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衍宗皇帝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3777字 发布时间:2022-09-05

再说刘卞得知儿子被擒的消息,又气又脑,虽是解决了赫连一家,去了自己的心头之患,却搭上一个儿子。便脑恨儿子为何粗心到让这帮土匪擒去,这让他如何去救?

 

为了儿子,他果然压着心里的怒气,不敢再上书皇上派兵,也不敢与家里报信,自己筹划银两找妥当之人准备私下里和玉凤山交涉。

 

皇城大都,衍宗皇听了钦差的奏报,龙颜大怒。

 

赫连一家虽是嫌犯,以往却是战功赫赫,是朝廷汉臣里面的佼佼者,也可以说是封疆护国的栋梁。正因如此,当他听到赫连晟投敌时才恼恨至极,立时下了缉拿令,却是一再下旨要钦犯活着来京。

 

不想却被刘家导致火焚,这让皇家的威严何在,尽管刘卞一再强调是意外,但终是因刘文扈失职造成。

 

如今刘文扈被扣在玉凤山,刘后又日夜忧心侄儿,他也不好再说刘卞什么,只是心中郁闷。

 

眼下新政推行无力,刘家权势依旧庞大,自己无力扭转。虽然亲政以来通过科考用了一批新人,可仍然被刘卞这些老人压制,并无实权。

 

左丞相秦中和,集贤大学士兼参议王伯安,翰林院的齐襄,平章政事赫知查等人,倒是他一力倚重的大臣,但始终撼不动刘卞这股皇亲贵戚。

 

先皇为了稳定,大肆封赏开国辟疆的功臣,及至到了小功大封的地步,结果是王侯众多,个个荣华富贵,养尊处优。一但边疆有事,竟无有一个能统领千军的将帅之才,反而恃功居傲。

 

刘卞就是靠着两代国戚的势力把持朝政,对这些贵戚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今他拢略了一批功勋旧臣,以反对皇上推行新政,维护其贵族的利益。

 

直到听传太子求见,皇上这才放下思绪,传太子进来。

 

鲍硕觐见,问道:“父皇,我刚听说了赫连家的事,是不是真的,怎么竟会发生这种事?”

 

皇上点头道:“确是真的,火势很大,他们母子三人俱被烧焚,只有些变色的饰物兵器可以辨认,现场十分凄惨。”

 

皇上说这话的时候,口中嗟叹,也感到心下不忍,毕竟是开国以来第一位仁君。

 

鲍硕道:“那钦差所奏可是与镇国将军有关,父皇为何不派人彻查。”

 

皇上看着这位年轻略显稚嫩的皇太子:“那刘卞上奏说是钦犯失手自燃,未及施救,有现场的兵士作证。只是这刘文扈已被玉凤山擒住,也无法追究失职之罪了。”

 

鲍硕想了想,仍是心中不忿,上前一步跪下:“儿臣觉得这件事不会如此简单,请父皇准儿臣彻查此事。”

 

皇上神色严肃道:“难道你还记那一镖之仇吗?你是未来的国君,装的是天下,不是顺性而为的百姓。”

 

鲍硕抬起头,诚恳道:“儿臣从小就蒙父皇和太师教导,知道做国君的责任,正因为装的是天下,更因为装的是百姓,知道百姓是水,皇权是舟。如今蒙汉关系并不融洽,许多有才志士不愿为国效力,倘若朝廷再赏罚不明,让忠臣蒙冤,那是拒良臣于朝门之外啊,父皇!”

 

皇上心里想,自己年轻时何尝不是这样想,可现在,哎!

