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文化的影响力3
书名:话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8984字 发布时间:2022-08-31


 

老啃:“说起学习一门语言,有一种现象,可能是从国外传来的,中国人学得挺快,就是找老外练习。

不仅是请外教,在街上,逮住一个老外就开练,外国朋友来中国的话要有心理准备,应该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但我要说的是,我个人很烦这种事,所以我决定不出国,万一老外逮住我练汉语呢,烦不烦。”

陌底:“你这理由有点搞笑,外国人有那么烦人么。”

老啃笑而不答。

 

不粘:“还有那个汉语桥、孔子学院,这些都挺好的,教汉语就教汉语,不要把汉语和才艺表演混在一起,弄得学汉语就得学表演、穿汉服、打快板。

学习一门语言是每个人自己的爱好,不要把文化、才艺这些和语言绑在一起,应该让别人自己选择。”

不粘说完,发现大家已经有笑了,不知谁冒了一句,“是有点烦人哈。”

不粘环视了一下大家,说道:“被淘汰的语言中有一个大家伙,拉丁文。

想当年,拉丁文曾全面接管过基 督教势力范围的方方面面,现在的西欧语言,很多都是从拉丁文演化来的。

现在拉丁文的影响力仍在,动植物、药品等名称还使用拉丁文命名。”

老啃:“说是因为拉丁文的一词多义现象很少,实际的原因是,拉丁文已经死掉了,不再变化了,正好适合名称标注。

细细一想,可能还是当年风光时遗留的文化影响吧,论文里出现拉丁文那是权威的象征,牛顿就是用拉丁文写出万有引力的。”

划家:“当年,使用拉丁文的人没死光,但拉丁文还是死了,说明拉丁文本身存在问题。”

陌底:“就是,用拉丁文标注名称这件事,想来也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是在不知道、不了解汉语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不粘:“语言耗费了西方人太多的精力,还是汉语好。”

 

老啃:“不管是拉丁文还是英文,光是记和认这些名称就是一门学问,最终还得转到汉语上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的地球人语言中,也就汉语是唯一选项。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使用汉语,所有学科的所有名词的数量加起来,多得没有哪个地球人能认完,也没有哪一个人能认完某个学科的全部名词,注意,是所有人,包括专家、教授在内的所有人。”老啃补充一句:“用汉语就可以。”

划家:“这件事确实需要慢慢来,需要西方在文化上,在心理上的转换。”

划家接着说:“使用字母有一个好处,使西方人很容易想到用字母来表示数字和变量,单个字母一般不代表任何实际意义,这恰恰让人容易想到用字母来代替数。”

不粘已经盘腿坐上了床。

然后继续说:“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有确切含义,人们不容易接受如“水”代表一个数。”

划家:“是的,这样,代数和代数方程就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虽然中国已经把一些解法都找出来了。”

陌底:“可能就是因为汉语的表达能力太强,因此,导致中国古代科学没有走上符号化和公式化的道路,字母文字更容易引导人这么做。”

不粘:“不同的文字系统导致不同的科学系统。”

老啃:“作为工具,汉语小巧,精度高,使用简单,还具有类似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比字母语言能承载更大的信息量。”

陌底:“西方文字对汉字的两个最大影响是,第一,汉字书写从原来的从右到左改变为现在的从左到右。

第二,汉语拼音的开发借鉴了字母语言。”

不粘:“在英文的机械打字机风行的年代,汉语的地位是最堪忧的,相比字母的打字方式,中国的活字印刷方式就太土了,不利于科学和文化的普及。”

老啃:“这个情况持续到电脑开始使用后,汉语更加显得很低级,好在拼音打字的出现才使汉语稍稍抬了一下头,电脑也才能在中国慢慢普及。”

不粘:“五笔输入法的出现,使汉字在输入速度上超过了字母语言,汉字才打了个翻身仗。”

 

陌底:“五笔输入一定比拼音输入快吗?”

