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店里,刚好开始上客人,志行便认真地开始了他这份小白领的工作。
一直到晚上七八点钟,客人散尽,三原县的夜生活并没有在这个小饭馆驻留多长时间,转移到热闹的大酒楼和有着花枝招展姑娘们的妓院去了。当然,还有云雾缭绕的烟馆,哪里没有昼夜,不少大烟鬼不分黑白都在里面。
林东家安排李志行和一个叫小宝的伙计住在同一个房间。饭馆的后院不小,两进的院子,伙计们住在第一进的各个屋子里,厨房也在这个院子,东家一家住在最后面的院子里。
小宝领着志行进到屋里,指着炕角一叠卷着铺盖说“你住窗子下面,铺盖现成的,自己铺,便宜你了。”然后就出门不知道干啥去了。
志行把铺盖打开铺好,一床粗布薄被、一个旧褥子,一个黑色老虎枕头,虽说被褥上打了好几个补丁,但倒也干净,没什么异味。志行收拾好,又到院里打了一盆水,洗洗脸、擦擦身子、洗洗脚,洗澡暂时不行,不知道小宝这伙计啥时回来,不好关门。
一阵清爽之后,李志行躺在炕上,感觉软绵绵的,比庙里的凉砖头地好多了,先舒服一会吧……
“你怎么把水撒在了地上?”不知啥时小宝回来了,指着志行埋怨道。
志行看了看小宝,这个小伙计年纪估计跟自己差不多,个头没自己高,瘦身板,也还戴个旧瓜皮帽,估计这家伙是在找事,就说“洗脚的时候没小心撒了些,你多担待哦!”。其实夏天屋里撒点水没什么,还凉快,不过志行不想跟小宝计较。
小宝看志行也没争辩,就忿忿地脱鞋、解帽、脱衣,爬上炕就睡,一股脚臭味立刻弥漫开来,志行无奈的摇摇头也枕着胳膊躺下了。
志行睁着眼睛躺着,却怎么也睡不着,想想这几天的遭遇,一个现代人到民国生活太不易了!自己总不能一直在这个小地方打工,虽说现在算个小白领,但总不能重复上一世的生活。等一等有钱了,就去西安城,再打听打听去黄埔军校,投身到大时代的洪流中,最不济混个师长、旅长的干干,不枉穿越这一回!
还有老魏几个人,穷困之间见性情呀!对自己算是有恩情了,可自己现在一无所有,以后怎么帮帮他们?嗯,最好的办法,还是先有点钱,让他们生活有个依靠,猪娃和狗娃年纪尚小,最好教他们点技能,最后有个好出身,总不能当一辈子乞丐!
还有那个小黑,对自己总是提防着,但自己生病时还主动照顾自己,应该也是个好孩子,自己也要想办法帮帮他,不能让他一辈子做乞丐。
终归到底,目前还是需要钱解决问题!钱呀钱!世路难行钱做马呀!自己要想办法赶快赚钱,然后尽快去上军校、做官、干一番事业……
实际上李志行的有些想法不切实际,因为当时黄埔军校还未开张,只是李志行前世也不知道黄埔军校是哪年开办的,只知道那里是个风云之地。
志行想的出神,不料小宝忽然鼾声大起,一会又磨起了牙,搞得志行翻来覆去睡不着,真想把小宝叫醒,告诉他要吃宝塔糖,因为据说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闹得,宝塔糖专治这个!