 

他叹了口气,起身上前扶起儿子。

 

鲍硕依然说着:“儿臣不是报那一镖之仇,而是不愿让天下贤士寒心哪。”

 

皇上轻轻抚着儿子的肩膀:“这些道理父皇何尝不懂,只是你登基后就会慢慢明白,这个皇帝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皇权不是至高无上,他要承受许多制约。所以,臣子是睁着双眼,明察秋毫,为国效力。而皇上,却是要闭上一只眼睛的,这样才能桎梏全局,保持朝中的稳定。”

 

什么?鲍硕莫名其妙的看着父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训导。

 

皇上对儿子笑笑,知他现在不懂,不过他早晚会懂的,必须要懂,否则这个江山他也坐不稳。

 

他回身仍旧入座,对鲍硕道:“如今你领中枢令已有两年,该多多学些治国执政之道。叫你出外巡查,也是一种体查民情国风的历练,毕竟你是将来的皇帝,也是我最信任的人。记住,你是皇帝,不是为国为民独行天下的大侠。至于赫连一家的案子,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查清,做出公正的裁决,不会让一个忠臣蒙冤的。”

 

这时,王伯安进来,与皇上商议三年一次的科考之事,今年秋天的乡试在即,有些事还要皇上定夺。

 

鲍硕听了便要告退,皇上唤住他道:“你不用走,一起听听,明年的殿试我想让你代我主试,这些臣子将来也是你的左膀右臂。”

 

王伯安笑道:“太子殿下年轻有为,又有历练,将来也定是位好皇帝。”

 

皇上也笑道:“我刚刚还说他像个为国为民的独行侠呢,将来还是得指望你来辅佐他。”

 

谈到乡试,王伯安道:“从上次科考以来,许多中原的儒生对蒙汉分考颇有不满,议论朝廷对原中原五国的考生歧视,今年不知做不做些调整?”

 

鲍硕也道:“这样确是不公,不但科考如此,好多方面都有这种弊端,以致许多汉人不愿走仕途的路。”

 

皇上摇头道:“我也知道这样不公,如今我们以少数人统治这样一个中原大国,短时间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随着蒙汉的融合,才能逐步放开。上次我为文扈赐婚就有此意,却不知中原女子竟是这等刚烈。现在许多的蒙人对汉族血统还很排斥,所以诸事不能操之过及。

 

他看着王伯安说道:“这次还是依照旧制。推行儒学这么多年,对这些蒙人收效甚微,不是短时间能赶上的。要不这样考,哪还有他们的份,这些人还不得把我这龙榻拆了。”

 

说完笑笑,又认真道:“开放科举,是为了选拔栋梁之才,避免科场舞弊,保证它的公平公正,才不会埋没人才。凡是有徇私情者,不论是王公贵族,一律严办。”

 

话说已经离开孟家庄园的少郡主仆,白天赶路,晚上投宿客栈,兰湮也被少郡逼着每晚陪她练武。少郡没有前世的记忆,但骨子里从小的那股傲气和韧性都在,认准了一件事从不会因困境干扰而放弃。她一心进京打探赫连家的消息,她不说,兰湮也知道。

 

自那次被劫后,她就意识到自己的花拳绣腿是多么可笑,如今的练习,她已经能从兰湮快速投掷的树枝中躲闪格挡自如。

 

兰湮从小出身农家,身体精壮结实,受少郡影响,扎马步,练拳脚,这一套外功也长进了。

 

就这样两人在忙忙碌碌中进入了中州境内,季节也已经进入秋季。

 

秋日的骄阳,明艳、温暖,催熟了路旁一片片庄稼,金黄的色彩,像罩上一幅秋的锦幔。在少珺的眼里,这天宽地阔的景色,若是初出闺阁,那必是心旷神怡。可出走以来,经历了无数凄凉苦恼,奔波劳累,一路看尽芸芸众生的世态炎凉,把这些诗情画意的心境也放淡了。

 

一路上京,他们主仆都是男装,行为做派也习惯了。如今少珺的宽袖儒衫里面换做了箭袖长袍,骑马赶路时也利落方便。

 

已过午时,两人又累又饿,本是急着赶路,错过了城镇,如今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行人不多。远处农田里一片收割后的空旷,只有几处套牛犁地的农户,也不知近处哪里能找到吃住的地方。

 