划家:“那不一定,看哪种输入法更熟练,而且本来也要搭配着用,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找,不会读的字用五笔打,实在不行用手写输入,只要有电脑就有办法。”

划家接着说道:“我们有同学用汉语组合出了一句话挺有意思,先说英文打字机,调试的时候,打出‘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那只敏捷的棕色狐狸跳过了一只懒惰的狗。

用这句话就能把26个字母全打完,说明这机器是好的,不过这里面有好多重复字母。”

不粘:“你们组合出了哪句话?”

划家:“我们是按汉语五笔来找字母的,除了Z是重复键,其他字母只出现一次,应该有好多种排列,我们是这样组合的。

 

‘我同这中国产民工有人一经发了是要以在地上不和为主的’。”

不粘:“有点意思,也可以改一下,

‘我同这国产民工中有人一经发了是要以在地上不和为主的’。”

划家:“那也可以再改一下,‘是要以在地上不和为主的’可以改为‘在地上是要以不和为主的’。

大概意思上没变。”

陌底:“那也可以这样,看哪个更好,

‘中国是在为我和这一经要有了不同主人的以上民工发地产’,或者

‘中国是在要为我和这一经有了不同主人的以上民工发地产’。”

老啃:“我想到一句,挺有现实性,

‘我同经国以为在一中上发这地产是不要有主人和民工的了’。

意思就是说,我同经国认为,在一中原则上分发这块土地的时候,不要有主和次的区分。”

“这句有意思。”

“下次审键盘就打这句。”

回到正题。

 

 

陌底:“在文学艺术上,西方语言明显输给汉语,对此,西方有人会高度怀疑,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汉语。

一些中国人一看就懂的诗词,要翻译成字母文字,你都没见过翻译官们烦死了的表情,优美的中国诗词最终被弄成白话文了事,但不能怪罪翻译官们。”

老啃:“字母文字和汉字的优秀作品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心情,字母作品带来的快 感就像是跳跳蹦蹦的快乐感觉,汉字作品带来的快 感就像是飞翔的快乐感觉。”

划家:“这是由于语言的不同,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不粘:“此处应为外国朋友们预留吐槽的地方,他们有权不信这个,就如同我们有权说这个一样。”

 

老啃:“有资料表明,说中国人平均智商高于西方人,首先不要在意这种说法,但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中国人使用汉字,这样,普通中国人能阅读所有领域的资料,而普通西方人做不到这一点,智商的差别就在文字上体现出来了,这时,智商这个词没有多大意思了,但用这个词来表达以上意思具有简单快捷的好处。”

不知是什么时候,老啃已经盘坐在床上了,另外两个,估计也快进入这个状态了。

 

陌底:“字母语言和汉语是上帝在地球上安排的两个样本,字母语言靠占领进行强制推广,使得地球除中国外都被字母化。

汉语的发展,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是重要的,但不是必须的,因为中国周边的一些民族是自愿在学习汉语,这种自愿终会成为地球的常态。”

划家:“在国外,比如在美国,你说你会法语或者德语,你算老几呀,那不一堆人都会的么,你说你希腊语,哇塞,你厉害,你说你会汉语,我的个天,你不要太得意。”

老啃:“不懂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小时候,谁会说几句英语,感觉这人厉害着呢。”

不粘:“文字的差别必将导致文化的差别,西方人是要站在事物之中去探究,中国人是要走出该事物去体验快乐。

所以,字母语言是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去识别,汉字则是瞟一眼就行了,中心思想就已经复制到心中了。”

划家:“汉语走向世界是必然的,今后的学者不懂汉语就如同当今的学者不懂英语一样是件奇怪的事。”

划家看看窗外,自言自语道:“这个天好像不会下雨。”

老啃:“反正我们在屋里。”

划家:“我是说,如果今晚下雨了,你们在亭子那里写的诗就可能没了。”

老啃停顿了一下,背诵了一段歌词:“看你飞远去,看你离我而去,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

 

---宗教

继续聊。

不粘:“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宗教,宗教是文化的重要元素,现在该谈谈宗教了。”

