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网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856字 发布时间:2022-09-13

   “多谢范堂主照拂!我以后一定听范堂主的。”一旦搞清这个职位是个干部,尽管是最小的一个,李志行立马表忠心,管人事的就坐在自己面前,自己再不表示那是傻!

   “呵呵,拜过山堂才算!我这几日就给你安排。还有,猪娃也可以入会,但只能先当一般帮众了,帮众入会不用开山堂,我说了就算,你把猪娃叫来我问问他。”范掌柜笑着说。

   “好!”李志行就把猪娃叫了进来,把事情说了一遍,猪娃看了看范掌柜又看了看李志行,问“志行哥你入不入?你入我就入。”

   “好!志行已经决定入会了,等拜完山堂,让你志行哥教你帮里的规矩。”范掌柜高兴地说。

      之后的第三天,范掌柜告诉志行晚上拜山堂,等他通知。

      这天,李志行打扮得精精神神,晚上天黑透后,在范掌柜带领下走到一个比较隐秘的宅子,一路上快速教志行开山堂的规矩和志行应该的说辞,也不管志行记不记得住。      

      范掌柜敲了一下门,对里面说了声“到了。”,大门立刻打开,有两个人行了个礼,也不做声。范掌柜带着志行往里走,两边有帮众举着火把。

      李志行来到大厅的台阶前,大厅里已经摆好了香案,两边站着不少人,也看不出哪个是武林高手,哪个是挑夫走卒。

里面一名担当传道的人大喊“拜山堂~~!”

      立刻有人送一炷点燃的香到李志行手上。

      厅内正位一个身材魁梧、很有威严的中年人,拿出一面小黄旗一挥,大喊“大令出哨,地动山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三千里,遇水搭桥万丈高。一不是天子驾到,而不是文武来朝,为的是我们兄弟结仁、结义、结英豪!”,旁边的人就齐声喊“结仁、结义、结英豪!”。

      这位拿黄旗的应该就是通统山堂主张云山,这样的大人物能来,想来张云山堂主对帮会事务定是非常重视。

      李志行连忙双手拈香大步走到厅内。

       张云山又大喝“一步天长地久,二步地久天长,三步来到忠义堂,忠义堂前喜洋洋!”

       传道从旁边接过一只准备好的大公鸡,李志行以为要喝血酒,立刻激动起来----这回终于轮到我了!

       结果传道却不抹鸡的脖子,抓住公鸡说“此鸡不是非凡鸡,头又高,尾又低,一飞飞到山堂里,仁义大哥一见笑嘻嘻。仁义大哥撒把米,这叫结仁、结义、患难鸡!”

       把新入伙的兄弟比作鸡?一会再来一刀?李志行腹诽不已。

       然后就是新入伙的发誓,真正要喝鸡血酒了!这才是江湖!李志行非常兴奋,特对喝鸡血酒并不反对,因为鸡血很有营养,六七十年代的国人就有一种爱好----喜欢注射鸡血,据说一打精神百倍,俗称打了鸡血。

       下来就是各堂主宣讲帮规。帮规真的很多,听了很久还没完,直到听到一条,志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啥?要多交会费?这不是穷苦人的组织么?不会是个假的哥老会吧?还多交会费?穷人拿什么交?”志行有点乱,以至于后来张云山的讲话都没听多少。

       仪式结束,志行回家。这时李志行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哥老会成员了,连带猪娃也成了会众。据范掌柜交待,他会慢慢教志行帮会的暗语和切手,至于其他的,平时志行也基本没什么事务,关键是记着多交会费!当然,猪娃也要交!嘿,这个范掌柜!

       会费拿什么交?自然是钱,买完房子钱也不多了,自然还是要抓紧赚钱,有了经济基础后尽快出去干一番事业!

       于是,李志行除了偶尔到范掌柜那里学习帮会切口和交会费之外,生活的重心又转移到赚钱上来。上工、教贵生记账、兼职做账、做生意、教狗娃几个认字、算术,最后索性连记账一起教。

       狗娃这家伙天生就是做生意的,脑子非常好使,关于“诚信记账法”的好多问题,一点就透,进步神速!猪娃则好像很愚钝,讲过好几次也记不住,一脸愁苦。而黑子似乎在会与不会之间徘徊,比如说这个问题李志行觉得黑子已经会了,但一会黑子又说出几句话,让志行觉得他根本不会,搞得志行非常苦恼。

       不过这其实是黑子的伎俩,这家伙其实早就会了,他看志行懊恼的样子,在心里暗暗地笑出声来。

       日子大体是不错,只是猪娃和狗娃因为乞丐做习惯了,早晨总是十点多才起床,老魏和黑子自然也一样。乞丐就没有勤快的。

       老魏这个老家伙现在不缺吃,却总想着出去要饭。他不想让李志行无偿的养着,可又干不了什么,所以还是喜欢出去乞讨。

       不过因为现在穿的比以前好了,要饭的收获自然就少了些,所以老家伙也有些苦恼。

       至于黑子,他没和狗娃、猪娃一起去做生意,也不怎么要饭,但有一样癖好一直没丢,那就是拾碳!黑子每天都偷偷摸摸地搞几块碳回来,弄得满脸煤灰。搞得李志行教训了黑子好几次:“你天天跟个扒碳的似的!现在猪娃、狗娃的脸都比你脸干净!”,可黑子这家伙就是死不悔改!

