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崔砚池心里拔凉拔凉的
书名:情锁西虞 作者:夜豆灯 本章字数:2023字 发布时间:2022-09-08

对于唯一的女儿嘉阳公主,崇明帝曾经非常宠溺,但是发现她心机不纯,干预家国大事,且不思悔改,就此冷脸冷心。

这次千斧门雾茵事发,虽然查明安贵妃和嘉阳公主毫不知情,但是嘉阳公主整日哭闹,实在难看,崇明帝让太医用些助眠药。

到最后,到底给她饮了喑药。

 

安贵妃病好些,见到女儿如此惨状,看看又病重了。

当然,这件事传不到崇明帝那里,庞总管口谕赵宫令:圣上政务繁忙,椒兰宫、香水榭的事看着办,以不出乱子为底线,从此不必禀告圣上。

赵宫令将庞总管口谕告诉皇后,心里暗爽:当初安贵妃母女何等嚣张跋扈、飞天遁地,也有今日!

赵宫令又说:“香水榭容嬷嬷来禀,公主发现自己说不出话,竟然用笔写,纸张撒了满院子。”

皇后皱起眉头:狗嘴吐不出象牙,嘉阳公主“说”的准没好事!

“母后,”崔砚池刚好来长安宫探望,就委婉建议,“父皇要求公主默言,当然是指不同形式的‘言’,若不及早采取措施,乱子传到父皇那里……”

圣上已经言明底线,六宫之主皇后还不“看着办”,是大失职。

皇后对赵宫令说:“你带几个执法嬷嬷去,警告公主不要再乱涂乱写。”

赵宫令应诺退出,叫执法嬷嬷带上挑筋针,直奔香水榭而去。

 

看着赵宫令的身影,皇后心塞:“唉,这事……”

又转头拉着儿媳妇的手:“池儿,近来事多急乱,你要经常进宫帮帮母后才好。”

“是。”崔砚池看看左右,欲言又止。

等皇后将宫人都屏退出去,崔砚池压低声音说:“母后,听祖父说,靖国公府十几年前犯下大错,如今事发,军职全部被撤去,人又跌倒中风,竟然口不能言,脖子以下都不能动了。”

她只能含糊说“犯下大错”,如果说得太具体,让母后联想到二皇兄身亡的往事,那会天崩地裂的。

皇后恍然大悟:“怪道一个两个都病倒,病好了又闹哄哄,原来后台倒了!”

又想起一件事:“听说明日三殿下回到京城,他见到椒兰宫、香水榭如此病状,不知会如何?”

三皇子元宇泩外出追逃,历经一个多月,终于擒获贼人归京。

“母后放心,靠山已经倒了,一切终是枉然。”崔砚池说。

皇后很有感慨:“池儿,你知道我是个没有主见的,娘家又平常,幸亏澄儿娶了你,才有如今,你可要多多为我们拿主意。”

崔砚池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当不得母后谬赞。池儿得母后眷顾,有幸嫁与殿下,为夫君着想是应有本分。”

想到被卜兰珠抓住把柄,自己只好为卜兰珠招亲齐王出力,崔砚池眉头锁起。

 

皇后将一碟点心移到儿媳妇面前:“太后老娘娘刚派人送来的,你也尝尝。”

“谢母后。”崔砚池用勺子挖起一丁点蛋糕,放到嘴里噙了,“母后,无论什么朝代,嫡、长、贤之争在所难免。母后可记得两年前猎场事件?”

皇后当然记得:猎场事件,不也是一个贵妃,一个才能出众、立下大功的皇长子,一次手段卑鄙的储位之争么?

争储失败,皇长子元宇浩被远放大西北,余下人选中,三皇子元宇泩最年长,眼下又追逃有功。

幸好他母族靖国公府已经走向落败,母妃和妹妹也不得圣心。

“母后,”崔砚池放下小勺,看着皇后,“我们不会刻意去争什么,但起码要自保。再说,殿下无论人品还是才干,都丝毫不逊色他人。”

见母后微微露出不平气,崔砚池趁机点到招亲事件:“池儿推测,六殿下对卜兰珠公主无礼,可能会招致铁弗国强烈不满……”

“唉,”想到这一点,皇后也是忧心忡忡,“连怀王也虚拟一纸婚书,来拒绝铁弗公主招亲,这真是……”

崔砚池也轻叹一声:“如今三皇子回到京城,若是公主看中他招为额附,借力铁弗,三皇子岂不是如虎添翼?”

她这是为应承公主招亲齐王作铺垫,力求到时母后不出言反对。

皇后哪里知道儿媳妇的小心思,只觉得不足为虑:“公主未必就看中了,毕竟靖国公府不复以前,安贵妃母女亦不成气候。”

崔砚池还想说几句,担心言多必失,就将话题转移到其他。

 

回到王府,齐王已经散衙,顺口询问母后现状,崔砚池就转述了皇后的顾虑:“母后提到猎场事件的嫡长贤之争,也有隐忧,现今三皇兄回到京城,如果被卜兰珠公主选中,得到铁弗助力……”

齐王接过她湿润好的洗脸巾:“母后多虑了,不是卜兰珠想嫁谁就嫁谁的事。”

“多考虑一些也是好的,”见夫君擦好了脸,崔砚池接回毛巾,“年岁渐长,人心易变,当年三皇兄在猎场与您就有龃龉,如果他也似大皇兄那样做出糊涂事,我们不知会怎样。”

其实她想说:还有五、六两个皇弟,羽翼渐丰,深得父皇圣心,更需警惕。

然而齐王和这两个弟弟感情日好,肯定听不得她敲的边鼓,唉!

齐王对着铜镜正正青衿,安慰自己的王妃:“不怪三皇兄,我那时也是少年幼稚。不管如何,你我守住初心就好。”

崔砚池里拔凉拔凉的,守住初心又如何?

再说,即使自己愿意保持初心,祖父同意么?

 

又是一年秋风起,红叶飘飞,樊府枫树下叶铺“红毯”。

两个人儿在“红毯”上摆好小桌子,消遣这午后难得的清闲。

崇明帝新设兵马大都督一职,诏令五皇子元宇潜担任,元宇澈担任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就相当于同知。

崇明帝规划得好:这一正职一同知,一总览全军一实际操作,兄弟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新官上任,肯定先要深入行伍,以了解舆情,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段,将军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具体的巡边苦差事,当然由元宇澈来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情锁西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