少珺正想着下马去地里找家农户,听着身后由远而近的杂乱马蹄声。回头看是一辆马车和两个骑马男人,车速很快,像是有急事赶路。

 

少珺准备驱马让过,及至马车到了近前,却发现那马车有些左右摇晃不稳,像是里面有人挣扎打斗。

 

她留了心,经过自己身边时,听到了里面有女子嘴巴被堵的呜呜声,她如今耳力过人,这个距离连兰湮都未能听到。

 

少珺提缰催马,一声断喝:“停车!”便已经窜到前面去了。

 

这马还是订婚时她特意向子媗要的,赫连府的马匹都是战马,关键时刻不会拖后腿。她一勒马头,横在那辆马车前,把腰间挂的凌霄剑抽了出来,准备唬一下。

 

车后俩骑马人上前:“你吃饱撑得,敢拦单家车辆。找死!”

 

俩人都是庄丁打扮,同时抽出一柄刀来,他们看少珺坐骑和装束打扮,也不知深浅,所以只是吆喝,暂时没想动手。

 

少珺却是知道自己的底子,兰湮又帮不上,须先发制人才行。看看前后无人,她先礼后兵道:“把车里人放了!”

 

其中一个人觉得可笑:“放屁,单爷的人你也想劫,想活命就让开,免得让老子见血。”

 

就这话他还没说完,少珺单手一挥,一股力量打到那俩庄丁身上,竟被掀下马去,重重摔在地上,有一人当场就嘴里吐血。

 

庄丁都是护院的家丁,平日吓吓农家百姓,力气大点,却没见过真正的武力。

 

少珺的灵力来自师父,可不是一般凡间习武内力,若不是遇上这事,少珺也从未在人前使用。

 

那俩五大三粗的汉子被少珺吓破胆,爬起来就没命地跑了。

 

少郡没心杀人,也不管他们,跳下马一手掀开车门帘子。

 

里面果真绑了个少女,挣扎的浑身是土,额头碰的青了一块。

 

兰湮刚才一直被自己小姐的武力吓呆,这会儿才回神,上来道:“小,小少爷真厉害。”

 

少珺敲了她额头一下:“没脑子,还不快帮着她解开。”

 

那姑娘被解了绳子,掏出嘴里的布条,下车就给少珺跪了:“谢谢公子搭救,今日若落入单家被辱,就是我的死期,谢谢救命之恩。”

 

少郡忙扶起姑娘:“不用谢,遇见姑娘也是有缘,否则哪里能救了姑娘。”

 

兰湮忙偷着拉拉少郡衣服示意身份,少珺顿时领悟,身穿男装却忘了自己是男装打扮。她忙松手,歉意道:“哦,是我唐突,姑娘不必记这救命之恩,路见不平相助而已。姑娘住哪里,我们送你回家。”

 

“吁---”一辆马车停在路边,上面跳下一位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一身半旧的蓝色长衫,青帻布皂。

 

他可能早就看见了姑娘的狼狈,下车就直冲过来:“小芸,你这是怎么了?”说完眼睛不善的看向少珺二人。

 

小芸姑娘忙解释他们是自己救命恩人,简单说了刚才的遭遇。

 

此人才面带歉意对少珺主仆道:“是我鲁莽,在下感激公子救下小妹,前面不远就是我家,可否随我同归暂歇,以表谢意。”

 

少珺见他热心相邀,,正巴不得呢。看这人生的高大健壮,面相谈吐带着点儒雅,也是这乡间难得儒士,便拱手一礼:

 

“小生韩少珺,字明毓,南屿宁安人,小仆叫兰湮,叫他湮儿就是。我本是来中州投亲,一路颠簸,不想投亲不虞,正无着落,就暂时叨扰大哥了。”

 

对方一笑:“不用客气,您救了小妹,正无以报答呢。鄙人姓董名清字道安,也常出门在外,家里只有老父和小妹。昨日收到家信,说是父亲有疾,特意从城里请了大夫过来。”

 

董清说完,让赶车的伙计帮着把少珺的两匹马拴在车后,请少珺上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