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财务学校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328字 发布时间:2022-09-16

      胡景翼对回国发展的事情本就筹划已久,最近的运作又颇见成效,所以,在陈树藩百般提防之下,仍然取得了陈的信任,获得了陈部副官长的职位,虽然没有实际兵权,但已走出了关键一步。

      于是,胡景翼向李志行辞行,要到陈树藩旅部上任。陈树藩虽为陕南镇守使,旅部却设在蒲城县,所以胡景翼需到蒲城县上任。

       短暂的相处,让大家对胡景翼胡恋恋不舍,但胡景翼和李志行都是胸怀大事之人,虽惺惺惜别,却也壮言互勉,约定好日后的联系方法后,便依依告别。倒是顾菲儿非常感念胡大哥帮自己明确了身份,给胡景翼带了很多好吃的,叮嘱胡大哥路上吃,胡也笑着都带上了。

       与胡景翼的交厚,已经使李志行从时代的浪潮中探手摘得了一朵浪花,但李志行并不想现在就向军界发展。

       为什么呢?李志行有自己的想法。

       志行的想法是这样的。在民国,有军队才有实力,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纵观一部民国史,其实根本上就是一部金钱斗争的历史,无论是军阀混战,还是深层次的列强争斗,都是以经济作为最大支撑的。

       历史上,兵多将广的冯玉祥西北军,就是因为穷,最终被财大气粗的蒋介石打败。而至于胡景翼,历史上的他更是有名的穷,穷到连冯玉祥看到他,都觉得顿生优越感,笑呵呵地说:胡景翼穷的连杆枪都买不起!

       呵呵,胡景翼的确穷,穷到部下找他要经费时,他竟然当场装睡觉。

       唉,旧社会中国穷人多,这位景翼大哥就算比较有名的一位!

       所以,想有军队,就得有钱!想有稳定的军队,就得有很多钱!想有既稳定又能打仗的军队,就得有很多很多的钱!

       可见,像李志行这样的草根,在民国想做成大事,第一步一定需要先赚钱!

       胡景翼走后,李志行辞了仙客来工作。一者贵生已经可以独立记账了,二者李志行最近开始搞一个新发明----加工羽绒,他要忙这事。

       李志行先将各种绒毛用清水冲洗,再用自己熬制的肥皂糊清洗脱脂----其实南货店也有肥皂卖,只是太贵,照李志行这个用法根本用不起,所以他自己动手,买了猪油和烧碱熬制肥皂糊。

      脱脂过后,上蒸锅高温消毒。这一步有点诀窍,李志行偷偷买了些硫磺,在羽绒高温消毒时悄悄放在锅底,这样出来的羽绒就会变得雪白,品相极佳,消完毒后再让老魏和菲儿将羽绒晒干,用干净口袋装起来待用。

      干了一段时间,羽绒储备了不少。

       ……

       志行现在给各家做账的时候,都带着相应的徒弟,反正这些活以后也要这些徒弟干,这相当于实习,徒弟们都干得很好。现在,速成班已经具备了结业条件。

      但李志行迟迟不愿发话,因为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怎么才能持续获得这些店铺的经营信息?要知道,李志行发明这个记账法,不光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他还有自己的野心。

      为此,李志行其实一直在做工作。

      首先是各种潜移默化,叮嘱徒弟们记账时一定要保留一份副本。为什么?因为账本就是账房的荣誉和生命!不留副本,万一有别人串改账目怎么办?有了副本,到时候就自辩清白!徒弟们非常认可李志行的思想,表示一定谨遵师诲。

       其实,以前不少账房也有这个习惯,不过这是不便明说的秘密,志行现在将之制度化了。

       这是实现阴谋的第一步,让徒弟们懂得藏私,现在基本已经实现了。

       第二步却是个难题,那就是怎么才能让徒弟们,把自己私藏的东西奉献出来?

       按人们的习惯思维,一般认为只有自己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最重要的东西,一般都藏在家里。如果按这个思路,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怎么能才能让别人的东西,转移到自己的家里来?

