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诸侯亲眼目睹了齐恒晋文的威风凛凛,曾几何时,是多么地羡慕嫉妒恨呐!
作为一个男人,谁又不想当一回霸主呢?于是大家各个撸胳膊挽袖子……
纷纷拍手叫好。
当初被赵任好安排在郑国留守的内应三人组眼见郑、晋两国都死了当家人,国内乱成一片,立刻给赵任好打报告:
“主公,据我等排查了解分析研究,郑国新君郑兰自幼流亡在外,对国内控制力严重不足;姬欢也刚死了爸爸,晋国正是权利交替的混乱期,没功夫管闲事,盘郑国,没错的!我们与主公里应外合,郑国唾手可得!”
赵任好觉得,我们秦国人才就是多!!
赵任好此时年龄也不小了,毕竟他可是姬重耳的老丈人,即便姬重耳老夫少妻,但这个老丈人能年轻到哪里去呢?用土埋脖子来说也不为过。
赵任好这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秦国业务发展到中原地区,但偏偏天不遂人愿,天不赐良机,日思夜想也始终未能得逞。如今收到三个内应的来信,赵任好即将死灰的心再次怦然了,也没做几番细思量,便决定出兵郑国。
他忘了一件事:春秋时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国君新丧,其他国家不可以对该国用兵,否则就会被视为人性缺失道德沦丧,卑鄙下流龌蹉无耻,就会被其他诸侯集体声讨,联合抵制。
他还忘了一件事,烛之武曾经说过,秦国就算得到郑国的土地,也是杨柳开花——没结果,那是“飞地”,远离国土孤立无援,肯定会成为周边国家眼里的肥肉,根本把守不住。
总之,人被理想冲昏头脑的时候,往往是不计后果的。赵任好这些年一直生活在吕小白、姬重耳光环的阴影下,他太不甘心、太想出头了,于是一辈子难得一意孤行了一次,结果……
秦军在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的统率下大举东进,不多时便进入滑国境内。当时有个郑国富商正好出差途径滑国,听说秦国要侵犯自己的祖国妈妈,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喷薄而出,一面派人八百里加急向郑兰汇报警情,一面带着四张熟牛皮、十二头牛前去拖延秦军主帅。
牛在当时是重要劳动力和交通工具,堪比现在的豪车,是没人舍得随便杀和吹的,富商一下子送来“十二辆豪车”,这手笔不小,连秦军统帅都被打动了:“快,带过来见见。”
商人见到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不卑不亢,施礼说道:“我国国君听说贵军要借道郑国,特命我在此迎接诸位。当年文公在世时曾与秦候有约定,贵国若想借道,我方随时可以提供方便。郑国虽然没钱,但我国国君仗义,对朋友没话说,愿意为贵军提供一天的给养,表达友好慰问,并会派兵来守卫诸位的安全,请诸位请放心再次安歇吧。”
秦将听到商人的话,不疑有诈,心中产生了不好的想法:我们本想打他个出其不意,没想到竟然泄露了战机,郑国现在显然已经有了防备,闪电战是打不成了。如果跟郑国打持久战,我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跟不上,这仗不能打了,撤吧!
但是,秦军大张旗鼓倾巢而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连战鼓都没擂一下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赵任好心里过不去,三位大帅心里也过不去,于是在回师途中,秦军手一滑就把滑国给灭了。
这可捅了天大的娄子!
滑国虽然不大,地理位置也不重要,但人家姓姬!
秦作为异姓诸侯国,胆敢不经天子允许,灭掉姬姓诸侯国,这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同为姬姓诸侯国的姬欢当即站出来表示,一定要继承先父遗志,继续主持人间正义。
秦军刚刚灭了滑国,志得意满,骄傲轻狂,行军时缺乏应有的警惕,部队松松散散拖拖拉拉,首尾延绵几十里,这种态势,正适合打伏击。
公元前627年夏,秦军经过崤山通道,一步步走进了晋国和姜戎共同设下的包围圈,由此爆发了春秋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战斗。
【开心一刻】
一个聪明的秦兵被孟明视叫出来观察远处晋军哨兵人数,那些人远远看起来模糊不清,但这名亲兵还是斩钉截铁地回答:
“报告元帅,二十个士兵和一个将领!”
“你的观察力很强,但你怎么知道其中有一个将领呢?”
“他不干活,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