但这只是做梦罢了,到哪里去搞后世才有的宝塔糖?一会,隔壁屋子又有伙计们鼾声传来,与小宝的鼾声此起彼伏,志行把耳朵蒙上,声音仍旧往耳朵里钻,志行腹诽不已……
最后,劳累战胜了腹诽,志行也沉沉睡去。
很快,李志行的鼾声也阵阵传起,与其他鼾声一起,在这个夜色笼罩的小院里相互响应,奏成和鸣。
早晨起来,一干伙计在院子里洗嗽,志行正在洗脸,小宝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走到志行身边,抱怨地说“你睡觉呼噜声咋那么大!?吵得我一晚上都没睡着!”志行不禁哑然。
洗漱完各忙各的。大厨指挥两个后厨学徒打扫院子、劈柴、生炉火,大伙计指挥铺面上的伙计卸门板开铺,整理桌椅,又指挥小宝出门出买菜,李志行到柜台将墨磨好,账本、毛笔摆好,就帮着楼上楼下的擦桌子。
一切收拾停当,小宝也采购归来,大家吃早餐,玉米糊糊、黑面馍加咸菜,还有一个凉拌白萝卜丝,饭馆里的饭是要好一些,最起码咸菜和萝卜丝里面有不少油花,大家吃的挺香,大部分都能吃三个黑馍,还有吃四个的,志行吃不多只吃了一个黑馍,大家只以为志行不好意思多吃,也没人理他,自吃自的,倒是大伙计赵全招呼他多吃点。
吃完饭就各就岗位,这会没有客人。大伙计来和志行聊天,原来这店里有7个伙计,大伙计是赵全,小宝姓刘,刚出徒,准备成为二伙计,还有个前堂学徒刘贵、后厨两个大师傅姜大头和老吴,一个掌红案(做荤菜)一个掌白案(做面点),各带了一个学徒,休假的白先生算是掌柜,能雇佣这么多人也是个不小的饭馆了。
一会开始上客,东家也出来了,李志行记账东家收钱,一直忙到中午客人散尽。东家回去午休,大家也在店铺里休息,志行就在柜台后面研究账本。
“志行哥!志行哥!”志行却见猪娃和狗娃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喊自己,就给赵全打声招呼出去一会。
见了猪娃和狗娃两个,志行非常高兴,出门拉着这两个一起到小摊上买了几个烧饼给两人吃,也给老魏、小黑带点,两个小乞丐揣着烧饼高兴地四处逛去了。
志行也四处转转,遇见一个报摊又白看了一会报纸,回到店里时大家躺在板凳上睡觉。
下午上客后又是忙碌,一天结束,倒是有条不紊。
晚上,志行将账本带回了屋里,正翻着看,小宝回来了,在炕上坐了一会,开口说“你叫啥?”
志行看了小宝一眼,“我叫李志行”。
“你以前是干啥的?”
“以前是酒楼伙计,记过一段账。”
“东家每个月给你多少钱?”
“没多少!估计和你差不多。”
“哼!6块大洋是不是?我昨天都听见了!”
志行笑了笑没说话。
“店里就我工钱最少!新来的都比我多!”小宝很不忿。
志行没说话。
小宝想了想,说“你会识字,又会记账,肯定比我多。”
志行还是没说话。
“不过,你知道以前白先生每月是多少吗?” 小宝又说。
“不知道”
“我听赵全说每个月12块大洋,只给你6块,啧啧!”
“我咋能跟白先生比?”
“哼哼!”小宝再不说话,开始睡觉。
……
打工的日子正常继续,每天猪娃和狗娃都来看他,一起吃东西,然后几乎每天志行都到街上溜达一圈,顺便看看报纸。
不过小黑从来不来,事实上小黑现在很有危机感。李志行出现之前,猪娃和狗娃都听他的,是两个很合格的小弟,可等李志行一出现,情况立刻就发生了变化,而且猪娃和狗娃还和李志行越走越近。虽然经过观察,李志行不是个坏人,但小黑并不甘心,他要想办法再把猪娃和狗娃拉回去。
每隔几天,志行就趁晚上去庙里转转,看看几个乞丐的情况,东家对志行的工作也大体满意,志行和店里的人也慢慢熟络起来。
只是志行对账本有了些新想法,过去的流水账记账方式非常凌乱,志行一直想研究这个饭馆究竟能赚多少钱,但查找起来头绪很乱,所以志行在思考能不能改进记账的方式。
这天晚上,志行在炕上的小桌整理、研究账簿。小宝回来了,先站在志行身边看了一会,又坐下,说“你知道白先生为啥总不回来?”。小宝其实看不懂,他不识字。
“白先生的老爷子病了。”志行说。
“哼!他老爷子是病了,我是问你知道白先生为啥总不回来?”
“为啥?”志行不解地问道。
“白先生嫌东家抠门!”
“咋回事?”志行提起了兴趣。
“给白先生的工钱除了每月12块大洋,其实年底还有分红,但东家去年找了很多借口给白先生少分,这一次白先生老爷子生病,想预支20块大洋,东家只给了10块!也没给白先生包封点心表示一下人情。”小宝神秘地说。
“这事你咋知道的?”志行看了看小宝问。
“赵全告诉我的,所以白先生有点生气,刚好老爷子又病了,回来就不积极。”
“哦”,看了这东家是抠门,志行心想。
“东家还总找机会扣我们工钱,我3年出徒本来应该每个月拿3块大洋,可东家只想给我2块,人家丰庆楼的二伙计每月给4块大洋!”
“还有姜大头,别人愿意每月加1块大洋请他出去做大厨。”
“哦”,这种事情不好插嘴。
“东家克扣工钱,大家就没办法了吗?厨房里就故意多烧煤,备菜的时候就故意多备,卖不了大家就偷吃掉。给店里送菜送肉的缺斤短两也不说,哼……”小宝似乎觉得自己说漏了嘴,忽然闭嘴不说了。
“总之,大家要都走了,看饭馆咋开?”小宝又忿忿地说。
这时候却听见外面赵全喊“小宝,小宝,出来一下”,小宝就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这个……这伙计看来是要起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