       在徒弟们崇拜的眼神中,李志行眉头紧皱、表情严肃地在徒弟们面前踱来踱去,认真地思考着这个无耻的问题。

       要说这个命题,也是个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像皇帝、国王、神棍、地主、商人、小偷、骗子……前仆后继,为此伤透了脑筋。如今又有了一个李志行,可他又能比这些人优秀多少呢?

       李志行认真地分析了这个问题,最后,他觉得自己有60%的把握!

       原因是这几个徒弟家都不在三原,以后要住在店铺里,那里毕竟不是他们的家,自己这个这个传道授业、对他们关怀备至的老师,总比铺子里那些伙计可靠!所以,若选择可靠地方放东西的话,徒弟们大概率会选择李志行的家里。

       不过,60%的把握并不够!李志行要的是100%!

       在转了很多圈之后,李志行忽然豁然开朗。他徒弟们崇拜的眼神中停了下来,以极其严厉的神情,向徒弟们郑重说明:准确的账目就是一个账房的信誉!所以,自己这个做老师的要求:以后所有人,必须每月将账本拿来让自己检查一次!

       这话一说,徒弟们彻底感动了!师傅竟然要耗费精力帮自己对账!师傅真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我们必须100%执行!

       于是,第二步的难题就算解决了。

       在又进行了一段巩固教育之后,志行的绝对权威已牢牢地树立在徒弟们的心中,李志行终于宣布“本期速成班可以毕业了!”

       这算是三原县商界的一次盛会,那些东家们在不停的期盼,不自觉地为此事做了宣传,再加上李志行故意宣扬,这件事情办得很隆重。

       大家合伙将仙客来包了下来,足足摆了十几桌酒席,来见证这几个学习了“神奇记账法”的徒弟们一起出师。

       三原商界名流来了不少,也有政府官员,例如县政府苗师爷拨冗参加、警察队侯队长也来捧场。还有范掌柜这个帮会领路人等,李志行将他认识的有头有脸的人物请了个遍。只是没好意思请自己的师傅魏金仲,否则志行的徒弟们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了!因为叫不叫师祖都不合适。总之,场面非常热闹。

      宴会上,志行安排了一些特别节目。

      仪式一开始,李志行的一个学生忽然从角落里站起来,朗诵着“诚以立志!”走向主席台,紧接着,是第二个徒弟从另一处站起,口中朗诵着“信以守身!”,然后是第三位、第四位。

      最后汇集到主席台上站成一排,向来宾深鞠一躬后,大声齐诵“诚以立志、信以守身、毋忘立诚、报效国家。我们是诚信会计人!”

      然后走上来一个老成的徒弟,鞠躬后先感谢东家的栽培,老师的关爱,开始口齿伶俐地向大家介绍诚信记账法的原理、优点及一般应用。并初略点了一个因此增加收入的实例,被点到的东家也微笑着颔首表示认可,因为堂上讲话的正是他的外甥。

      大家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最后,李志行亲自登场。洋洋洒洒地讲了一番中国记账方法的简史和传统记账法的缺点,以及西方列强记账方法的发展趋势,鼓吹诚信记账法美好的未来。

      志行的话简单易懂,蛊惑性很强。已经尝到甜头的东家们自然信心百倍,相信以后就会财源滚滚,没有尝试过的东家立刻眼热,酒席气氛马上达到了高潮。

      这种在后世都很有成效的洗脑方法,众人何曾见过?

      终于,有人大声提出,李志行应该再广收门徒!在场众人纷纷附和。

      李志行故作姿态,说自己生意也很忙,恐怕没有时间,推三阻四。最后,还是苗师爷以大义晓之,志行才慨然允诺。然后就是众人举杯,觥筹交错。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

      随后几天,报名者络绎不绝,总人数竟然达到30几人!只是有点良莠不齐,大约有一多半人基本不识字,并且没有算术基础。

      这个不好教呀!而且自己的铺子里没有那么大地方!

      志行正在头疼这些问题的时候,报名者却持续增加,已经有外县闻名而来的了!还有三原县附近乡下的孩子,也有不少闻风而来。

      因为当账房,可是一份既受人尊敬、收入又高的好职业!以前这一行一直不轻易收徒,现在李志行既然放出大话,为什么不让自家孩子也去试一试?

