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站在母亲面前说道,“李老板,肉的价格我就不说了,可这卤肉的方子,要是给了您,那您就可以用一辈子,不,你儿子,你孙子,你祖祖孙孙都可以用,所以,我觉得那方子你要添上些方才合理。”
旁边的村长听了不停的点头,这林家二房林左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说,并且说得头头是道了。看来啊,林家二房真是人才鼎盛,儿子闺女都这么有出息。
李老板也听得入迷,经林左一说,别说是村长了,就是他也觉得自己今天花这么点银子还真是得了大便宜了。
李老板再一思考,“这样吧,我再添两百两银子,五百两,虽然你们的方子的确好,但你们也知道,江风镇并不是什么发达富裕的城镇,所以做生意并不容易。要是再高,我真是承担不起了。”
“好,既然李老板这样说了,那我们就成交吧!”我把这方子要用到的佐料都交给你,往后你们酒楼需要卤肉时,你就按佐料直接购买就行。“林左一言定音,林赵氏心花怒放,儿子才说几句话,这就马上多了二百两银子,看来,闺女说得对,这家里放手交给儿子是对的。
林赵氏把闺女给留下的十多包佐料交给了李老板四五包,李老板欢天喜地地走了,他酒楼以后做卤肉,就按这佐料的数目去买就行了。刚接过来他还担心林左会藏私呢,连续打开了好几包做卤肉的佐料发现都是一模一样的,这老老板就彻底放心了。
林赵氏则是给自己留下了六七包卤水料放着备用,林左也答应了李老板不再卖与他人的要求。毕竟做点生意还真是不容易,都是能互相体量的。
“村长,您也辛苦了,这点银子是我们感谢您和您儿媳妇的,为了慰劳村长,李老板和林左都分别给了村长好几两的介绍费,当是辛苦费了,把村长乐得笑呵呵的。
他今天光是跑跑腿,就赚了全家人半年的生活费了,村长高兴极了,这个林家二房的事情,真是沾上边都有好处。村长对林家二房的事情更上心了!
“娘啊,我们今天真的是发达了!“”是啊,儿啊,我们家以后都能有好日子过了!“村长和李老板走后,林赵氏母子兴奋地抱在一起,猪头、猪脚、猪内脏等等肉卖了300两银子,方子500两银子,又得了800两银子。
现在林左家里就只剩下那些肉骨头和猪肺了,林赵氏和林左母子俩一高兴,便把剩下的猪骨又分了一些给借住在院子里和村民们,把那些住在林家二房院子里的男女老少乐得大声欢呼,像过年似的。
这村子里愿意帮林家二房的人更多了!
“舅舅、舅妈,表哥,这些银子你们拿好,今天辛苦了!“当下,林左和母亲商量完后,便给了忙里忙外的两个舅舅、舅母、表哥们各十两银子作为工钱,赵家两舅舅家盖房的银子便全都积攒够了。
”小姑,左儿,舅妈谢谢你们!“赵家两舅妈们含着热泪把银子给收下了。她们没想到,都不用她们开口,这小姑母子俩就已经数了银子送到她们妯娌二人手上了。
“林左他妈,真是太感谢你和左儿了,自从去年雪灾我们房子倒了后,全家人都在你家院子里住着,还在这里娶了儿媳妇,又生了乖孙子,如今又借我们盖砖房的银子。“而正忙着照顾孙子的张大婶一家,林赵氏也借了他们二十两银子,张大婶觉得好事都让她给占尽了,眼里含着泪光。
“大林他娘,咱们做邻居都快二十年了,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前几年,我们被老太爷他们扫地出门时,右儿、凤俏那两个小的还不是你经常给他们一碗吃的喝的,不致于饿死,否则他们都不知能不能拉扯大啊。“说起往事,林赵氏也是眼睛湿湿的。
林左猪场的猪卖出的这天,住在林家东西厢房的亲戚全都有了盖房子的资本,家家都满心欢喜。村子里收到猪脚、猪骨的人家都感激,没人心生嫉妒。
回山后,林凤娘给这几天帮忙杀猪干活的陈叔、李龙、李虎、朱三、赵大牛等人每人一个大红包,每个红包都封了一百多两银子。这杀猪都是体力活,这两天这些汉子们,都挥汗如雨,特别是在大树村来回的跑,林凤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是动容。
