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夷吾虽然人品差到掉渣,国内国外很多人都恨不得剐了他,但不得不说,这家伙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姬夷吾继位不久,姬带就勾结戎人发动了“反对我哥当家做主”的武装叛乱,还美其名曰——“替天行道之杀兄”。
这种抢风头赚好处的事儿历来都是吕小白打头阵的,但齐国离王城太远,十万火急的事儿,没功夫等他远水扑灭近火,只好眼睁睁看着秦晋两国抢下“尊王攘夷”的头功。
经过此事,姬夷吾在国内外的人望都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
结果,这人设还没立稳呢,姬夷吾又开始作了。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严重饥荒,国内形势非常严峻,姬夷吾决定不要脸了,脸不脸的,能有吃饱肚子重要吗?于是厚着脸皮派人去秦国求购粮食。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
赵任好开会向下属征求意见,大夫公孙枝率先站出来表态:
“晋国不义,但我们不能不仁,看在黎民苍生的份上,再帮晋国一次。如果姬夷吾那小子知恩图报,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他依旧过河拆桥,他在晋国百姓心里都站不住脚,到时我们再向姬夷吾讨说法,晋人都不会和他站在一起。”
百里奚随即接声道:“公孙大夫所言极是!天有不测风云,各国都有受灾的时候,救人于危难,这是正道,我们走正道做人事,但求问心无愧就好了。”
丕郑急了,他爸爸被姬夷吾当堂砍杀,他自然不希望姬夷吾转危为安,于是怂恿赵任好:“人在做天在看。晋国现在的危难都是姬夷吾自己作的,是老天要灭他晋国,秦侯这是您建立不世功业的大好良机,可别浪费了啊!”
繇余当时就呸了一句:“仁者不趁人之危,智者不靠侥幸成功,我们秦人不做那种丧良心的事,我们应当卖粮食给晋国!”
赵任好是个厚道人,他也不想落井下石,于是拍板做出最终决定:“姬夷吾虽然五行缺德,八字无良,然而晋国百姓是无辜的,我不帮他姬夷吾,我帮晋国的苦难苍生!”
当即,赵任好派出大量船只,运载万斛粮食,直达晋都绛城。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沿途的百姓见秦国人如此仗义,以德报怨,纷纷感到到泪目。
世上有些事总是巧合得让人感觉就像是天意。
第二年,大约在冬季,秦国同样发生了大饥荒。赵任好非常庆幸,幸亏我这个人天性纯良,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没有对晋国落井下石,果然好人有好报,现在就报,时候已到。于是立刻遣使前往晋国,向晋国求购粮食。
姬夷吾当场就给出了明确回复:“没有,一粒大米、一颗豆子都没有!凡是吃的,统统没有!”
姬夷吾毫无下限的做法连自己人都惊呆了,晋国大夫庆郑怒道:“主公这你就太不像话了!幸灾乐祸是不仁,恩将仇报是不义,精致利己是无德,落井下石是无耻,你若这样做,就是不仁不义,无耻无德,你还拿什么立国!”
对此,姬夷吾只回复八个大字:你他娘的赶紧滚蛋!
秦使红着双眼回到秦国,不是哭的,是气得目欲滴血,当他把姬夷吾不肯售粮的消息发布以后,满朝文武都被震撼到无以言表:我等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下流之人!
秦国上下怀着一种“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你好看”的心情,咬紧牙关熬过了这个凛冽的寒冬,他们心里装着一个共同的仇人——姬夷吾,洗净身子等着被千刀万剐吧!
翌年春,赵任好亲率大军,煞气翻涌地杀奔晋国。
姬夷吾让人传话给赵任好,铿锵有力:“寡人不才,但也能召集万众御敌,姐夫你想打是吧?那就打吧!”
赵任好也使人回话,愤怒已极:“姬夷吾你得逞就无情,过河就拆桥,见利忘义,卸磨杀驴,背信弃义,上树拔梯,你这种人就是欠教育,今天我就替你死去的爸爸好好教育教育你!”
公元前645年九月十四日,秦晋两军主力在韩原遭遇,复仇的决战正式打响。
【开心一刻】
姬夷吾生了一场病,去找神医治疗针灸。
神医家门口排队的人挺多,姬夷吾有点着急,便花了不少钱强行插队。
等走到神医家门口,听里面说道:“今天是你们几个出师的最后一天,恰好今天病人多,我给你们做个考核!”
姬夷吾一听,吓了一跳,学徒手上可没准,别把我扎死了,我等一会再来吧!
他带着随从出去遛了一圈,回来发现神医家的院子里已经没人了,走近了门口又听到老神医在严厉批评徒弟:“你们这些孩子呀,让你们努力你们不努力,学艺不精,你看看刚才那些病人被你们搞的,多痛苦!”
姬夷吾乐了,幸灾乐祸地走进去,大手一扬:“针灸!”
老神医看到他,眼睛瞬间一亮,也乐了:“刚才没及格的那几个,赶紧出来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