       ……

       这几天黑子看起来没精神,志行觉得这是缺乏锻炼,生活习惯不良的缘故,就告诫黑子少拾碳,勤洗手,多锻炼!

       这些叫花子生活习惯都不好,要是一个个病起来,就会重蹈这屋子旧主人的覆辙!要科学、健康地生活!这个一定要注意!

       于是,这天天还没亮,志行就起床,把四个人都喊起来,老魏负责打扫卫生以及做饭,其他三个则被带领着跑步,到附近一个人少的空旷地带跑圈,跑圈时口里喊着“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跑完后教几个孩子打军体拳,这是李志行前世军训时学到的,打一打强身健体,还能唬人。

       几天下来,大家渐渐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精神明显好了起来!

      ……

      仙客来的生意蒸蒸日上,姜大头又开发出了一道新菜品----松鼠鱼,很受欢迎。贵生的记账学的不错,志行已经开始让贵生独自上手了。再看看,等差不多后,自己就可以腾出精力跟狗娃、猪娃一起做生意,还是生意赚钱快!自己的商铺一直在当住宅用有点浪费。

      而白先生还没有回来,李志行也不能骤然辞工。至于现在已经有了贵生在记账,白先生回来后如何安排?这问题估计林东家早有计较,志行也没有办法干预,所以也不去管。

      这天中午,志行像往常一样准备走到报摊去看报,正走着,听见有人喊他,却是自己兼职的南货店的张老东家。因为志行的诚信记账法的实施,张老东家的利润也比以前有不小的增长,张老东家很热情地请志行到茶馆坐一坐,东家相邀,志行自然不好推辞,便跟着进去。

      进去一看觉得有些不对,张老东家并不是一个人,自己兼职铺子的其他几位东家都在,还有一位不认识的,似乎和几位东家都很熟稔。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这几位觉得自己的诚信记账法有问题,想解除合约?

      李志行不动声色,笑着打过招呼,认识了一下唯一的陌生人----原来也是一位棉花行的东家,然后就开始喝茶。

      几位东家先聊起了志行买的新铺子,夸志行年轻有为。志行又怀疑,不会是铺子有什么问题吧?有问题也不用这么多人来和我说呀!

      志行打着哈哈继续听。

      一会,话题就转移到了诚信记账法,但是并没有说到记账法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夸诚信记账法好,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益处云云。

      李志行琢磨不透,这是要给自己加工钱?不会这么好心吧?

      最后,还是张老东家率先了开口,“诚信记账法很多方法很巧妙,也很实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记账法如果不加以推广,对于苦心发明的志行你来讲,实在是一种损失呀!你有没有想过再教几个徒弟,将你的发明发扬光大?”

       哦,这事呀!我发明出来就是准备推广的,只是没腾出手而已!

       于是志行说“多谢张老东家谬赞!非是志行故意藏私,我的志向就是大家都受益,繁荣我三秦商业,造福三秦父老。仙客来的贵生我就在教,只是怕学生多了教不过来。”

    “哎,志行你多虑了,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能教贵生就能教更多的学生,听说贵生已经能独立记账了?” 张老东家说。

      志行点点头。

   “那这样,我们与林东家素来相厚,我们去跟林东家说,让你不必每天盯着贵生,每天抽时间去检查一下账目即可,这样志行你不就有时间了?岂不快哉?” 张老东家似乎胸有成竹。

    “这个……”志行有些担心林东家对自己有想法。

       张老东家看志行还在犹豫,便说“这样,我们说通了林东家才算,若未说通,此事也不会宣扬,可好?”

