人自然尽数相告。我之所以有此说,是因为我要开办的是财务专业学校,而且是在商业发达的三原县开办的。”
“哦,财务专业学校,陆某倒闻所未闻……”,这位小将军显然起了兴趣,又左右看看,连张椅子都没有,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就说“若兄台不嫌弃,陆某愿请二位到附近酒楼,边坐边谈如何?”
原来这位小将军,乃是陕西现任督军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陆建章麾下任独立 “中坚团”少将团长。陆承武见李志行仪表堂堂,神采飞扬,又言谈新颖,先是有了好感,又听到志行说能增加财赋,便起了兴趣,想听志行详细说说。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名副官先领了银票,然后很快在就近的酒楼安排了个雅间,众人款款而坐,那位吴科长并未参加。
席间,苗、李二人先做了自我介绍。在陆承武的询问下,李志行就开始鼓吹他的诚信记账法,深刻阐述这种方法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为增加说服力,又列举了西方复式记账法出现后,对西方列强成为强国的巨大贡献,从荷兰讲到英国、从英国讲到德、法、从德、法又讲到美国,美国又到日本,引经据典,舌灿莲花,听得陆小将军也叹服不已。
随着谈话的深入,当李志行得知陆承武曾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时,便又和陆承武讨论了一番日本的明治维新,认为中国要强盛,日本的很多做法应当仿效。陆在日本留学多年,对日本的事情比李志行更加了解,志行的话引起了陆承武的共鸣。
小陆将军自从与他爹到了陕西,觉得陕西环境恶劣、偏僻落后,实在无趣,今天与志行一番交谈,暗叹陕西也有如此人物!自是非常欣赏。
最后,陆承武表示,非常支持李志行办学,相约晚间到督军府一叙,届时陆承武将赞助学校开办经费。苗、李二人大喜过望,声称一定履约。
却说陆承武回府后,将此事当个趣事说给了父亲陆建章,结果陆建章也对这个从三原县来的年轻人起了兴趣。
不过陆督军行事与小陆将军不同,他召来一人吩咐几句,其人约三个钟头后又出现在了督军府,对陆建章禀报道“大人,现已查明,李志行的确在筹措办学,此人账房出身,数月前在三原县由人介绍加入哥老会统山堂,任十排老幺,其后与帮会甚少联系,与张云山没有关系。另外,此人平日基本都在经商,似乎颇有商业能力,据传几个月间便白手起家拥有了一个小店铺,经商能力也算惊人。”
“哦,还是你们堂口的,不是张云山的人就好。能赚钱……?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陆建章沉吟道。
李志行并不知道陆督军已经把自己调查了一遍,而那个效率奇高的密告者,正是统山堂义堂堂主何锐,也就是李志行的帮会领路人范掌柜的顶头上司。
此时的何锐,已经投靠了陆建章,成为陆建章秘密监视张云山、瓦解通统山堂的得力工具。而且为讨督军开心,这位何堂主还指示帮会内的败类勾结各地山匪,绑票勒索赎金给陆建章进贡,导致陕西各地绑票案件明显上升。
晚上,苗、李二人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来到督军府,通禀之后陆承武竟亲自出来迎接。
陆承武仍是一身戎装,面带笑容将二人领到客厅,李志行终于见到了那位陆督军。只见这位闻名的“陆屠夫”此刻满脸和煦,打扮的像个财主。
李、苗二人连忙见礼,陆屠夫示意两人不要紧张。不紧张是假的,苗帮办对着这个一言能定自己前途的人,早已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椅子上只坐了半个屁股,随时等候督军发问。
李志行知道这是个心黑手辣的老家伙,经常随便杀人,自己必须十分小心,不过自己既然不在官场,便比苗帮办自在些,神态也比苗帮办自然了许多,屁股在椅子上坐的也就稳点。
陆屠夫却只是喝茶,并不发问,苗、李二人茶也不敢喝,屏息凝气,静静等着,陆承武静静坐在旁边也不开口,屋子里气氛慢慢紧张起来。
陆建章忽然扬眉看向苗帮办,冷峻地问道“林文在三原怎么样?”
苗帮办吓得一下站了起来,紧张地回答“回禀督军大人,林知事在三原干的很好,我们都在林大人的麾下好好干。”
原来陆建章问的是,他派往三原县的县长林文干的怎么样。
李志行也忙帮苗帮办说话“回禀督军大人,林大人在三原县很得民心,林大人在苗帮办等一众麾下的拥戴下,将三原县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三原县的商家、士绅对林大人都十分佩服,都感念大人您给三原县派了一位好县长!”
“哦,还好未辜负我。”
“你叫李志行?说说你想办学校的事情。”陆建章的神情又缓和了下来,让李志行说话。
这个么,志行最近已经很熟练了,他不管面前的是小陆还是老陆,又是一通鼓吹,其间适当对陆督军的文治武功加以奉承,尤其总打着民众的招牌,对陆大帅重视教育表示深怀感恩。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陆承武也在旁边微笑着帮腔,陆屠夫一时心情大好,说道“办学校也是好事,陆某在陕西为官一任,总要造福三秦。既然承武已经捐了你们银钱,我就不再捐了,我送你们一副字吧。对了,你的学校准备叫什么名字?”
“回禀大人!在下心想着教育学生应以诚信立身,教授的记账方法也叫诚信记账法,所以就想将学校叫做“诚信财务学校”,不知是否妥当?请督军大人示下。”李志行忙说。
“哦,诚信二字正是我中华之本,这个名字很好。”
随后,陆大帅当场赐了墨宝,几十年的老官僚,字很不错。李志行千恩万谢,小心收起,表示回去后一定要找个能工巧匠,将大帅的墨宝刻石,镶在学校大门上方。
陆督军哈哈大笑,便让二人退了下去。
陆承武亲自送出,他见父亲心情很好也很高兴,临别时掏出一张二千元的银票递给志行作为捐赠。李志行感谢不已,表示一定用好每一元钱,把学校办好,还邀请小陆将军出席开学典礼。陆承武笑着答应了。
有了陆督军的墨宝,财政厅的那500块钱好要多了,第二天苗、李二人又去要回了那笔钱,现在总共得到了2500块钱的赞助,还有陆督军的珍贵墨宝。
此次西安之行算是圆满,能有这么大是收获,真超出李志行意料。
苗帮办这次很是出力,所以李志行盘算着现在比原预算3000元已经多了300余元,于是当晚将那张500元银票换开,拿出一张300元银票交于苗帮办,以为谢礼。
苗帮办正色拒收,李志行解释说这并不会占用捐款的一分一毫,这些钱自己最后一定会设法补上。另外,此次西安之行,自己觉得苗帮办是个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官,而且为人情深义重,这点钱纯粹是自己本人、以及学生们表达的一点敬意!
苗帮办这才愉快地收下银票,心里暗道这年轻人不但有才,为人处事也实在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