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北城,东柏堂,外景,白天。
高远高泽的马驰到东柏堂门前,高远将小长恭抱下马。
“小四郎君怎么来了。”门前的侍卫向前迎到。
“我要去见父王,一点儿都不能耽搁。”小长恭抛开侍卫,冲进东柏堂的大门。
--------------------------------------------------------------------
邺北城,东柏堂,外景,白天。
“大将军,如果决定了要图谋大事,不如先下手为强!”崔季舒说道。
“我是不是先与母妃商量商量?”高澄想起了母亲娄昭君,既然父王已经故去,那母亲就是高氏家族中的最高权威。
“兵贵神速,我们出其不意,方能更有把握!”崔季舒又道。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杨愔警觉地问道:“谁?”
殿门“吱嘎”一声被推开,只见小长恭站在门口,开口道:“父王!”
高澄感到一丝惊异,随即招手唤他:“孝瓘?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小长恭抬腿跑到高澄身边,高澄一把将他搂在怀里。
小长恭道:“八叔叔让我带来这个给父王。”
高澄接过纸卷捻开,只见短短的麻纸上面写着:
“东堂游,西风荡。南客来,北主殇。山有扶苏,其叶牂牂,痴痴仲子,挥戈伐伤。”
-----------------------------------------------------------------
邺北城,东柏堂附近的茶汤小摊,外景。
“驾——”随着一阵马蹄声掠过,东柏堂对面卖茶汤的小摊前,忽然多了十多位魁梧男子御马而来。他们勒马将缰绳拴在马桩上,自己径直走向茶汤座位。
四周的来客见来者不善,纷纷离座。那十几名男子也不客气,一边各自找座坐着,一边招呼着摊主上茶汤。
“那些人来得很奇怪!”高远道。
“我们得与东柏堂的弟兄们知会一声。”高泽说道。
“先等静观其变,我们这里的弟兄比他们多,要动手,我们不落下风。”
高远与高泽在东柏堂门前等候着小主人回来。
在小长恭进去后不多时候,纷纷坐满了茶摊,东柏堂门前的高远与高泽兄弟两个,面面相觑。
-------------------------------------------------------------
邺北城,东柏堂,内景,白天。
高澄手中搓捻着麻纸,眉间略一思索,片刻间顿时色变,大惊道:“不好,我们快走!”说着拉过小长恭藏在自己的披风下。
几人刚要动身,即听到“砰”的一声,有人夺门而入。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伫立眼前。
“兰京!”高澄先是感到诧异,随即不自觉得低头掠过手中的麻纸,他心中已经惊惧不已,但是依然扬声道:“你来做什么?我并未召唤你!”
兰京怒目而视,拔出那把未曾试过霜刃的刀,冷冷地道:“来要你的命。”
“大胆家奴,竟敢对主子无礼!”陈元康,杨愔,崔季舒三人立刻拥上前来,意图挡住高澄。
高澄见情势不好,用披风裹着小长恭,迅疾地退向屏风之后。
“刁奴欺主,以下犯上,乖乖束手就擒,不然你再也走不出东柏堂!”殿中兰京与三位大臣开始相互厮打。
屏风后的高澄一把扯开墙上的古画,旋开墙面的机关,原本古画遮住的墙面现出一扇暗门。
几个手无寸铁的文臣面对一个持刀的狂徒,完全是以卵击石。一场搏斗的结果是崔季舒与杨愔疯狂逃命,只留下陈元康,和他重伤之后的残声呻吟。
屏风之后,墙上的暗门被打开,高长恭被高澄飞快地塞进了密道。
随后高澄扯下披风,欲进入密道,结果兰京早已了结陈元康,已经逼近了眼前。
“高澄,拿命来!”兰京挥刀,向高澄步步紧逼。
情急之下,高澄已经决意舍弃密道,转身安慰小长恭:“千万不要出声。”
高澄自己冲出屏风,直面兰京:“好的放肆的奴才!敢向主人动手!”
高澄手中没有兵器,外强中干的威风就像此刻东柏堂的守卫一样空虚。
兰京道:“奴才也有造反的时候,那时候就由不得主子了!高澄,引来今日杀身之祸,都怪你欺人太甚!”说罢,手起刀落,砍向高澄。
高澄手无寸铁,处在劣势,逃无可逃,大叫一声,钻向床下需求遮蔽。
此时兰京已经杀红了眼,亢奋中力气倍增,一把掀开床榻,向高澄劈头砍去。
高湛头面顿时鲜血直流。
高湛爬向屏风之后,用尽最后的力气,按下了毫不起眼的机关,暗门缓缓落下。
透过暗门的夹缝,高孝瓘亲眼目睹了这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父亲倒在地上,血顺着脸颊流下,流过那张因为剧痛而扭曲的脸。他奄奄一息之际,似乎在费力地说着什么。
小长恭看得懂父亲在说什么:“快……走……”
-------------------------------------------------------
邺南城,高淯府邸,内景,白天。
青黄色的天空,一道闪电蜿蜒穿过苍穹,随后一声惊雷响彻九霄,似乎是天公的暴怒,痛斥遍布人间的血腥与杀戮。
临窗而坐的高淯心中不受控制地“突”地一跳,他起身望着窗外灰白的天,心乱如麻,怔忡不已。
-------------------------------------------------------
东柏堂,茶摊,白天,外景。
两队人马一边痛饮着茶汤,一边警觉地望着四周的动静。
--------------------------------------------------------
东柏堂,地道,白天,内景。
沿着暗道往前走,脚下踩着地道中潮湿的泥土,终于发现眼前有一丝亮光。追逐那道一线光芒,原来这条要道伪装成了一口枯井。长长的井壁怎么爬上去?小长恭四顾茫然,突然发现井壁上的一处旋钮,他小心地旋开,黑铁的扶梯从井壁的石砖缝里透出。小长恭心中一阵惊喜,他得救了!