      又隔了几天,递交报名申请的已经高达80多人,这已经远远超出李志行现有的教学能力!

      李志行想来想去,干脆办个学校!有基础的、没基础的一块收,只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年纪不大、易于塑造的,来者不拒!正好可以让自己的网织得更快一点!

      志行越想越多,他不但规划了怎么办学,还规划了以后怎么依托学校拓展业务:他打算等学校第一期毕业,就吸纳可靠的毕业生成立一个会计事务所,作为专门机构,为各商家提供专业服务。

      专业化服务在后世市场很好,会计事务所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自己的雇员更好蛊惑和约束,自己的那个野心实现起来就更容易些……。

      李志行越想越远……。不过,得先办学校!

      一旦拿定主意,李志行就立刻行动起来。

      志行就和狗娃一起算办学校的投入、支出和收益。

      初步设想,学生分快班和慢班,快班没人每月学费3块银元,学期半年;慢班2块银元学费,学期一年。若需住校每月增加1元伙食和住宿费。

      慢班先学认字、基础算术,基础算术包括珠算,都是很实用的东西,等学到一定程度后,与快班一样学记账,另外学校还开设国学、武术课,这两门课程是志行想了许久后特意加上去的,一个是强健体魄、一个是完善人格,都非常重要!自己既然开设学校,那就有教化国人的职责。

      至于教学人员怎么办?其中基础算术、记账两门课,由已经毕业的几个徒弟轮流代课,志行发给工资,想来问题不大。识字及国学两门课聘请两位老师,武术则聘请会友镖局的师兄们,教些强身健体的基础功,再聘请1个总务、1个勤杂……。

      若单算人工和学费,在招生140人时,学校基本收支平衡。但办学校不光是人工花销,开办费中还包括如桌椅、家具购置等,这至少需要400元钱,另外场地才是最大的支出,这么大场地带教室、宿舍估计2000块大洋也不止,李志行目前没有这么多钱!

      怎么办?从古至今,办教育的经费大都来自两个途径:一靠募捐,二靠政府。

      只不过募捐来的钱,使用要接受监督。这个倒无所谓,因为志行本来就没打算在学校上赚钱;但若接受政府的钱,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政府可能会因此干预教学、人事任命等。

      民国的政府非常腐败,志行不想和政府牵涉太深,所以志行决定募捐。

      于是,志行随后便带着狗娃频繁出入酒馆、茶楼,宣扬办学校的好处。让志行收徒本就是三原城很多东家的提议,所以很快得到了响应。大家共同成立了一个募捐委员会,推荐志行任会长,几位热心的东家当成员。募捐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效果还不错,三原县城有几十家商家参与了捐款。出乎意料的是,会友镖局的大师兄霍振山听说此事,也捐了30块大洋,他其实也很喜欢这个小师弟……,就这样,很快捐得1800多块大洋!可志行的预算需要3000块大洋,还差不少。

      随着募捐活动的展开,终于惊动了县政府,县知事大人派苗帮办来了解情况,志行只好把事情一一说明。

      顺便说一下,袁世凯下令将县长改称为县知事,苗师爷也改称了苗帮办。

      苗帮办见多识广,对志行在学校开设国学,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想法很认同,同时觉得诚信记账法又是个新东西,似乎是一种很吸引眼球的教育新事物,南北各省,尚未听闻,仔细一琢磨,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件对自己官场前途大有裨益的事情。

       要知道,民国的军阀和官员们最喜欢讲教育,动辄开口提升国人素质,闭口要改良国民心智,老师尤其受人尊敬,谈教育一般都会给自己加形象分。于是苗帮办就力劝李志行争取政府的支持,自己一定设法帮助。

       志行也没有办法,捐不到钱学校没法开办,便给苗帮办写了一个请求政府支持的说明,着重讲办学校的巨大意义和此种教育开全国先河的实际情况。

       不料几天后,苗帮办竟亲自来找,让志行和他一起要去西安城到省府汇报。

       在这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下,李志行到了之前自己一直想去的西安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