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熊旅血脉觉醒的同时,宋、晋两国相继闹出了惊天的丑闻。
公元前611年,宋兹甫的老婆襄夫人为了自己拥有惊天颜值的孙子宋鲍,杀死了自己的另一个孙子宋杵臼,也就是宋昭公。
事情的始末是这个样子的。
宋鲍是宋杵臼同父异母的弟弟,天生妖孽颜值,是史上公认的美男子,自然他走到哪里,都会被目光无情的揪出来。对此,宋鲍倒没有像卫玠那么大的反应,直到他发现围观群众中出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他才觉得长得好看是一种无法解脱的烦恼。
这个身影不是别人的,正是他名义上的奶奶襄夫人。
按理说,自家祖辈赞赏孙子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襄夫人心思并不单纯,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让这个孙子做自己的小男朋友,以身尽孝。
史书上说,宋鲍当场就拒绝了,没有商量余地,态度非常坚决。
一来,二人是祖孙关系,虽然不是血亲,但祖孙的名分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乱来,这名声铁定能臭一万年。
二来,襄夫人年纪实在太大了,宋鲍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虽然后世一些野史和八卦文章喜欢将襄夫人的年纪假定在风韵犹存的三十多岁,但事实上,襄夫人绝不会那样年轻。
这个襄夫人是周襄王姬郑的姐姐,姬郑继位时的年龄已不可查,但从他和弟弟姬带争位这件事来看,二人起码已经接近成年,而襄夫人还要再大一点。
宋兹甫是在姬郑继位的第二年接管的家族事业,在位十四年;宋兹甫死后,宋王臣继位,在位十七年;宋王臣死后,宋杵臼继位,在位八年。这是一道很简单的加法题,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在襄夫人心心念着宋鲍的时候,至少也应该五十出头了吧。
史书上又说,在宋鲍断然拒绝奶奶的“潜规则”要求以后,襄夫人仍然不忘初心,那些年一往情深地为宋鲍执着付出,不但以宋鲍的名义施恩百姓,为宋鲍赚名声、打群众基础,最后还使出雷霆手段,派人做掉了宋杵臼,将宋鲍扶上君位。
宋鲍,就是宋文公。
不过也有人猜测,宋鲍与襄夫人之间应该是达成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交易,只不过这种交易进行得非常隐秘,宋人又帮自己的国君掩饰得非常好,故不见于史书。
毕竟,如果你一直对我冷酷到底,我凭什么要为你遗臭自己?襄夫人又不是情窦初开、未经世事、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在春秋乱世活到了这把年纪,历经宋国三代君主,人情冷暖、尔虞我诈、血亲相残,肮脏交易,什么没见过?什么看不透?她会在花甲之年产生备胎的觉悟?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为了一个对自己无情无义的小鲜肉,遗臭万年在所不惜?这太过于违反常理。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却说宋杵臼被杀的消息不胫而走,久未管理江湖事务的盟主晋国突然间站了出来,质疑宋鲍继位的合法性,赵盾义正言辞地表示:
“以臣弑君,天地不容!晋国作为大家共同推举的掌事人,如不拨乱反正,伸张正义,就是渎职,苍天都不会答应!”
于是,晋国荀林父联合卫国孔达、陈国公孙宁、郑国石楚,一行人带着军队,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浩浩荡荡杀向宋国。
诸侯联军的举动使很多公室子弟产生了错觉,觉得这是个翻身逆袭的机会,大家都想搏一搏,来个早期版本的“靖难之役”,宋国就这样乱了,同室操戈,烽烟四起。
宋鲍还真不是个纯粹靠颜值上位的花瓶,着实能力不俗,他成功利用叛军内部的分歧,分化瓦解,轻轻松松平定叛乱,坐稳了君位。
等诸侯联军杀到宋国以后,眼见米已煮熟,木已成舟,考虑到此时与宋国开战除了所谓的伸张正义以外,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弄不好还会损兵折将做亏本买卖,初心就变了。
荀林父:“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我觉得宋鲍任职是合法的,他奶奶一厢情愿做错的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
孔达:“荀兄所言甚是,所谓相由心生,宋鲍一看就是个内心美丽的人,难道我们就因为他奶奶犯花痴做下错事,就不允许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接掌宋国吗?这不是就事论事,这是迁怒于人啊兄弟们!”
公孙宁:“两位兄台高见,按道理讲,我们应该揪出罪魁祸首,严厉法办,还给昭公一个公道,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但你看她一介女流,又那么大岁数……”
石楚:“算了,算了,好男不跟女斗,我们带这么多人来制裁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不太合适,不如看在襄公仁义无双的面子上,给她留一条活路吧。走吧,这一路车马劳顿也没好好吃顿饭,找个地方我请客,哥几个好好喝几杯!”
荀林父、孔达、石楚:“同去,同去!”
众人就这样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去了,宋鲍的任职也得到承认,完全合法了。
不久,晋又煞有其事地举办诸侯峰会,郑兰本想进一步与晋国搞好关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随后,晋以“我帮你办事”为由,堂而皇之地向各诸侯国索贿。眼见此情此景,郑兰喟然长叹:“晋不值得托付了!”转身带领郑国投向了楚国。
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小弟,转投了自己的宿敌,这对晋国来说是莫大的羞辱,但晋国内部现在同样乱得很,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收拾郑兰,只好听之任之。
此时晋国的内部矛盾主要集中在姬夷皋和赵盾身上,简单来说,就是姬夷皋少不更事,恣意妄为,误国误民,赵盾有些托大,傲上矜下,随意指责领导。一来二去,处于青春期有强烈叛逆心理的姬夷皋烦了,就有了弄死赵盾一了百了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愈演愈烈。
【开心一刻】
襄夫人哭着问宋鲍:“孙子,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宋鲍想了想说:“投缘的。”
襄夫人哭得更是梨花带雨:“这就是你拒绝我的理由?头椭圆的就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