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郑寤生和大小诸侯正打得火热,事业做得如日中天,以官方的名义对他进行严厉制裁,后果难以预料。
姬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并不虎。
就这样隐忍了几年,姬林觉得自己实力已经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威望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上扬,于是当朝振臂一呼:
“郑寤生欺人太甚,他欺辱孤王也就算了,孤王大人不记小人过,天子肚里能放羊,不和他一般见识。但他欺负你们,整日在你们面前耀武扬威,夺田抢地,欺男霸女,孤王作为你们尊奉的天下共主,实在看不下去啊!这些年,孤王一直放纵他,是觉得他祖宗八代对我大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洗心革面,好好做人,但郑寤生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恃强凌弱,丧心病狂!孤王决定,今天务必要替你们主持公道,大家不要怕,不要怂,跟我上,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结果,姬林错误估计了自己在诸侯中的号召力,他想象中一呼百应的场面没有出现,各路诸侯摆好了吃瓜看戏的架势,坐等周天子与郑庄公互撕。
只有卫国、蔡国、陈国三个与郑国相邻的国家,因为不希望郑国做强做大,威胁到自家安全,与郑国早有摩擦,这时候才“仗义”出兵援助姬林。
然而,这三个国家若是真有与郑国抗衡的实力,郑寤生还会有今天的威势吗?
姬林现在就像那只卡在树杈上的熊猫,上不去,下不来了。
打吧,把握不大;不打吧,话都说出去了,下不来台。没办法,为了所谓的君王威严,硬着头皮上吧!
姬林原本想着,我好歹是个天子,郑寤生再猖狂也得卖我几分面子,等到了郑国,我语重心长地批评他几句,他敷衍敷衍给我赔个礼,我顺坡下驴告诫他下不为例,然后大家再叙叙君臣之义,相互抬举抬举,吃顿酒席,旧事不提,面子里子就都有了。
没想到,郑寤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然排兵布阵,拉开架势要和姬林硬刚到底。
而且郑寤生猖狂到,连姬林这个天子的面都懒得见一下,拒绝沟通,就是要战,导致姬林头天晚上精心准备的训诫台词都没用上。
好吧,既然你不给彼此和好的余地,那别怪我无情无义!
姬林扎完营寨,立刻遣大将前去叫阵,可郑国那边完全不给一点反应,任你把唾沫骂干,我就稳如泰山。
联军骂了一天,眼看日落西山,骂累了,也松懈了,正准备起锅造饭,郑寤生大手一挥,郑国军队嗷嗷叫着杀了过来,天子联军一个大意,被冲得四处奔散,狼狈不堪。
姬林一看大事不好,跨马就逃,完全没有了君王的风度。
郑国此次领军偷袭的人物是大将祝聃,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正好看见姬林拼命逃跑的英俊背影。
祝聃是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不打招呼也不示警,拉满弓,“嗖”的一声就朝姬林射了过去,一箭正中姬林肩头,姬林身子一歪,险些坠下马来。
我的天!自己竟然差点干掉一个天子!这件事回去够和同事们吹一辈子了。
祝聃正准备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将姬林生擒过来,完成这个大郑国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后方突然传来郑寤生的收兵铁令,祝聃无奈,只好拨马回营。
回到大营,祝聃仍就郁闷难平,垂头丧气地问郑寤生:“我刚才就差那么一点,就把姬林捉过来了,您干嘛收兵啊?”
郑寤生此时神色非常凝重,摇头叹息着跟祝聃解释:
“周朝虽然是只纸老虎,但它仍是天下共主,以下犯上,纵然我们有理,也是无礼;姬林虽然很可恶,但毕竟有天子的身份做庇护,我们与他起冲突,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戳脊梁骨。别说你抓他回来了,就是你射他那一箭,我都不知如何收场啊!”
这时祭仲又站了出来,拍着胸脯保证:“主公无需担忧,现在姬林已经知道了您的厉害,恐怕仍在瑟瑟发抖,他断然不敢再来找麻烦,只要咱们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巴不得自己早点回去呢。”
郑寤生想想,祭仲此言好像挺有道理,那好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再说姬林,这会儿正在营中抱着膀子疗伤,他心里火啊,从来没这么憋火,但也确实不敢再去找郑寤生的麻烦,
可是,堂堂天子让人给揍了,就样不声不响地回去,以后这个天下共主还怎么当?哪个诸侯还会重视自己?
姬林愁肠百结。
正在这个时候,祭仲到了。
祭仲一见到姬林,赶忙下跪磕头认错,一再强调,我们只是想保护郑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没想到会误伤天子,死罪啊!死不足惜!我们家主公上吊绳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您一声令下,就自裁以谢天下。恕罪臣斗胆,给我家主公求个情,您就绕过他这一次吧,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好不好?
话说,姬林这时候敢下令裁决郑寤生吗?绝然不敢。
现在郑国主动给他递台阶,帮他圆场子,他哪有不顺杆往下爬的道理?
于是姬林不动声色地给左右递了个眼色,众人领会,纷纷跪地替郑寤生求情。
姬林觉得那什么装得差不多了,再装下去恐怕节外生枝,故作豁达地大手一挥:“算了,你们也不是故意的,孤王大人不记小人过,天子肚里能放羊,就不追究了。回去告诉郑寤生,要忠君爱国,好好工作,将功补过。”
此事暂且告一段落。姬林虽然找回了一点面子,但彻底输了场子。
诸侯们虽然明面不说,但私底下都在议论纷纷:郑寤生这人霸气啊,狠起来连天子都敢揍,大周真的不行了,走,跟郑寤生攀关系去,同去,同去。
经此一役,郑寤生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个台阶,很多小国都以郑国马首是瞻,郑寤生也成了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史称“郑庄公小霸春秋”。
祝聃那一箭,射伤的不仅仅是周天子,更是将周王室高高在上的威严完全给射了下来,打这以后,诸侯们都不愿意再买周天子的账了。甚至,诸侯国如果不挑衅一下周王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周的诸侯了。
从此,周王室彻底失去了它作为话事人的作用,在周王朝这个偌大的江湖上,只剩门阀,不再有盟主,而它的作用,也只有在诸侯们需要给自己立牌坊的时候才会被提起。一场场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即将在中华大地上激烈上演!
【开心一刻】
一次领导班子业务考核,全体考砸。
郑寤生勃然大怒:“填空题白给的50分,居然有人只得10分,20分?只拿了十分到二十分的全体罚站,把卷子抄十遍!”
闻言,祭仲如释重负:“好险,还好我21分。”
后边的祝聃马上附议:“躲过一劫!我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