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我最近看到酒楼旁边有人鬼鬼祟祟的。“江高城”缘来“酒楼里,大富和付掌柜报告自己这几天看到的异样。
那就不是自己一个人感觉不对了,看来,在这江高城,他们“缘来“酒楼的生意太好,真的惹上眼红,被人给盯上了。
付掌柜思虑半晌,拿起笔写了些字,“大富,你带上我的亲笔书信和几份薯糖、两坛红薯酒到府衙一趟。亲手把这交给韦师爷。“和府衙大人和韦师爷等人相交近两年,是时候求助官府的力量了。
“娘,我出发一趟到小妹家去,问一下小妹这些活猪怎么处理。你留心娘子那儿!“大树村,林左不知道这些活猪是活着还是杀了再拉去大风山,故想着要问一问妹妹。但妻子大腹便便,于是他便对母亲林赵氏叮嘱离开事宜。
林赵氏欢喜地道:“左儿,你放心去吧,你媳妇在这家里,还有娘看着呢!右儿想必又长高了吧,左儿,娘给右儿纳了两对鞋和做了几套衣裳,你给带去。“
林左接过,“娘,你怎么操心做这些啊,多费眼神啊,右儿在大妹那里什么都不缺少,吃穿都都比家里还要好,娘你就别担心右儿了。“
“好,娘晓得,以后娘不做这些了!“林赵氏哪里会不知道啊,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在闺女家过得再好,可这些也是她作为母亲的一翻心血,她就是觉得儿子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给缝制的衣裳她才放心。
最近张小青娘家人白天全都回大柳村去忙活修建房屋的事宜去了,夜晚才回到大树村林家二房的大院住宿。大哥家能回屋盖新房,张大婶也高兴极了。
张大婶她可是听说了,大哥家的地基打好了,新砖墙已盖到接近一人高了,真是有钱好办事,在村长的组织下,一条村子的成年壮实男人都过来帮忙。
张大婶自从大胖孙子出生后,一家大小都挤在侄女张小青夫妻的东厢房里,也是拥挤得很。她在思量着等林左的猪卖出个好价格后,再开口向侄女借上些银子,加上这两年挣的和省的积蓄,让村长也帮把崩塌的老宅给清理出来,再把旁边的那几分闲地买下,一起建个宽敞一点的屋子。
和张大婶一样想法的还有林赵氏的两个嫂嫂,原本这两个舅妈想着找林赵氏开口的,只是被忠厚老实的赵家大舅和赵家小舅给阻止了。
“我们这么多人挤在妹子家里住了这么些时日,给他们带那么大负担,如今左儿的猪都还没卖出呢,你们就打上这借银子的主意了!我们如今也积攒了不少银钱了,耐心等上一等,等明年大家都像咱们那样,都给种上了两季水稻把我们兄弟给帮忙烧炭的帐给结了,这盖房的事情就水到渠成。”“赵家舅舅他们不愿意再给妹妹添麻烦。
“当家的,等到明年,那还要等上多久啊,你也不想想,我们等得起,可儿媳妇的肚子能等得起吗?”赵家两个媳妇张茵和张英都怀身孕,她们只比林左媳妇张小青迟几个月,眼看张小青就快临盆了,赵家舅妈们也急啊。
虽然在林家不愁吃,小姑子也没给她们甩过脸色,亏待过她们,但她们也想有自己能作主的小屋子,一家人能在里面享受天伦之乐。别人家再好也是别人的,要不哪里来的“龙床不如狗窝”一说。
赵家舅舅们一听婆娘说到怀孕的媳妇时,便没再吭声了,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妹妹家的儿媳妇也快临产了,到时那么多孩子集中在一起,哭声四起,一个就能吵醒一个院子的人。
张大婶家的孙子就是如此,每每大人们被孩子吵醒时,张大婶一家都尴尬地给一个院子的人赔笑脸。到时这东西厢房哭声此起彼伏,该多么的不方便啊。
“爹,要不我们两人把那新房的横梁给上了,再慢慢的把那些瓦片给盖上去、”林家大房林东不想这墙再天天的日出日晒,雨出雨淋的了,明明是新砌的达砖墙,却是起了厚厚的一层苔藓,被村子里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嘲笑。
