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曾朴《孽海花》
书名:文学整集 作者:苏灵 本章字数:1460字 发布时间:2022-09-05

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批判价值。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在对晚清达官名士的经历不胜唏嘘的同时,也难免对那个时代的不争感到愤慨。

小说《孽海花》不仅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也透露着一个极具爱国之心的晚清改良主义文人的忧国之思。

对《孽海花》的定位,应该是历史小说,它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也借鉴了《儒林外史》等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这样的写法,使得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雯青,被赋予了代表晚清知识分子形象及状态的责任。

金雯青,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是一个缺乏独立经济基础的社会阶层人士。他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寄生性、附着性,这位晚清知识分子,以状元的身份在小说中幸运出场。

在他的身上,具备了一般旧时代文化人的优点和劣习,他的学问数一数二,文采扬名一时,更有着和“蕊宫”榜首傅彩云的再世姻缘。

若是时光再倒流个几百年,他完全可以陶醉于自己的才学,做一名高雅风流,悠闲洒脱的士大夫。

然而,他所处特殊的时代,使得他一出场,就面临了尴尬处境。在回乡省亲时,金雯青途经上海。他见到的是身穿西服的青年男女,出入西式餐厅和用刀叉进餐的上层人士,而他这个所谓的状元郎,却只能在一旁茫茫然,完全无所适从。

在金雯青的身上,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在世界文明面前的茫然和无措。西学东渐,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博通西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西学的熏陶,开始对旧时代的事物产生了思考。

传统文化的至高地位,在这个时候开始动摇,文人们不得不顺应时代趋势,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过程,有时几乎会耗尽了文人的一生力气。

在中国社会背负沉重文化传统的条件下,广大的文人名士,只能在西学的冲击之下,痛苦而缓慢的行进。《孽海花》之中的人物,多数是才高八斗的文人,他们那样的诗酒风流,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成为了时代发展洪流中的牺牲品。旧文人被新时代所遗弃,旧时代被新文明所遗弃。金雯青这一文人的命运,与满清封建王朝的命运相统一起来,具有十分鲜明的象征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小说中,除了达官名士之外的人物,描写最出彩的角色,当属傅彩云。她本是苏州花榜第一,已经五十多岁的金雯青,自然不能笼络住她的芳心。于是,傅彩云不安其位,先后与阿福、瓦德西、孙三儿有了私情。

每当金雯青发现她露出的马脚时,这个女人都会撒娇作痴,让金雯青转生怜惜。这不仅是因为傅彩云的妓家本色,同时也是因为,她对金雯青还存有爱意和顾忌。这个女人虽心有不忠,但姑且还没到坏至骨子里的程度。

傅彩云有妓女滥情之举,可在小说之中,事到临头的时候,她还是果敢敏捷,从不遮羞掩饰。可怜她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救下了许多的同胞,然而这群人不敢对洋鬼子发狠,却转头对救命恩人出起气来。得知傅彩云和洋鬼子有染,他们可是骂得比谁都要狠。

可以这么说,在作者曾朴看来,无论是上层氏族,还是下层民众,整个社会都已经病了,实在是令人心痛,甚至有时候要恨得牙根痒痒。

总之,《孽海花》书写了封建士大夫的醉生梦死,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它着重表现了晚清高级知识分子,在“由旧到新”这一历史关口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心态,反映了这一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嬗变,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真是文人的不幸,但从字里行间,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情真而意切。曾朴正是那数不清的知识分子之中,最渴望国家强大,最希望民众富足的一个。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文学整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