江高城城东田庄的养殖场也烧制接近3万斤腊肠,加上大风山上的3万斤,和大树村林左的5千斤,共收获了6.5万斤腊肠,又是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虽然今年的腊肠品质和烧制远远高于去年,但林凤娘和付掌柜经过商量后,决定价格依然不变,把代理腊肠生意的伍员外、金掌柜高兴得不得了,那腊肠的口感和气味,他们可是都有尝到的,比去年的好吃多了。
“荣华富贵“四大管事的那些订腊肠和客户们就更别说了,这腊肠几乎闻不到熏烟味,口感好了,品质提升了,而价格却是一点也没长,试吃过的客户都加订单,把荣华富贵“他们四个来回忙个不停。
“夫人,我们大风山的那五亩棉花也收回来了,足足摘有两千斤棉花,我们以后的棉被、棉衣都不用再花银去外面买了。“贾妈高兴地说道。
林凤娘边吃边道:“哦,棉花也摘下来了。这样一来,我们今年的棉被和棉衣应还真是够用了,买棉花最麻烦,船上都挤不下还不说,最怕的就是在回来的途中被水给打湿。”五亩有二千斤,那也即是亩产四百斤,这个产量在林凤娘看来算是低的了,只是再怎么也是他们大风山的第一次收获,总是好的。
“是啊,夫人,老奴每次特别怕买这个东西。以后终于都不用烦这个了。我们在山上什么都能自给自足了。“贾妈也很认同,棉花轻,但却占地方,路上还真的特别难带。
“放心吧,以后,我们还会种更多的棉花和其他的农作物的。“今年农作物多,这山上的几亩棉花她忽略管理,来年得要加强这棉花的控旺、打尖和施肥才行,这样才能提高产量。还有莲藕和荸荠也可以采收了,这大风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还有两个多月就快到年了,大风山上下的人忙着播种种植冬小麦之外,还要采收荸荠和莲藕。
“天哪,好大条的鱼儿!”“是啊,那鱼儿奔得可高了,我都抓不住。”池塘边,朱三带着一票壮实男丁,用鱼网先把池塘水面的鱼打了起来。
这些都是开春时从河边抓获的小鱼苗放进去养的,都有七个月了,林凤娘虽然没安排人刻意精心喂养过,可黑风山上的甜山泉水,硬是把鱼儿滋润得膘肥壮得很。
只可惜,当初他们投放的鱼苗不多,一个整十多二十亩的池塘也只有五六千斤大鱼左右,因为当时宋天夫妻的这两个池塘更多的是用来畜水排水,供给农作物,故没有往养鱼这方面过多的想。
鱼虽不多,但这些大鱼孵化出的鱼苗却是不少,林凤娘吩咐宋天道:“相公,这些大的鱼让人送往厨房和饭堂,活着慢慢吃,那些小的鱼苗放在池塘的四个角落处安放着,等采摘完莲蓬、挖完莲藕,满上水后,再把鱼苗放回塘里。”
宋天一听很是赞同,“对,还是娘子想得周到。还省了不少去河里捕小鱼的功夫。”于是他赶紧带上几人在四个池塘角落用泥都分别筑了个小池子,把那些小鱼苗都小心翼翼的安置好,还有小水池上面放些荷叶遮阴。
胡叔、宋天、赵大牛带着三十多人挖荸荠,吴叔、朱三、李虎、李龙他们带着二十多人在池塘里挖莲藕,小冬、小竹、小菊侧是带着十多个人采摘莲蓬。
“小冬,小竹、小菊,告诉他们,除了莲蓬,那白色的那一截荷叶梗也给我折下来。”林凤娘看到他们只采莲蓬,别的都扔了,急得大喊。
小冬,小竹、小菊傻楞了,这个荷叶梗也要吗?这么硬的梗,猪都不吃,他们大风山庄如今物产丰富,还需要吃这些东西吗?“夫人,那荷叶梗真能吃吗?小菊弱弱的问。
林凤娘赶紧大声说道:“能吃,能吃,你们给我把它折下来,我要用来给大家做凉拌菜,放些辣椒进去腌着吃,好吃得很。对了,那荷叶也顺便摘些好的晒干,以后可用来泡茶或做食物。“这藕梗可脆爽了,放些小辣椒,炒着吃,营养又美味,想想都能吃下两碗饭。荷叶也是好东西,都收藏一些,放着随时可用。
于是,两张鱼塘里的白色的那一截嫩嫩的莲藕梗全给折了下来,林凤娘目测估计都有六七千斤了!
负责养殖的杜家婆婆也带了两个儿子和小梅、小兰、小秋等人拉着马车过来了。赵大牛好笑叫道:“杜婆婆,你带这么多人过来,莫不是想抓些鱼去给你们的猪吃吗?我们人都还没吃上呢,你的猪再金贵也没我们人金贵呢。”
杜婆婆好笑道:“大牛,莫说婆婆小看你,你人还真没我的猪金贵,我一个家养的大肉猪,都不知道能买多少个我跟你。”杜婆婆说得还真一点也没错,那肉猪制成的腊肠,抢手得很。
赵大牛泄气道:“杜婆婆,有你这么说话的吗?说过笑都不成。”杜二在一旁笑道:“大牛,我娘说的都是真话,如今这个世道,人就是不如猪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