老啃:“的确,对于文化来说,语言是绝对重要的,宗教也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定会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某种宗教,而不是宗教本身。”

陌底:“远古时期的生活中,人们会遇到一些正常和不正常的自然现象,有些现象会吓着当时的人们,人们会作出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低头、卧倒等,人对自然现象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对自然的敬畏使得人的思想中逐渐产生了神的概念,神其实就是未知的代名词,特别是对那些生死攸关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一无所知的时候。”

老啃:“那个时候,神就是最显然的解释,也是必然的解释,是没有解释的解释,是无法解释的解释,再没有比神更能解释得通的解释了,实际是一种自我安慰。

对这些生死攸关的自然现象有了解释,人们就一定会去找应对的办法,为该自然现象的再次来临作准备。”

老啃继续说道:“首领带领大家一起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的了一些反应,这些行为实际是在对神表达尊重,处理得正不正确无关紧要,只要履行了这些行为心里就坦然了。”

划家:“那时,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履行这些行为,但下意识里知道,履行这个行为是重要的,这倒是很像宗教。”

不粘:“人们可能会集体作出一些让现代人看不懂的行为,这些行为也许是由于首领无意的动作引发大家都这么作,这些并无生物学意义的集体行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得越来越清楚了,人类的第一个伟大的发明可能就是神。”

划家:“人之所以能成为人而不一直是动物,就是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神。”

老啃:“但是,这个结论也算是人的臆想,人并不清楚动物的内心是否真的有神。”

陌底笑笑,“这是神话还是童话。”

回到正题。

 

不粘:“神自从诞生后,人们就无条件的对神崇拜得五体投地,其实人们搞不懂神是什么,只要搞不懂的事物都被视为是有神性的。”

划家:“看来神是糊里糊涂的来到这个世界的,神应该不知道自己的前世。”

老啃:“后来出现的图腾现象可以理解为将各种神抽象化、图形化,使神的形象更加明确,使敬神、拜神更规范。

在首领的带领下,这些动作会越来越规范,可能连时间、地点、器物也有了规范。”

 

陌底:“这就是在为原始宗教的产生作准备,这时虽然还没有文字,但已经有了简单的口语,所以,神话和神画将得到传播,当神话和神画越传越神的时候,此时,人们心中的神被实例化,首领也成了神,至少是半神,是人们最接近的、最熟悉的神,这时就出现了原始宗教。”

划家:“看来,宗教对人是一个必然,不管信不信神,人群都需要有领导,人对权威的崇拜实际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宗教。”

陌底:“有了原始宗教,作为有思想的人就真正出现,这些原始宗教的仪式也成了中国最早的礼的萌芽,后来,中国人将礼用于政 治,当年的分封以及一系列国家管理制度就是孔子推崇的礼的重要部分,其实,有些是从原始宗教仪式发展来的。” 

划家:“哦,原来政 治上的一些规定是从宗教来的,这么绕个弯就没有宗教的感觉了。”

不粘:“欧洲不一样,宗教长期把持政 治。”

老啃:“有了原始宗教,人成了真正的人,文字的发明就会紧跟而来,有了文字,人们把首领和众神的神性进行综合,并再次抽象化,然后写下来成为教义,这时,才认为是真正有了宗教。

从神到有神性的首领再到教义,这个过程又复杂又简单,复杂到我们现在还在讨论神和教义,简单到人类的童年时代就能完成这个过程。”

划家:“这么说来,还真是太神奇了,不是神太神奇了,是人太神奇了。”

不粘:“神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直到现在,我们也并不知道全部,所以,现在的我们摆脱不了神。”

划家:“这个有点怪,人类发明了神,却臣服于自己的发明。”

不粘:“这个是感觉吧,神实际上被人使用着,却表现得人臣服于神,身在其中的人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不需要知道。”

划家:“那么,科技的发展,以后,会不会出现人类不能左右的发明,人类必须臣服于这个发明。”

