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西北之患既除,下一步,自当是出潼关,荡平中原,一统天下。
廷议时,凯旋不久的秦王李世民提出:“如今西北地区肃清,江淮杜伏威又奉表来归,天下之大,唯河南郑逆王世充、河北夏逆窦建德以及江陵萧铣等敢违逆父皇天威,阻挡声教。其中王世充薄德寡恩、部属离心,除却一座固若金汤的东都洛阳城外,再无所凭恃。我军雄师一到,定当摧枯拉朽、克定东都!”
太子李建成道:“上次窦建德趁我军主力北征,袭我黎阳等地,俘获我皇叔与皇姑。今我军若出潼关伐郑,倘若夏军与郑联合共抗我军,我军势必两面作战,岂不危险?”
世民对大哥拱手一礼道:“对此小弟亦反复思量过。据我军谍报人员探知,郑国政权如今矛盾重重,王世充一味仗恃严刑峻法威服民众,派系斗争和只重同宗将领,更是不得人心。而夏王窦建德则在河北施行仁政,实力日盛,据说其境内有‘商旅野宿、路不拾遗’之风。固我军还是先行伐郑更有优势。且正因皇叔、皇姑俱在夏军手中,我若攻夏,他们反而危险。依小弟之见,我朝可派使者向窦建德阐明利害,与其议和。我军先得专意对付王世充。为此我军自太原还师途中,已将部分人马调集潼关一线。只待父皇圣意裁断,即可出关东征。待东都拿下,天下大势已定,彼时我军挟胜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服窦建德。其若然不降,我军再全力讨伐之。”
群臣皆敬服秦王深谋远虑,算无遗策,均无异议。
唐帝李渊于是遣使与夏议和。
窦建德见唐军如今势力正强,同意订立“唐夏互不侵犯条约”,将淮安王李神通、同安长公主以及李世勣家人,送归唐境。唯唐秘书丞魏徵,此时被夏王任为起居舍人,窦建德认为此人颇有才学,觉得“奇货可居”,不愿遣还。
武德三年七月,武德天子动员大唐全国兵力,命秦王李世民统一调度诸军,出潼关东击王世充。
这次东征,唐军处于绝对优势,仅跟随世民出潼关的,就有屈突通、殷开山、刘弘基、段志玄、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李世勣、罗士信、王君廓、尉迟敬德、翟长孙等二十余员主力大将——大唐最杰出的将领几乎都集结在队列之中,精兵十余万,与此前唐军几乎每次都处于敌强我弱困境中情势大不相同。武德又命齐王李元吉领军三万随同秦王出征,让他跟随其兄历练兵法谋略。
武德亲率众臣送大军至灞桥东,亲与世民把盏道:“二郎,我李唐一统江山,在此一举!为父盼着你马到成功,平定东都,扬我大唐国威!”
世民接过父皇亲手斟的壮行酒一饮而尽!慨然道:“我李唐江山岂容他人酣卧!父皇但请安坐京师,为儿备下凯旋盛筵!”
世民辞别父皇,号令大军出发,三军威武雄壮,气势如虹!
官道两旁,长安百姓几乎倾城相送,他们也为大军的气势所感染,脸上俱是欢腾和希冀。如今的大唐秦王,在他们眼里已经俨然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他们坚信,秦王出马,就是胜利的保证!唐军此番出潼关,必会定鼎中原,一统山河!百姓也终于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
听说唐军倾全国之兵来攻,东都群臣上下恐慌。王世充心中又惊又怒,表面却不动声色,在朝堂上斥责众臣道:“慌什么?李世民不过乳臭未干一小儿耳!想当初李密何等不可一世,瓦岗军何等天下无敌!还不是被我军拖垮?李渊当初初入长安尚未称帝时,不也曾派兵来攻打我们吗?那次的统兵元帅是谁?对了,段卿,朕记得那次是你应敌?”
段达忙道:“是,是!那次是李世民和他大哥李建成联手领兵。”
王世充点头道:“我也记起来了,是他们。那次他们不也来骚扰一下,没得着什么好处,便夹着尾巴逃回去了?那回只恨我军受制于李密,缓不出手来打击他们,给他们溜了。哼!这回可就没那么便宜了。”
众臣面面相觑,默不作声,许多人心中暗暗嘀咕:当年唐军初入长安,根基未稳,兵微将寡,这才未能捞到好处。如今事易时移,此一时,彼一时也!唐军平灭薛秦、定杨刘武周后,军力之强已是罕逢敌手,李世民更是号称“无敌战神”!这般自我吹嘘,怕是要给自己壮胆吧。
当年出城追击唐军和投唐的杨恭仁一家的段达,忽听王世充提起旧事,起先吓了一跳!只怕王世充会数落出那次唐军撤退时,在三王陵设伏,令他吃了大亏的旧事,幸好王世充死要面子,并未提及此事,害他虚惊一场。
王世充调兵遣将部署应战:以兄王世恽守洛阳南城;兄王世伟守皇城;皇太子王玄应守皇城之东东城;皇次子汉王王玄恕守皇城之北含嘉仓城;侄儿王道循守东城之东曜仪城。又命其他三个侄儿分守要冲:王弘烈驻守襄阳,王行本(与蒲坂的王行本系二人)镇守虎牢,王泰镇守怀州(河内郡)——竟是清一色“王家军”人马,可见王世充此人疑心颇重,非自家王姓之人不能信任。
王世充又派使节携厚礼出使突厥,企图说服突厥从北面牵制唐军。
七月下旬,李世民率大军进至新安,距洛阳城七十余里。
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率轻骑去两军前线侦察敌情,突然与郑军大队人马遭遇。世民急令后退,但道路狭窄险要,仓促间不能顺利撤退。郑军发现唐军兵马甚少,齐来追赶,竟将李世民数十人团团围住。
世民率随众退至一较开阔地,命令大家紧跟上他。世民这数十亲卫,俱是百里挑一,由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勇士,个个以一挡十,临危不乱,反应迅捷。世民看准郑军一个较薄弱环节,猛然冲杀过去!众人紧紧跟随。
郑军虽多,但较分散,世民等数十人集中冲向一处,倒暂时成了相对多数。及至郑军集中过来,世民又旋风般冲向另一方向。
世民随机应变,杀死郑军数将,并生擒郑将燕琪。
郑军将领见世民数十人在敌众中竟来去自如,且战且退,怀疑世民以己身为诱饵,故意引诱郑军深入,便鸣金收兵,退了回去。
世民等人回到唐军营门,个个满面风尘,唐军守卫以为郑军来攻,关闭营门,还差点要放箭。左右亲卫连忙大呼,称是秦王回营。世民单骑上前,自解甲胄,与营门守卫将士对话,将士们才认出他,开门放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