林海还在抽旱烟,一旁正要做饭的的儿媳妇林马氏听了,大惊失色,“相公,不要啊,那横梁那么粗重,就是最壮实的男人也得要七八个才能把它拉上去,光是凭你和公爹两个人的力量,这那成啊。这家有里里外外都要靠你们爷俩,要是再出个什么好歹,你让我们娘仨该怎么活啊?“
林马氏肚子里又给怀上了,月份还小,再过两月也能显怀了,并且婆婆林刘氏早早就说过的了,这房子那怕是盖好也与他们一家没任何关系,他们休想搬进去,就算是给他们搬进去,这以后还不是回到了未分家的状态,故林马氏根本就不想自己男人沾这个事,更别说是冒那么大的险了。
林东一听,看了两眼妻子的肚子,便不再吭声了,要是自己有什么个好歹,像帮他们盖房的摔断腿脚的林朱那样,那妻子带着幼小的孩子们该怎么活啊。
“你这个臭婆娘,乌鸦嘴,就不能说点好的吗?“在屋里生闷气的林刘氏原本听了大儿子的话,想着快有新屋子住了,正欣喜若狂,但后面林马氏的话,却像是一盆冰水浇在了炭火上。
林刘氏急急的从屋里出来,向前就想揪住林马氏的头发,给她两个耳光,林东见状,赶忙上前挡在妻子面前,“娘,你想干嘛?娃儿她娘怀有了身孕,你不能打她。“
林海一听儿媳妇又怀孕了,心中一动,把手中的旱烟筒用力往地上一敲,“都别闹了,东儿,眼下先把田里的活儿给干好了先,房梁的事儿待明年开春再说。
“光说不动,别说是明年开春了,就是再过十年,也是这个破样子。”要住新房的美梦破碎,林刘氏气极,狠毒的看向儿媳妇林马氏。
自从闺女林凤娇出事后,这一村子的村民像躲瘟疫似的躲着他们一家。胆子大的还公然当面笑话他们,反而林家二房林江、林赵氏儿子林左,不仅在小青山盖了猪舍,还买了下人,日子越过越红火,林刘氏一想到这些,牙齿都恨得咬得吱吱响,她真是受够了这种窝囊的日子。
如果可以,她真是恨不得立马放一把火把小青山给烧得精光,只是恐怕她还没靠近就被人给发现了。如今的林家二房,出入人员众多,不是她能惹得起的了,这种想法,她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就算了。
大风山宋天、李虎、李龙、陈叔、周大、陈土、朱三、赵大牛、孙家兄弟等人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之内宰了接近两百头猪,还要把猪肉和猪骨给整整齐齐的切好。
林凤娘带着众人整然有序地把那些切碎的各种肥瘦相间的猪肉,均匀的用绞肉机给绞碎,用各种佐料搅拌好腌制, 之后再按比例的做成辣、微辣、麻辣、甜等不同口味的腊肠。
自从上去杜家老爹用碎玉米桔杆压制成型,烧制成炭后,林凤娘干脆让人给建了四五间专门烘制腊肠的屋子,大风山里的猪最快也得四个月才能长成一批,一年顶多也只能有三批猪出栏长大。
故大批量的烘烤腊肠也只有三次,虽然一年里出只能用这个屋子上两、三次,可她还是让人把几间烘烤房给弄得整整齐齐。而这些炭烟特别少的玉米桔梗炭更是把这些腊肠烘烤得一点味儿都没有。
和去年的腊肠相比,今年猪除了吃发酵的牧草外,还吃了米糠、发酵豆渣、花生枯、红薯渣、红薯藤等各种饲料,因着猪食材的丰富,今年的猪肉和去年的相比,更加的香嫩可口,辣椒也是大风山所栽种的辣椒,所以今年的腊肠的比腊肠的品质更是上一个新台阶。
“夫人,表舅爷来了,正在偏厅等您!”正在忙得火热之时,吴妈急急地前来给林凤娘传话。
林左才刚刚到达大风山山脚,就看到了负责饭堂吃食的下人们用大板车拉着几十筐的猪脚、猪骨等,看来妹妹山上的猪场已经宰杀完猪了。
林凤娘来到偏厅,厨房早已上了茶水和点心,“大哥,你来得真是及时,今天我们山上的养殖场的猪出栏宰杀,大家正在做腊肠呢。大哥,你先歇歇,喝点茶水,吃完糕点,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加工腊肠过程和烘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