老啃:“这个好像还真有可能,但这个和神有所不同,那就是,神对于人,实际上是被动的。

而人的这种科技发明,很可能是有了主动的自我意识。

这属于科幻了。”

回到正题。

 

划家:“有了神,世界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从神产生以来,神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人类社会,神的存在是虚幻的还是实在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人们的思想需要这个存在,哪怕是最彻底的无神论者。”

陌底:“宗教中的神一定有最神的神,即神们一定有领导,这是所有宗教的特点。”

不粘:“对,即使是有众神的宗教,也是有最高领导的,宗教仍然是人现实思想的反映。”

陌底:“宗教教义都对人死后的事作了说明,比如,都有天堂和地狱,不管是威胁人们还是引导人们,教义总是说干了坏事要下地狱,干了好事可以上天堂。

这样,神、教义、仪式、死后事共同导致宗教的出现。”

不粘:“是的,其实对很多信宗教的人,教义和仪式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神和死后事,对他们而言,神可以使人的下辈子过上美好生活,这甚至成了这辈子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需要在这辈子囤积足够的积分。”

 

划家:“中国是在公元元年前后获得了佛教,欧洲在稍晚一两百年获得了基 督教,严格的说,在这之前,中国和欧洲都没有宗教,都是从外部获得了宗教。”

老啃:“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一般认为,犹太教是最早的宗教。

后来,从犹太教中发展出了基 督教,所以,犹太教和基 督教本是同根生,只是西方人长期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游戏。”

老啃:“是要说犹太人吧,后面谈吧。”

不知是什么时候,陌底和划家也盘坐在床上了,于是,四个人在床上像罗汉打坐一样继续讨论“推销服装”的事。

 

陌底:“佛教的产生带着一些宗教以外的神奇,释迦牟尼和孔子、苏格拉底等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同时代的人,他们都创立了自己伟大的学说,并且都是述而不作,其学说都是由学生归纳总结而成,不过,他们是从不同角度解释世界的。

释迦牟尼用好奇而纯真,严肃而虔诚的心态对世界的疑问进行了打包解释,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简单到人人都有办法,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特点,我认为佛教对此做得最好。”

划家:“什么办法?”

不粘:“相信这个宗教,加入这个宗教。”

划家:“为什么佛教做得最好?”

陌底:“在世界几大宗教中,佛教是最低调的,从不拉人,愿者上钩,从不发动战争,是人类最彻底、是清净的精神归宿。”

老啃:“这个与佛教的中国化有很大关系,不接受中国文化的洗礼,可能就没有佛教了。”

划家:“文化,文化太重要了。”

回到正题。

 

 

老啃:“在中国,佛教传入前,实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因为此时中国文化已经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已经占据了中国人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在中国出现的宗教都是中国文化的陪衬。”

划家:“就是说,这之前,中国只有原始宗教,而原始宗教越来越被中国文化给罩着,如果不传来佛教,中国会怎样?”

陌底:“如果不传来宗教这个假设本来就不成立,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不产生佛教也会产生别的宗教,宗教是一定会产生的。

只要这个宗教足够的优秀,就一定会发展并往不同地方传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陌底继续说道:“再说了,中国自己不管文化有多强势,也会产生宗教,早晚的事,最后,这个宗教也会同佛教一样,与中国文化高度的契合,最终就是,中国得有一个受中国文化领导的强势的宗教,碰巧是佛教。”

老啃:“这里需要提到道教,最先,道家的思想已经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后来佛教传到了中国,经过当时的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熏陶后,佛教适应了中国,开始在中国站稳脚跟,佛教的组织、运作、传播等方式影响和启发了道教的产生。”

陌底:“佛教和道教在文化上从来就没有分过家,道家和儒家也不分家,归根到底算儒家,中国文化事实上是儒家文化。

其实,有人批评儒家时的灵感还是来自儒家,中国的社会进化就是走的儒家这条路。”

划家:“这一条,会有很多人反对吧,我是说他们会反对。”

老啃:“反对是正常的,不然,生活没乐子了。”

