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环境其实比楚国还要复杂。吕小白虽然如愿获得了盟主的头衔,但这种强拉硬打或是因共同利益结成的联盟并不稳固,往往是前脚刚刚结盟,后脚就发生了内讧。
说白了,中原诸侯国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承,哪个祖上没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人物,这种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谁也不能忍受被别人踩在脚下。
吕小白若想“号令天下,莫敢不从”,除了将齐国不断做强做大以外,必须有几个国际盟友紧紧地围绕在他身边,为他摇旗呐喊,帮他制造舆论,与他一起横行霸道。
在中原各诸侯国中,邾国是齐国的忠实跟班,唯吕小白马首是瞻,但这个国家体量不够,没什么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用不大;
卫国卫朔,也算是三舅的忠实拥趸,但卫国内部政局不稳,有点自顾不暇;
宋国宋御说在北杏会盟之后,与吕小白“打成一致”,在政治上坚决站队齐国,在行动上紧紧跟随齐国脚步,算是吕小白的一个有力帮手。
然而,对于意在图霸中原的吕小白来说,仅有宋国“莫敢不从”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大诸侯国为其壮势。
吕小白又想到了外甥姬同,妹妹文姜已经去世,齐鲁之间的关系纽带越来越松,为了重新将鲁国与齐国绑定在一起,吕小白想到了“亲上加亲”,这也是齐国历代国君的常规操作——拿自家的女子换取政治利益,这次被牺牲的姑娘叫哀姜。
其实对于这场政治联姻,姬同心里是十分拒绝的,因为他已经找到了真爱,只因二人的关系不被世俗所容,不被礼法承认,所以他一直无法将自己的真爱扶为正室夫人。
姬同的真爱叫孟任,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非常虐心。
孟任,党氏,任姓,孟在当时是老大的意思,孟任,就是老任家的大姑娘。这个党氏是周王后代,原本也是姬姓,和鲁君同宗,后以封地为姓,才改为党氏,在鲁国属于大贵族。
传说姬同当时听闻孟任神仙颜值,才貌双全,二话不说就在党家附近建起一座高台,一下班就跑来登高远眺,只为在人群中多看她一眼。
孟任知道姬同对自己的情(垂)深(涎)义(三)重(尺),但她不能答应他的请求,因为这样做有违礼法道德,没有人会祝福他们。
姬同急了:“早出五服了,这不能算近亲结婚!我不高尚,可我也没有罪,我只不过是深爱着一个人。”
孟任:“你姥爷家基因真够强大的!”
姬同:“……,如果你从了本侯,本侯就立你为国君夫人!”
孟任:“……,成交!但我要你对天起誓!”
两个人将自己的手臂割开,将伤口紧紧地贴在一起,让血水相融,这种发誓的方式叫做“割臂之盟”。
二人对彼此宣誓后,孟任就做了姬同的女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叫姬般。
姬同果然没有得逞便无情,他一直深爱着孟任,在所有的儿子中,他最疼爱的也是姬般。只是,因为二人的结合不符合礼法道德,他们的婚姻并不被鲁国公室承认,姬同也一直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将孟任立为正室夫人。
孟任:“哼!男人的话果然含水量大!”
公元前672年,吕小白与姬同再次会面,吕小白当场表示:“同同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连个正室都没有,这不符合你的身份嘛。这样吧,今天三舅做主,给你说一门亲事,也算对你去世的母亲有个交代。你也知道,我们齐国公室女子,个个倾国倾城,稳重端庄,婉婉有仪,至善至美……”
姬同:……
吕小白:“你也知道我齐国哀姜,天香国色,闭月羞花,善解人意,蕙质兰心……”
姬同:“三舅你别说了,我答应您!”
就目前齐国和鲁国的形势来看,这场政治联姻对彼此有都好处,于情于理,姬同都不能不答应,他也不敢不答应。所以,姬同对自己这位未过门的媳妇表现得极为尊重,订婚以后,他亲自前往齐国下聘,两年后,又亲自上门迎亲,这在诸侯中是极为少见的,不符合他大国君主的身份,也从侧面反应了当时鲁国在齐国面前的弱势地位。
哀姜的具体身份,史书上没有细说,只说是齐侯之女,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位齐侯。
司马迁先生认为,哀姜为吕禄甫之女、吕小白的妹妹,这……
如果真是这样,从辈分上论,姬同要管哀姜叫姨,春秋有点乱,这也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吕禄甫死于公元前698年,哀姜出嫁于公元前670年,就算哀姜是吕禄甫的遗腹子,届时也年近三十了,按当时的标准来说,绝对是超大龄剩女,这还是联姻吗?这摆明是欺负人。
从感情上来说,哀姜也不大可能是吕诸儿的女儿。吕诸儿是姬同的杀父仇人,硬把一对有血海深仇的人绑在一起,吕小白还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而且,姬同也不大可能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对哀姜敬而重之。
所以哀姜如果真的是齐侯之女,是吕小白之女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
不管哀姜是姬同姥爷的女儿,还是大舅的女儿,或是三舅的女儿,总之,他们结婚了,在一起8年,始终没有诞下子嗣。
公元前662年,姬同寿终正寝,鲁国人民热泪盈眶,奔走相告,不为别的,就因为姬同是鲁国自鲁隐公以来第一个正常死亡的国君,太不容易了!
然而,姬同死得安然,鲁国却因此陷入了新一轮的政治风暴。
【开心一刻】
一天,孟任要跟姬同黏,姬同既不情愿,又不同意。
孟任便说:“外面挂台风,你不抱紧我一点,给我刮到别的老爷们家,不给你送回来怎么办?”
姬同叹了一口气:“就你长得那个胖,人家顶风也得给我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