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回到柏壁大营,吩咐随同他前来增援的将领刘弘基道:“去岁平阳公主与张伦将军率军袭扰敌后,并至浩州汇合李仲文、刘德威二将,迄今已有三月,我担心他们困守西河,日久粮尽。本帅想请刘总管领新来二千人马,多带粮草,从隰州这一线深入敌后方打击敌人,并至浩州接应公主等人。本帅估计一两月内,我军即将与定杨军展开决战,届时本帅带大军从后追击,刘将军与公主等可自浩州一带断贼退路,呼应主力合击,定可大破贼众!”
世民在军事地图上指点着,告诉刘弘基他的对敌战略。
“末将谨奉元帅教谕!定当不辱使命!”弘基答道。
“好!你和兄弟们明后天先休整二日,做好准备,两日后出发!”
弘基领命而去。
刘弘基领军出发后,这天,世民又带了二十余亲卫至前线侦察敌情。
已是二月底,柳梢渐绿,草地如茵,和煦的春风习习吹拂,阳光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世民站在高岗之上,望着对面敌营。有好些天了,对面的军营已经不似往日喧闹,定杨军也不再出营示威操练了,缩在营盘内一动不动。世民推测,宋金刚孤军深入,粮道被截,军中乏粮,兵士饥馁,士气低落,估计撑不了多少时日,决战的时机即将到来。
世民将随行的二十余亲卫分成二小队,分头去打探情况,只留了一名叫独孤彦云的亲卫在身边,这独孤彦云正是上次世民从陇西军中挑选出的亲卫之一。
山丘上嫩绿的小草如同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世民感觉有些疲乏,便躺在一块较平坦的草地上休息片刻。天空是深远的蔚蓝色,飘着几朵薄纱似的轻云。世民竟不知不觉睡去。
守在世民身边的独孤彦云起先还坐在一旁,后来也躺在草地上,迷迷糊糊打起盹来。
此时定杨军巡哨经过附近,发现远处山丘上有两匹战马正低头吃草,便悄悄包抄过来。
一条刚从冬眠中苏醒的蛇,追赶一只老鼠,被追的小鼠惊惶逃窜慌不择路,从独孤彦云脸上倏忽滑过。
独孤彦云被惊醒,抬头一看,见不远处数百敌军已挺枪持刀围了过来。
“元帅,有贼军!”独孤彦云一声惊呼,世民猛然跃起。一旁低头吃草的战马特勤骠似也明白了险情,咴咴叫着跑过来。世民飞身跃上战马,戴上头盔,摘下柘木硬弓,抽出大羽箭,弓弦响处,敌将应声而倒。
这时独孤彦云也飞身上马,一敌将马快,持刀向他砍来,独孤彦云抽出钢刀,几个回合,砍翻敌将。敌军见他二人勇猛,皆不敢近前。但见对方只有二人,又不甘心退去。
世民左右开弓,又射倒两人,敌军大骇!回身逃窜。
这时其他亲卫赶回,世民与众人合力杀退敌人,安全回营。
唐军接连小胜,军心振奋!诸将纷纷请战。世民道:“决战时机尚未成熟。请诸位再耐心等候一两月,本帅与诸公相约,届时必与诸公共破贼军!”
世民静观其变,如同潜伏于丛林中的猎豹,耐心等待最佳时机,以求一击必中,置对手于死地!
且说宋金刚原以为精心谋划,为李渊设下天衣无缝的圈套,自认万无一失,不料想竟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经调查,得知是唐俭从中作梗,宋金刚大怒!将唐俭与唐永安王李孝基打入囚车,派人押解至太原,让刘武周发落。
宋金刚求战不得,求安不能,四处抢掠,又正值青黄不接,少有收获,因此力量日益衰竭。
不久,宋金刚军中粮尽,只好派人向刘武周要粮。
谁知刘武周日子并不好过。原来不久前,刘弘基奉秦王之命率二千人马深入敌后,与浩州平阳公主、张纶、李仲文等里应外合,在浩州击败刘武周部将张万岁,斩俘数千人,并分兵袭取汾水东岸被定杨军占领的张难堡。浩州与张难堡隔汾水互为犄角,正扼住刘武周往浍州前线运粮的咽喉要道。刘武周派人往浍州运粮,半路却被平阳公主与张纶率军拦截焚毁。刘武周退守太原,无法增援宋金刚。
转眼到了武德三年四月十四日。
这天一早,对面定杨军营地不见动静,侯君集派出探马去前线打探,回来报说,敌人似乎已经趁夜北撤。
李世民传令全军戒备,做好战斗准备,随后亲率数百卫队,到敌人营寨前查探,见对方营地毫无动静,进去一探,定杨军营地空空荡荡,土灶埋了,帐篷拔了,只剩下营寨边缘的旗帜在风中摇曳,还有一堆堆湿柴冒着浓烟,远看似炊烟袅袅。
世民连忙回营,召集全军,进行战前动员:“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敌转输路绝,粮尽计穷,已趁夜仓皇北窜。我军乘胜追击,歼灭宋金刚、刘武周,在此一举!”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平静了五个月的“柏壁无战事”,终于即将揭幕一场气吞山河的大反击!表里山河的数百里晋中谷地,见证了狭路相逢、勇追穷寇的一幕史诗。
定杨军大部队撤退,仍留下少量人马驻守浍州、晋州,秦王挥军用六天时间拿下浍、晋二州,并派出信使,传命原在敌后骚扰的刘弘基部一面扰敌退路,一面南向与主力会师;命平阳公主、张纶、李仲文等率部从后拦截敌军。
四月二十一日,秦王率军在吕州(霍邑)追上定杨军断后的寻相所部,敌军人心摇动,皆无斗志,才及交锋就已崩溃,四散逃窜。
唐军乘胜全力北追,一日一夜,急行军二百余里,其间交战数十次,俘获大量敌军士兵和武器装备。唐军也是又饿又乏,步兵、粮草皆跟不上来,只有数千轻骑勉强跟上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