陌底:“有些人太用心了,不看时代性,还把儒家的一些不是关键的问题给放大,把这些问题弄得很关键的样子,有点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感觉。

何况,儒家思想已经被后来的人塞进了一些别的东西,儒家常常被错误的极端化。”

 

老啃:“周以前,不存在哪一家,只存在中国文化,以《易经》等古老作品为代表的思想,成为后来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经典。

周建立以来,儒家思想开始萌芽,但依然没有形成儒家,更没有形成道家。”

不粘:“儒家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到汉初才成形。”

陌底:“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中国思想,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应该是调整和发展,而不是打倒,并且也没有谁有这个能力。

所以,佛教和道教是在中国儒家文化领导下的两个友邻单位,相比之下,佛教比道教更具备宗教的特点,我个人更愿意将道教看成是极端的道家而不是宗教。”

不粘:“宗教产生前,神的概念广而泛,罗马的神就很多,也没有像样的教义,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主要是由古希腊的宗教思想,或者直接叫做古希腊原始宗教在起作用。

这其实是欧洲文化不力的表现,但人们的思想总得有什么来左右,好在后来有了基 督教,比来比去,就基 督教更先进。”

老啃:“当时来说,基 督教的切入时机刚刚好,基 督教的运作框架比当时的其他宗教更完善,基 督教主张的思想对当时的人,那是相当向往的,总之,基 督教太适合欧洲人了。”

划家:“基 督教的地位被确认后,一神思想得以确立,西方的神就统一叫上帝了。”

不粘:“佛教里的神比较多,对此,中国人本来就很适应,在这之前,中国对神的概念就是模糊、混沌的。”

老啃:“中国的神叫什么名字一直就不重要,老百姓一般就概括为‘天’来作代表。

现在,很多中国人面对一尊雕像,一阵许愿大拜后,满意而去,根本没搞清楚是拜的哪尊神,连拜的是佛还是道都没搞明白,其实,这是中国文化强大的表现。”

划家:“中国人信某个宗教和参加某个宗教有区别吗?中国人是在玩弄文化,教不教的无所谓,借一个宗教来表达文化追求,其实,更像是在给生活找乐子。”

陌底:“中国的宗教,不管是外来的佛教还是自产的道教,都要尊从中国文化的要求,中国文化统领着中国大地的任何宗教,还没有哪一个宗教有能力挑战中国文化。”

不粘:“宗教在中国只能是点缀,中国人从来都有强烈的实用心态,中国的宗教就只能被中国人闹着玩。

西方人的思维太纯粹了,在宗教面前,西方人失去了自我。”

老啃:“佛教传来之初,还保留着宗教的纯真,在中国人看来都是在谈虚的,经中国文化改造后,佛教适应了中国的国情,中国人可以拿佛教来谈论今生而不仅仅是谈过去和未来。”

划家:“也正是因为佛教在中国开始大谈今生,不然,早没了。”

陌底:“佛教在中国的兴旺,也就是兴旺在对今生的现实意义,这本不是宗教的重点,在中国,就只能是重点,必须是重点,中国文化第一不信神,第二讲实用。

中国宗教只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划家:“这一点,西方截然不同,西方宗教主宰了西方的一切,欧洲的历史基本可以说成就是宗教史。”

老啃:“我现在看到西方人,我还觉得奇怪,他们为什么一定要信个宗教呢?当然,西方人看到中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不信一个宗教呢?”

