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鹞子高三乃是“心意红拳”的开派宗师,原名高占魁,因在弟兄中排行第三,也称高三,就是这三原县人。
高三自幼习武,先多处拜师修习各类陕拳,后来遇到一个名叫圆净的老和尚,习得少林罗汉拳、五行拳及轻功等,得其真传,自此名声大噪,尤以轻功出名。
一次,高三与高手争斗,胜敌后又受邀演示轻功,众人直听得风声习习,人影难辨,自此“鹞子”之名不胫而走。
成名后高三又遍访南北诸多名师,学得多种拳义,最后采各家之长,创立了以实用为主的“高家拳”,即“心意红拳”。因其非常实用,于后世广为流传,所以后世很多地方称红拳为“高家拳”或“鹞子拳”。
据说高三爱武成痴,一次行至洛阳时,访得城南丁家庄有位“飞腿丁门庆”,极擅腿法,高三闻之即拜其为师,欲学其腿功。
可三年下来,也未得其要领,聪明的高三就心生一计。一日,丁师外出,师母正在案头和面,他就以铜锣护心,趁师母下面时,出其不意从背后突袭师娘,师娘耳闻风声飒然,未等高三掌心接近,倏地转身后仰,从胸前发出一腿,将高三踢出丈余摔倒在地。师娘用的是少林裙里腿,乃绝技也。
高三哈哈大笑,就地磕了三个响头,告别师母登程而去。其师回来后,师母告之前事,其师笑曰:“他就是为了这一腿,今已被他得去,高三不复至矣。”
老头看李志行的表情,就知道他明白了自己是谁了,于是就微微一笑说,“我问你一件事,你必须如实回答。”
“好,师祖您问。”
“你之前可曾拜过别的师傅学习武功?”
“没有。”
“嘿嘿!再不老实回答,就是欺师灭祖!”老头忽然双目精光四射,手里的紫砂壶“啪”的一声就被捏碎!
“真的没有!”志行吓了一跳!
“那你打的那一套拳法是谁教的?”
“哪一套?”自己根本就不会武功,这是事实呀!
“就是你每天早晨打的那套!”
哦~!李志行恍然大悟,原来这老爷子对军体拳感兴趣呀!
这个……自己真会打,但却没法说是谁教的!这可怎么回答呀?说不好老头一掌劈了自己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是李志行决定编一个谎话。
“哦,师祖您说的是那个无名拳呀?那是一个和尚教的,不过我可没拜过师!”李志行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哦,无名拳?和尚教的?你仔细说说。”笑容又回到了老头脸上,刚才是故意吓唬李志行的。
“师祖,既然您问,我就仔细跟您说说……”李志行开始编故事。
……
“这么说,只是你小时候偶遇了几天,那和尚就教给了你?”志行的故事听得这位武学宗师目瞪口呆,这么精妙的拳法就这样随便教了?自己怎么没遇到过这样的好事?哪一次不是自己费尽心机才学得一招半式!
“的确如此,师祖。”李志行恭敬地回答。
“那么教你的和尚叫什么名字?”鹞子高三将信将疑。
“他说自己叫圆通。”圆通?还顺丰呢?李志行心里直乐,让你对我凶,骗骗你又如何?
“哦,圆通法师……”,鹞子高三自己先相信了几分,因为他小时候也遇到过少林高僧教自己功夫,而老和尚的法号叫圆净。
这圆通莫不是自己的一个师叔?那李志行这小娃岂不也算是自己的师弟?不过也不对!自己十几岁遇到的圆净法师,而现在自己都八十多岁了,就算师叔再能活,也活不了这么长时间呀!
不过这小娃的拳法看似普通,但每招每式仔细琢磨下来都大不一般,似乎是从某些拳法里演化出来的,甚至有几招像是从自己开创的红拳里演化的,这种拳法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出来的,可这圆通又是谁呢?自己行走江湖一辈子,从来没听人说过呀……
李志行并不知道,后世的军体拳本来就是从多种拳法中提炼最实用的格斗招数创立出来的。所谓不懂的看热闹,懂行的看门道,像鹞子高三这样的宗师,自然一眼就看出此拳的不凡,连续看了一段时间后,就越来越觉得此拳来路神秘,但探听别的门派的辛秘却是江湖大忌,而鹞子高三又是有名的武痴,终是欲罢不能,就想了个办法,将志行搞来做徒孙,再慢慢讨教此拳法。
看志行的表情不似隐瞒,老头就和颜悦色地问“你能不能把你那套无名拳的心法给我讲一讲?须知武学一途,终是江河融汇,只有这样中国的武术才能发展。你今在我门下,但我所会,你日后想学的,都会一一教你。”,这方面老爷子倒并未说假话,红拳并不拘收徒,但凡资质允许,拜师之后尽做传授,这也是日后红拳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可志行根本不知道什么心法,也许前世的军体拳教材里,附带着说明什么的也未可知,但志行根本没见过教材呀!
“师祖,这拳还有心法吗?当日没听那老和尚说过呀!”
“这怎么可能?不过,也有可能!若他真会心法,这拳也不至于让他打的浮浮垮垮,这一点自己不会看错,也许真的没告诉他心法……?”老爷子心想。
“那你说的那个圆通法师,有没有告诉你这拳法是谁创立的?”
“这个……据圆通法师说,可能是一位宋代的姓郭的大侠所创。”志行眼珠一转,就随便编了一个。
“啊,宋代人呀,那很久远了。”老头不得要领。
老爷子低头想了一会,便说“啊,你先去找你师父吧,记住练武关键的是要肯吃苦,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来找我,去吧。”
李志行赶快逃离,总对着一个武林高手说谎话是有压力滴!
出了院子原路返回,岳峰却等在半道,是魏金仲安排的。
两人现在算是师兄弟,一路边走边说, 志行很快搞明白了。高老爷子其实是魏金仲的岳丈,同时也是师傅。而师傅魏金仲有三个儿子,老大叫魏振山,老二魏振海,老三魏吉安。镖局里的事现在基本是老大魏振山在管,魏振山也是大师兄。师傅收徒甚众,大多出师后在其他地方开枝散叶,留在镖局的除了魏氏三兄弟外还有一位江腾师兄以及岳峰。
岳峰领着志行来到一个大厅,魏金仲坐在正中,几位师兄都在。魏金仲便将志行介绍给大家,志行一一见礼。魏金仲吩咐由大师兄魏振山暂时教他各种基本功,告诫志行要勤学苦练等等。
拜过师回到家后,志行总觉得这事是便宜了自己。虽说是鹞子高三那老爷子想学军体拳才招揽自己,但自己不能不知礼数。
第二天,志行买了不少礼物,从老爷子到师傅、到各位师兄都有,特意给鹞子高三挑了一把好的紫砂壶。大家也都挺高兴,尤其是魏金仲,觉得自己收的这个小徒弟其实还不错。
随后一有时间,李志行便去镖局练武,而且在小腿上绑了特制的铁瓦,每天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绑在腿上,这是练轻功用的。
其间,师祖高老爷子不时叫志行去询问军体拳的事,又问起那位郭大侠的事情,李志行依然胡编乱造,只是编的越来越顺溜,时不时还夹杂讲一段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听得老爷子十分入神。
高老爷子喜欢志行,志行也觉得老爷子好玩,就经常给老爷子带点有趣的小玩意。当然,以志行的为人,自然也不会忘了师傅和诸位师兄,所以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师弟,志行每次一进镖局,就到处是打招呼的声音。
志行每天将学到的东西选简单点的传给猪娃、狗娃和黑子三人,几人一同日日苦练,进境很快。不久,志行已经可以在岳峰手下走上几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