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趋势一旦形成便很难发生逆转,个人的努力是徒劳的,所有阻止战争的努力,最终都将促成战争的爆发。
一进森林,共康命令部队将拜火氏族的旗帜扔掉,重新打起共由氏族的青龙旗帜,来到了共由氏族的大营前。
这之前,共康已经命令斥候先行到达大营,告诉四大酋长他回来的消息。
辕门外,共由氏族四大酋长悉数到齐,迎接大酋长共康回营。
老酋长于勇见到共康后,劈头盖脸问道:“共康,你小子到底去哪了?怎么去了这么多天?我们急得不行,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外公,我们回营再细说。”
共康回到自己中军大帐,先安排连香在旁边的一个营帐内歇息,然后不顾舟车劳顿,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四大酋长来大帐内议事。
四大酋长落座后,他将此次去骏马城的事情说了个大概。
当闻共康仅率500来人进入骏马城后,四大酋长无不大骇,纷纷指责共康身为大酋长,不该事先啥也不说就以身犯险。
老酋长于勇反应最激烈,气得胡子直抖,说共康没有一个当大酋长的样子,还以为自己是小孩,做如此荒唐之举,若是共康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共由氏族将不战而溃,有龙部落共氏一族也将绝后。
共康道:“外公,不要诅咒我有龙部落,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就算我死了,还有我弟弟共羿,京城尚未传来共羿的死讯,何来我共氏绝后?外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现在已将连香接了过来,她已经怀上了我的骨肉,我共氏一族必将家族兴旺!”
有虎部落酋长孔啸天整个过程都是黑着面孔一言不发,之前他已得知共康将连香带回的消息。
待孔啸天亲耳从共康口中听到连香有孕在身的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怒气冲冲地问到:“不知共康大酋长劫持仇人连魁的女儿过来有何用处?”
孔啸天此前带着一家子来找大酋长共典,共典承诺今后将传位于共羿,并答应共羿迎娶孔啸天的女儿孔婷为妻。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共羿跟随共典赴京城出使,共典惨死京城,共羿生死未卜。
现在共康接任了大酋长一职,孔啸天女儿的事又变得悬而未决。孔啸天认为,共典既然生前承诺由继任大酋长娶他女儿孔婷为妻,那么此时此刻作为继任大酋长的共康就应该要迎娶自己的女儿。
但孔啸天没想到,共康居然为了杀父仇人连魁的女儿以身犯险,并把连香带回大营。孔现在是怒火中烧,故意用了“敌人”与“劫持”两个词怼共康,随后死死地盯住共康,看共康如何回话。
“连香是自愿跟我来的,何来劫持一说?我的连妹赞同我们两大人族应该和好,甚至统一为一个族群,她会劝说她的哥哥连山,努力使我们两族停止干戈,一致对外,共同对付绿族。”
共康的这一席话,令在座的酋长们一片哗然。
有熊部落酋长戈雄道:“大酋长,谈何容易啊!共由拜火两族几百年前在双方的天神还在世的时候就不对付,拜火氏族焚烧森林,大火蔓延差点把我们的森林也烧着了,当时就因此事差点动手,结下了仇。”
于勇也道:“戈雄酋长所言极是。20年前我们虽然为了共同对付绿族,双方暂时结成了联盟,可众神之战之后,双方为了人祭与劳役一事早已斗得不可开交,猎民与马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想不动刀戈统一两大人族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连自己的外公也有异议,共康却无动于衷,坚持己见:“即便如此,我也要试一试。我们猎民与他们马民都受到绿族所欺负与奴役,在人祭与劳役面前,我们两族都是受害者。为什么受害者之间不能团结起来,一起对付加害者?反而受害者之间要斗得你死我活,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大酋长,难道您父亲共典的仇就不报了吗?”有豹部落酋长辛彪问得切中要害,顿时激起其余酋长的共鸣。
“对的,共典大酋长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他们拜火氏族是始作俑者,必须要付出代价才行!”
……
看到几位酋长义愤填膺的表情,共康心中浮想联翩:“我外公上次说得很明白了,这几个老狐狸个个门儿清,我父亲的死因本就扑朔迷离,与连魁到底有多大关系,谁也说不清楚。”
“他们极力唆使两族开战,肯定各有目的。外公倒是替氏族着想,觉得现在不打,以后共由氏族人口减少将更不是拜火氏族的对手,而其余酋长究竟有何目的呢……”
“嗨!一旦扩大战争,两族将仇上加仇,今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冤冤相报何时了,两族何时能一笑泯恩仇?还有我与连香今后将如何相处?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尽量避免两族发生大战!”
想到此,共康猛然起身道:“各位酋长,共典是我的父亲,我岂能不报杀父之仇?但是连魁到底有没有告密?我们并没有证据,况且现在连魁也死了,如今死无对证。”
“杀死我父亲的真正凶手是绿族,绿族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与罪魁祸首,绿族才是我们真正的仇人,他们才是我们一切苦难的根源。若不是人祭与劳役,我们两大人族也不必争斗得你死我活,我父亲也不会为此事出使京城,也不会死。”
说到此,共康扫了一眼在座的酋长,加重语气道:“各位酋长!我共康愿意以氏族利益为重,抛开个人和家族恩怨,若是拜火氏族愿意与我族联手共同对付绿族的话,那么此前的仇怨可一笔勾销。”
“康儿,你想得太简单了,连魁死了,而且是死在我们南峪森林内,就算你不愿意打,想一致对外,连山会同意吗?”于勇老酋长道。
“外公,现在连香来了,她愿意约她哥哥连山前来商议。我想做最后的努力,找出杀害连魁的凶手,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以我们两族的实力,若是一致对外,打破众神之战后绿族对我们人族奴役的既有秩序,那今后我们人族将再也不用向绿族贡献人祭与劳役了!”
共康话毕,脸朝向于勇,几乎用恳求的口吻道:“外公,您在这里年龄最长,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现场鸦雀无声。
听完共康的话后,于勇开始权衡利弊来,他虽不太同意共康的主张,但是此刻若是连他这个最亲的亲人也不站出来支持共康这个大酋长的话,共康今后不仅面子全无,而且要变成光杆司令,没人再支持他。
所以为了维护共康的权威,于勇不得已站出来道:“共康,若是两族不用大动干戈,能再次结盟,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是我们的大酋长,我支持你的决定。”
共康见得到外公的同意,心里乐开了花,扭头看着戈雄,问他有何意见。
戈雄见这爷孙俩既已结成统一战线,心想自己又何必要强出头反对呢,不如就让共康试一试,即使撞到南墙也与己无关,便顺坡下驴道:
“出使前,我曾与共典大酋长聊过,他说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京城,当年人祭与劳役的城下之盟是他签的,也必须由他来结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酋长赴京已准备赴死,怨不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