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姬宜臼走完了自己不咸不淡,不太光彩也不太糟糕的一生。
这个王位本来他想死后传给长子姬泄,谁曾想姬泄走得比他还早,死前,他又遗命在郑国做人质的姬狐回来接班,结果姬狐在奔丧途中,竟悲伤过度一命呜呼。最后王位几经辗转,传到了姬宜臼的孙子姬林手中。
姬林,就是东周桓王。“桓”这个字,在谥号中的解释是“能成武志,壮以有力”,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有刚,能打,这个谥号对姬林来说,非常恰当。
姬林一上任,血液里沸腾的斗志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迫切希望利用尚未完全衰落的王室影响力,迅速改变臣强君弱的尴尬局面。被姬林第一个拿来开刀的,是晋国。
晋国此时正经历着“曲沃代翼”事件,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来表述就是“内卷”,晋国小宗的曲沃庄伯和大宗晋孝侯、晋鄂侯为了争夺国内话语权,同族相残,画面非常暴力血腥。
这个时候,姬林做了一件非常有失身份的事情。
他作为一个被尊为天下共主的王,竟然公然收受曲沃庄伯的贿赂,还与曲沃庄伯约定联合作战,将晋鄂侯除掉,好处大家分。
结果,联军大意了,鄂侯没有死,逃到了山西介休,过了几个月才郁郁而终。
在此期间,姬林和曲沃庄伯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鸡毛蒜皮的糟心事,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只说是曲沃庄伯背叛了姬林。于是在曲沃庄伯再次兴兵夺权的时候,姬林反手就是一刀,给了曲沃庄伯沉重一击,曲沃庄伯战败,退守曲沃。姬林又立晋鄂侯的儿子姬光为君,史称晋哀侯。
姬林虽然有点水平,可以将晋国大宗小宗玩弄于股掌之中,但他利益熏心不顾礼法,公然派兵支援小宗反动势力的做法,极大地摧残了周礼在各个诸侯国中的影响力。周王室的威信被他这么一搞,反而更加没有存在感了。
有了这次成功的翻云覆雨,姬林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他觉得现在的自己已经很厉害了,于是他把战略目标对准了另一位老对手,一位他一直想制裁,却一直制裁不了的诸侯。这个人就是郑寤生。
但是,相比于曲沃庄伯,郑寤生可是个更加有头脑也更加狠厉的角色。这从他当年处理自己亲弟弟的手法上,就可见一斑。
郑寤生其实也是个不幸的人,因为他降生时是腿先出来的,使母亲生产时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所以从小到大都他都得不到母亲的真爱,属于有娘生没人疼的那种。
但你要说郑寤生的妈妈武姜没有母性,也不是,因为她非常偏爱自己的小儿子。
武姜的小儿子,也就是郑寤生的弟弟,叫郑段。武姜偏爱郑段,根本不加掩饰。
当年郑寤生的爸爸郑掘突活着的时候,武姜就经常在两人进入正题前对老公提出要求:“废了寤生,改立段为世子,好吗?”
然而郑掘突虽然年老,但并不糊涂,也没有色令智昏到步姬宫湦的后尘的地步,他断然拒绝了武姜的建议。然后,他很快就去了。
郑寤生有惊无险地继承了爵位,他以为母亲从此不会再与自己作对。
可武姜却在偏心的路上越走越远,她强横要求郑寤生将制邑封给弟弟。
制邑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是郑国当时的经济中心,武姜这么做,等于是说:“老大,你把北上广深江浙沪全都给你弟弟,你自己去住五线城市吧!”
郑寤生当然不能同意,但他也不好和母亲撕破脸皮,他双眼微闭,心生一计,假装很心疼地说:“那就把京邑给我弟弟吧!”
京邑是郑国的旧都,当时郑国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都来自这个地方,武姜觉得争取的差不多了,也就答应了下来。
精彩这才真正开始!
【开心一刻】
谈恋爱的时候。
武姜:吃完饭把碗洗了,今天晚上有好节目。
郑掘突屁颠屁颠去把碗洗了。
结婚10年后。
武姜:吃完饭去把碗洗了,今晚我就放过你。
郑掘突欢天喜地地去把碗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