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拉伯雷《巨人传》
书名:文学整集 作者:苏灵 本章字数:1464字 发布时间:2022-09-06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围绕着人文主义,众多作家笔耕不辍,这其中不得不说一说,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在法国都兰地区希农镇一个律师家庭,他学过法律,担任过教会职务,后又改学医。结业后,先自由行医,又于1532年进入里昂天主教医院当医师。

对古希腊、古罗马典籍的深入研究,以及医生的职业,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对民众的疾苦有更深切的感受,这都为他写作长篇小说《巨人传》创造了条件。

小说从欧洲民间巨人故事得到灵感,并吸收了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元素,叙述了两代巨人及其友人的奇异经历。

第一代巨人高康大从母亲的左耳出生,他体格、食量都异常惊人。婴儿时,高康大每天要喝近两万头奶牛产的奶,做一件衬衣,需要一千码长的布,纳一双鞋底,得用一千张牛皮。

少年时,他拜诡辩家霍罗费为师,结果越学越蠢。后来,他被父亲送去巴黎,跟从新老师包诺克拉特学习有用的知识和才艺,终于有所成就。

不久,敌国入侵,高康大回国参战。在约翰修士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敌人。为感谢约翰修士,他建了一所修道院。这里唯一的戒律,便是“做你愿意做的事”,这个规定,值得我们深思。

高康大的儿子,叫庞大固埃。他长大后,在巴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心智、体能都得到了健全的发展,并与足智多谋的巴汝奇结为至交。

在巴汝奇的帮助下,庞大固埃征服了渴人国。后来,巴汝奇为是否应该结婚而苦恼,庞大固埃及时帮助了他。但当他们被新的目标所吸引时,这个烦恼就退居其次了。

新的目标是寻找能够给出一切问题答案的神瓶,庞大固埃与巴汝奇、约翰修士等一起出发,游历了诸多稀奇古怪的海岛,终于找到了象征真理的神瓶。最终,神瓶给出的答案是“喝吧”——这就是他们经历千难万险寻找的最终结果。

《巨人传》中的巨人故事,表面上看起来荒诞离奇,但作者拉伯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影射和讽刺意味。

天主教会是拉伯雷攻击最为强烈的对象,各个阶层的神职人员,各种宗教仪式,甚至宗教活动场所和器物,都受到了辛辣的讽刺,使其神圣性荡然无存,暴露出逐利、残暴、虚假等本质。

如庞大固埃一行人在海外寻找神瓶时,目睹耳闻的各个海岛之怪现状,更有对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种种道行逆施的影射。

反教皇岛上的居民因被认为做了侮辱教皇的动作,被亲教皇岛上的人摧毁殆尽。亲教皇岛上的居民把教皇当成偶像,将教皇敕令奉为圣物,对教皇的敕令更是唯命是从。然而可笑的是,这敕令带来的唯一好处,便是金钱流入罗马,晦气留给人民。钟鸣岛上两只“教皇鹰”,因为争权夺利发生内斗,以至于搅得民不聊生。

可以说,在16世纪宗教改革大潮中,拉伯雷对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欧洲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当然,除了教皇和教会,拉伯雷还批判了封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

在当时,从中世纪神权统治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法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神权的延伸,王权的仆从,毫无独立性可言。

总之,《巨人传》通过巨人形象的塑造,全方位展现了人文主义价值观,它详细描写了两代巨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完整的表达了人文主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通过巨人高康大为约翰修士创建的特乐美修道院,生动阐述了人文主义者的人生理想。

通过巨人国王治理乌托邦国的具体描写,反映了人文主义关于开明君主政体的理想。

通过描写庞大固埃一行人远渡重洋寻找神瓶的历程,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渴望知识,追求进取的精神和宏阔远大的视野。

《巨人传》不仅是拉伯雷的《巨人传》,更是法国的《巨人传》,欧洲的《巨人传》,世界的《巨人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文学整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