-----------------------------------------------------------
东柏堂,茶摊,白天,外景。
东柏堂门前的守卫突然急迫地往堂内跑去。
茶汤小摊中坐着的蒙面男子忽的起身望向东柏堂门前,似乎对眼前的一幕十分紧张。
“大人,你看。”身后的随从忽然说道。
顺着他的声音,蒙面男子看见不远处的靠墙的毫不起眼的枯井中,爬出一个小男孩的身影。
逃出生天的小长恭从枯井中爬出来,想到刚才喋血惊魂,他不敢深深地呼吸,更是也不敢出声,甚至不敢转动自己的眼睛。因为,偏偏眼前出现的这蒙面男子,死死地盯着自己 。
这男子是什么来意?他在慢慢地向自己逼近。他该怎么?离着东柏堂不太远,高远高泽正在等自己。他要不要喊他们过来?然而,眼前的男子似乎是来者不善,带着一股隐隐的杀气,如果他发出声音,是不是反而会激怒他,反而更没有的缓冲的余地。
小长恭却做出一个勇敢的决定,他若无其事地偏离男子的路径,向前走,目不斜视,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
随后,他吹了一个响哨。
蒙面男子突然紧跑几步,挡住了小长恭的去路,一把卡住他的胳膊。
小长恭抬头望了望他,这男子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那一双鹰一般的眼睛,冷漠阴骘,杀气外漏,心中顿时毛骨悚然。
一声响哨,吸引了高远高泽的注意。幸而高远目力好,他拍了一下高远的肩膀,指着小长恭的方向道:“你看,那不是小少主吗?”
高远道:“不错,是少主。怎么不是从正门中出来的?”
说着兄弟两个牵着马走向小长恭。
茶汤前的几十双眼睛一起射向他们,其中领头的蒙面男子转向他们,眼神阴骘骇人,盯得人心中的血液仿佛开始倒流。
正在这时,耳边恰好传来《暮云飞雁》悠扬箫曲。
蒙面男子伸颈望望天,神色渐渐松弛下来,他看了看小长恭,松开了他的手臂。
这并不是很长的一段路,仿佛走了整整一个世纪。高远高泽赶来,一脸奇怪地望着蒙面男子,原本想质问他为何挟持少主,但四周的形式却暗示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小长恭在惊魂甫定中被高远、高泽抱上了马。
蒙面男子大手一挥,随从们便陆续跨马离去。
-------------------------------------------------------
邺北城,大道,白天,外景。
高远与高泽沿邺北城大道奔行了一段路,只见不远处又有一队官家的人马横冲直撞地行来,道旁的行人纷纷躲避。
高远高泽立刻调转马头,寻找一旁的小道栖身。
透过人群的缝隙,小长恭看到了打马走过的二叔叔——高洋。
-------------------------------------------------------
邺北城,东柏堂,内景,白天。
风雨欲来,天色也变得浑浊。
高洋赶到东柏堂时,兰京已经被侍卫擒拿。
高洋走向堂前侍卫凑到高洋耳畔道:“听幸存的人说,大将军府的四公子也在府中,可是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高洋神色无异,只是摆手命他退下。
兰京被押解着经过高洋的马前,高洋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眼神流露出一丝惋惜,又像是一丝不屑。
兰京目光中并没有什么畏惧,那已经是视死如归了。
虽然已经束手就擒,侍卫还是怕他再生事端,便粗暴地将他带走。
高洋不愿多做停留,径直走近东柏堂。
殿内陈设豪华,可惜暗杀过后,已是一片狼藉。
侍卫放下抬着高澄的担子,高洋缓缓走近,轻轻揭开遍布高澄周身的白色围布。
高澄满面血污,死不瞑目。
高洋心头有一丝不忍,轻轻地为大哥合上双眼。
高澄的手掌蜷缩着,似乎还攥着什么东西。
高洋从手中取出,是一块写着几行小字的巾帕。
他目光扫过这一切,并不以为意。直接走向屏风之后,几乎不费思量,便找到机关所在。
他试探性地旋转机关,暗门出现。
他打开暗门,心中的疑惑已经全然明白。
-------------------------------------------------------
邺南城,高澄府邸,内景,白天。
小长恭九死一生,逃回了高淯府中。
高淯正愀然独坐,等待着东柏堂的回音,见小长恭默默地走来,他心下暗想不妙,缓缓地站起身来。
两人相顾无言,高淯便明白了前因后果。
泪水在小长恭眼睛中打转。
柔弱一旦被证实,就如洪水决堤一样能把人击垮,所以高淯不敢安慰他,只是紧抓着他的肩膀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坚强,坚强起来!”
泪水依旧在眼眶中打转,小长恭不愿抬头,却紧紧抿着嘴唇,坚定地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