 

不粘:“西方文化不力,导致西方文化实际是跟着宗教走,西方的宗教是西方文化的灯塔,西方宗教绑架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宗教中徘徊而走不出来。”

划家:“情 人节是西方文化吧,西方人连这个节都要和宗教联系起来,这个节本来是要纪念一个宗教人士,结果被弄成了谈恋爱的节日。”

老啃:“情 人节这个事,首先,在中国文化里,古代文学中的情 人,那是知情 人,性情中人。

到了近代,情 人这个名词是个贬义词,可以直接理解为第三者。”

老啃继续说道:“中国的七夕,那是两地分居的两口子的节日,实际上,没结婚的人对这个节更有热情,而且是相当有热情。”

陌底:“哎呀,就让他们过这个节吧,只要是节就过,生活就有快乐。”

大家都笑起来,不粘:“谈恋爱、搞对象也有节,三月三,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这天是公开搞对象是日子,一般来说,要会唱歌才行,否则,可能打一辈子光棍。”

陌底、老啃不约而同的指着划家,“要会唱歌才行。”

回到正题。

老啃:“从教义上看,东西方宗教的差异很明显,西方宗教认为只有一个神,并且这个神是永远的唯一,人是不可能成为神的。

佛教、道教的神就多了,是多神教,所以,中国宗教里的神不具备欧洲人心目中上帝独断专行的职能,中国宗教使人人都有成为神的机会。”

划家:“对于中国,文化影响着宗教,能通过宗教了解文化。

对于西方,宗教影响文化,能通过文化了解宗教。”

老啃:“西方科学的发达,除了走得早,也在于,西方人用宗教的纯粹在研究科学,使得西方的科学研究没有全局观,不过,这对科学的研究倒是有利。

我们后面肯定会谈到科学。”

不粘:“中国就是太有全局观了,这不利于科学的萌芽。”

回到正题。

 

陌底:“在一神教义下,要做到心胸宽广就非常困难了,异教徒的概念就自然而然了,对异教徒的迫害就顺理成章了,这个词背后的意思是:不信本教就是敌人。”

不粘:“异教徒这个词,这是西方宗教极其糟糕的地方,宗教成了仇恨、暴力和敛财的工具,教会成了指挥部,不知道为此迫害过多少人,引发过多少战争。”

划家:“在中国,宗教基本没有惹事,而是让位于文化,这在欧洲简直不可思议,在欧洲,宗教不惹事,宗教不挑起战争,这还是宗教吗?”

老啃:“这个还真的有点奇怪,历史上,中原地区和周边的争端和战争也是够多的,但似乎都不是因为宗教的原因而开战,而西方的战争几乎都和宗教有关系。

历代中国政府也没有强迫战败或归顺的族群改变宗教信仰,在西方这可是个大事,不是改变就是来个没有结果的谈判,最后可能还是用战争解决宗教问题。”

 

划家:“西方宗教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错误存在。

在宗教信仰上,中国是自由的国度,西方所讲的自由和人权,对于宗教信仰来说,显得很苍白。”

老啃:“在中国,宗教教义是宗教人员的工作手册,对大众不是至高无上的行动纲领,是人们的哲学书和精神疗养读物。

宗教对中国人就像超市里的物品自己选,多数中国人不选,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在西方,后果大大的。”

划家:“中国宗教不随便拉人,西方是生下来就被强行加入宗教,这个不民主嘛,事实上,不加入也不行,可能成为异教徒,那就危险了。

很多中国人不相信,这是文明的西方人干的事?”

不粘:“西方宗教教义被神化,人民被教义约束,教义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宗教本来就是一种极端文化现象,但在文化强势的中国社会,极端文化所导致极端行为会得到引导和控制。

而在当时的欧洲,极端的宗教行为大行其道,表现得很古板,人一生下来就被某种宗教思想约束着,并且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少有人能从思想上摆脱这种约束。”

老啃:“‘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指的就是欧洲宗教。

欧洲人的虚伪和野蛮并存,在宗教方面表现极为突出,就像叔本华说的:宗教如萤火虫,为了发光,非得在黑暗中不可。”

划家:“究竟是西方宗教的错还是西方文化的错?”

老啃:“刚才说啦,西方文化被西方宗教绑架,这本来是件奇怪的事,但在政府不力的欧洲,政府没有能力引导文化,文化在民间自由发挥。

倒是宗教,一开始就有统一的指挥,而西方宗教的教义又存在天然的缺陷,宗教的错传染给了文化,事实上,西方宗教和西方文化共同把那些错越做越大。”

回到正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话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