    “好吧。”志行答应下来。

       众人满意而散。

      还是张老东家神通广大。隔天,志行正在柜台看账,林东家就来找志行说话,告知志行每天指导、检查贵生的账目即可,不必每天盯着。志行有些不好意思,拿钱不干活,有些不地道。东家笑着表示工钱不会减,让志行安心。

      后来志行才知道,那几个急于让志行收徒的东家,每月固定在仙客来定了5桌上等酒席。

      随后便是收徒,一次收了6个徒弟,都会写字,会简单的算术,应该不太难教,就在志行家里上课。

      因为这次收徒较多,办了个仪式,比较隆重,各位东家很给面子,不但自己出席,还请了不少商界头脸人物,县政府的苗师爷居然也参加了。李志行还请了东城的朱先生、济善堂的范掌柜,警队的侯队长也请了。

      这个衰败的老店许久没这么红火过了,街坊邻居也来捧场,一时热闹非凡。

       最后,李志行在仙客来摆了两桌酒席答谢,席间志行熨帖周到,妙语连珠,大家尽欢,志行在三原商界也博得了不少名声。

       李志行现在大小也算有点名气,走在街上有时候还有陌生人打招呼,志行微笑回礼,感觉很好。

       所以,李志行现在很爱在街上溜达。

       一天,志行刚跟一位老板寒暄完,却不经意看见了不远处墙根下的老魏,这老家伙对着他讪讪地笑。

       好你个老家伙!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出来要饭!

       但李志行并未发火,要饭是老魏的自由,同时也是他的爱好!老魏对乞讨这种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李志行也没啥好办法,

      当然,论起对要饭的感情,李志行也有。当时要是没有老魏乞讨来的馍,说不定他李志行就会饿死。所以,李志行也不想强行劝说,还是给老魏找点事做才是正经,这样老魏才会才过得心安理得,也包括小黑在内。

       志行正想着老魏和小黑的事,忽然听见一句“李先生好!”,一看原来是仙客来的小学徒来福在问好,来福挑着垃圾笼去倒垃圾。

       志行就笑着挥挥手,让来福快走----担子也挺沉的。这时恰巧一阵风刮过,垃圾里飞出不少鸡毛,一片绒毛差点飞到志行脸上,志行挥手拂过,绒毛轻飘飘的落在地上。

    “鸡毛?对,鸡毛!”志行突然脑中火花一闪,将那片飘落的绒毛拈起,走向老魏。

    “老魏,你今天收成咋样?”志行笑着问道。

    “嘿嘿,不咋样!还没要到个啥!”老魏说,人们最近知道他有大瓦房住,给东西的更少了,老魏的乞丐事业越走越窄。

    “嗨,老魏,我说你干脆也别要饭了!我现在有点活要干,但是找不到人手,你帮我干一下咋样?不过没有工钱。”志行笑着说。

    “给你干活还要钱哩!你说,啥事?”老魏一听能帮志行做点事,立刻来了精神。

       志行把那片绒毛给他俩看,“这个,看见没?是鸡毛。”

    “嗯,是鸡毛。”老魏疑惑不解。

    “我要这个东西,不管是鸡毛、鸭毛还是鹅毛都要,不过只要绒毛,带杆的毛不要,你去给咱搞回去。”

    “你要这干啥?”老魏问。

    “你别管,搞回去装个袋子,堆在家里那个放杂物的屋子里,越多越好,这能赚钱。”

    “这能赚钱?!”老魏觉得不太可能。

    “还坐着干啥?快去快去!到各饭馆、酒楼去找,这东西是他们的垃圾,能给你哩。对了,如果小黑没啥事,也叫他一块去!”志行又给了老魏两个铜板,让他买两个旧布袋装绒毛。

       老魏带着疑惑就去忙了。

        ……

       现在,李志行除了教授诚信记账法的基本方法外,志行针对不同的铺子的需求,创立的不同的分账、子账划分。例如棉花行和饭店的账目组成就不一样,使诚信记账法具有了面向客户需求的特点。所以,虽然志行对这些徒弟的教育想法是速成,但其实徒弟们要想学会,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旧社会的学徒还是很勤快的,师傅家的活都抢着干了,要不是因为不在志行家住宿,徒弟们甚至连志行每天的洗脚水都会准备好。

      李志行对这些徒弟比较满意。因为学徒们虽然都有点背景,不是与几位东家沾亲带故,就是中了东家青眼的,但性格还都比较淳朴,学习认真,勤劳肯干。

       志行对几个徒弟也很好,尽心去教,生活也多有关照,经常留徒弟们在家里一起吃饭,徒弟们有小病小灾的,志行自己出钱请朱大夫来看、谁家有特殊困难的,也能拿出一两个银元帮一帮等等。所以徒弟们对李志行非常尊重,感情上也很亲切。

       这天,志行坐在院子里,看着徒弟们认真学习情景,一丝微笑悄悄爬上了脸庞。通过这一段时间对诚信记账法的深入思考,李志行知道诚信记账法一定会很快得到传播的,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在他脑中慢慢形成,他想渐渐编织一张网!

       这张网将从这里开始,慢慢延伸,随着这张网越织越大,各种经济信息、情报将源源流向自己,那将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事业的开始!

     “嘿嘿嘿!”想到这里,李志行的笑容渐渐发生了变化,就犹如一只躲在暗处,发出阴险笑声的怪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