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老师
书名:张集 作者:虾仁汤圆 本章字数:3208字 发布时间:2020-06-10

苏北尤僻处,水城之南,天岗湖水畔,龟卧一村,名为张集,曾属于淮阴,怎耐民风难化,又贫又穷,难以奏时之风,被踢!现今风景依旧,民风枉然。

今张集民之祖先本非本地土壤之养食,溯之若百年,此地发生之灾难。无生民之遗存。为保证此处人烟,乃迁山东之民填补于此,尔来已历数代人而已。

先祖之墓落于村中间偏南,父辈之说,当年,其坟何其高大,方圆几里,顶与树齐。每祭祀之时,举全村之老幼集于此处,焚香烧纸,咿呀祈祷。人群熙攘,烟飞絮飘,鞭炮之声,响彻云霄,场面何其壮阔。


而今,传之我辈,坟墓依旧,但几易风雪,无人为之填补。终之坟已塌陷,周围被农家小菜园侵占。年年寒烟衰草,祭奠之人更是寥寥无几,凄凉之感油然而生。今日之人忘祖之态何以言表?

张集现居200余户,远远观望,尽为郁郁葱葱之杂树所笼罩,偶尔风过,红砖绿瓦才可睥一角。见庐山之真面,得秋冬之季,树叶尽凋,残景立现。


瓦房间之草屋,竟无秩序,几处横塘,全为畜生遗物所覆盖。走近,非掩鼻才可抗拒。小径荒凉,坑坑洼洼,水洼随处可见。间或一车驶过,溅一身之晦气。除之,惟脱缰豕犊闲逛其上,偶然留新张代谢之物。

傍晚时分,夕阳垂照。金色涂抹角角落落。鸡鸭回巢,牛羊归圈。忽一驴鸣叫,惊起四处飞鸦。白头老翁,拄杖候门,等待孙归。炊烟又起,袅袅之态间于晚雾。

此村虽小,却演绎若干故事,下面乃为其一。

张集有个张大顺,七十多岁了,但看起来绝对没有那么的大年龄。因为全村人都是鸡窝头,就是他一人搞个伟人大背头,全村人祖祖辈辈都不刷牙,整天都是以黄色的牙齿相互问候,吹牛打屁,而就他一个人刷牙,牙齿总是白白的。


因为他刷牙,空气清新,所以全村的妇人都喜欢和他说说话,开开荤段子,因为和他说话开荤段子的时候,可以闻到一股薄荷的香气,而和自家的男人说话时总是能闻到一股臭鸡蛋的味道,尤其和自家男人在床上滚床单的时候,那股子味儿更浓。


因此呢,张大顺就成了张集老太婆小媳妇的最爱,这些人没事就长大顺聊天,为的就是多呼吸呼吸那种香味。好在晚上和男人做那些少儿不宜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张大顺的嘴里的香味,以幻觉来抵制现实的自己男人嘴里发出的不良口气的侵袭。


说到这里,张大顺究竟是谁,张大顺就是张大顺,是张庄的张大顺!

张大顺被村里的学校招为老师了,为什么呢?农村吗,教师本来就少,加上农村的学校老师均来自自己的村庄,如果自己的村子不出现一两个教书的那么就可以说这个村子的教育将几乎瘫痪。因为在农村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思想,就是一个村子的教书先生不大会去别村上课,这在他们看来不仅仅关系到自己村子在自己乡中的地位,也关系到自己下一代的前途问题。千万不能让别村的娃强过本村的,这是该村当先生的光荣使命。所以,哪村没先生,哪村只好在别村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张村缺的就是教师,虽然乡教育局一贯的给别村的教师作思想工作,为他们加薪提高待遇,人家就是不肯,其实,原因不仅仅是他们的信念在捣鬼,而是张村的现实状况导致他们不敢来,原因有三:

其一:该村的村民比较的野蛮,比如说孩子在教室正上课,家长匆匆从地里赶来说:“娃,你看到这天色了吗?还在这里傻B似的坐着,家里今天晒粮食,你还不回家帮忙,如果粮食遭了雨发霉了,明年你吃什么,想吃屎呀,你!快给我滚回去帮忙。”说着连拉带扯的把孩子往外拖。老师可不干了,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没有规矩,也应该有老师的尊严吧,就这样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老师可是位知识分子耶!老师出来挡着说:“这位家长,现在可是上课时间的,你做的可不对呀!。”那位家长眼一瞪:“妈的,你算个球毛,他-----我儿子,我想让他什么时候上学就什么时候上,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你管的着吗,你?老子给你钱,你特吗的像个老娘们似的唧唧歪歪干嘛?滚你嘛一边去!。”老师还想说点啥,可话再到嘴边巴掌就已经到了脸上。

其二:张村地理位置不太好,和别村同处一乡,可是和别村离着十几里,路又不好走。下雨了,道路都是水,又是泥的,来了容易走就难了!人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等着自己呢!下雨的晚间一个人走路可害怕着呢!况且,张村这个地方可传说来着不干净呢,比如西沟底每四年就要淹死一个人,本来说是偶然可是这个周期一来,和女人每月似的成为惯例,偶然也成为必然.还有,村子北面的山冈上老是被人发现有一个穿古代那种白大褂的,两米多高的人在田野里时常游荡,基于这些谁还敢在这里走夜路啊!

其三:这个村子非常的穷(是基本上的,但不乏小爆发户,因为他们都是经常在外边跑的.但是农民就是农民,钱是自己的,谁也不要想拿走只要对于当前来说没有利益可图),没有好的教室,就那几间房子还是村队里,以前养猪腾出的,虽然猪走了但是那股臭骚味还存在,知识分子可是都爱干净的,因为只要不拿知识来当商业利润的跳板的知识分子就是干净的。没办法,张村一直都没有老师。所以张村的教育一直搁浅。

不过,今年刚毕业的张房从师范毕业后,回来了。村里人说:“这小子还算有点良心,还能想着咱村和咱村人的面子。”根据排资论辈,张房理所当然的任张村小学的校长,并且兼任五个年级的老师.因为没有别的老师。经过白天的工作,就累的这位年轻的校长吃不消,本来刚结过婚的男人要做的事多呢,不仅仅在白天,晚上也有.这样可不行,得上乡里找教育局长去。第二天,张房校长奔向了乡教育局,到那里,见到了局长后,苦诉自己的难处.听了这些,局长把嘴角一撇说:“张校长,你能够把张村的学校办起来,我感激你,可是,让我给你发老师,我可没办法,你知道本乡的老师本来不多,人家情愿不干也不去。我不能因为你的学校把人家拿了吧!对了,你老婆不是初中吗?把她算上。你家地不要种了,我给你俩口子工资高些!。”

张房说:。”就我们俩口子,五个班人虽不多,可是也忙不来呀?。”局长说:“这样吧,你们村不还是有几个识字的吗?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小的,只要你能把他们招起来,我就给他们公办教师的待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张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