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书名:圆周上的人 作者:林文兮 本章字数:3014字 发布时间:2022-08-29

有天晚饭吃得比较早,农夫喝完属于他的那碗粥后就到田野散步。走了一会儿,天色就暗下来了,月光在大地游移着,他回身看了眼村庄,村庄正被月华笼罩着散发出柔和的白光,默默地,他转过身子,重新看着曾经属于自己的田野,那些一小块一小块一大块一大块的田地。突然他蹲了下去,哽咽起来。

同样在月下田野独自闲逛的哲学家早就注意到了农夫,听到他哭了就走过去。

同样在月下田野独自闲逛的艺术家也注意到了农夫,听到他哭了也走过去。

同样在月下田野独自闲逛的作家也早就注意到了农夫,听到他哭了也走过去。

同样在月下田野独自闲逛的科学家注意到了走向农夫的哲学家、艺术家和作家,觉得意义不大,便独自回去躺在床上,脑里满是美女。

哲学家、艺术家、作家以不同路线走近了农夫,缓缓的、笔直的朝他走去,最后集中于一点,围拢着,低头看着蹲在地上哽咽的农夫。

三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后来艺术家觉得意义不大,便独自回去躺在床上,脑里一片空白。

作家继续看了一会儿农夫,也觉得意义不大,便也独自回去躺在了床上,脑里也是一片空白。

哲学家最后也想走,觉得确实没什么意义。

哽咽的农夫突然站起来拉住他,请他不要走,跟他说说话。

哲学家认为说话的意义不大,但也总比回去躺在床上大脑一片空白好,于是问:“想说什么?”

“我真后悔,我真后悔当初这么对你们,要是我当初好好对你们,对军事家对政治家对你们所有人都好好款待,我就不会落到这个下场,失去一切了。我真后悔当初那么自私,引起军事家恼羞成怒,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农夫继续说了一些话。

与此同时,月光下又出现两个人影,缓缓出了农舍,以不同路线朝农夫和哲学家走去,一会儿,就到了,分别找了两块石头坐下去。

看着重新回来的作家和艺术家,哲学家没说什么,只是倾听着农夫的懊悔诉说,紧接着突然产生长篇大论的欲望,自从上次被军事家鞭嘴以来,哲学家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欲望了。

哲学家嘴唇的抽动让作家和艺术家空洞的眼神放出微光,注意力稍微能勉强集中到哲学家身上了。

这时候,月光下又出现个人影,缓缓的出了农舍,笔直的朝他们走去,不一会儿,就到了,也找了块石头,坐了下去。

哲学家看了眼刚坐下去的医生,不知道要对他说什么,所以没说什么。

艺术家看了眼刚坐下去的医生,不知道对他说什么,所以也没说什么。

作家看也不看刚坐下去的医生,明白看了也不知道说什么,所以不看。

农夫看了眼医生,很想说话——

“不用说了,后悔也没用!回到那时你还会那样做!”农夫没机会说了,大家都明白哲学家要开始长篇大论,他的口气他的态度他的神色,注定着他要来一番长篇大论。

“很多人都是这样,老是说后悔什么的,重来一次绝不会那样做之类的话,岂不知,假若真重来一次,基本上他们也还会那样做的,这就是波罗夫怪圈!就像得了一个绝症的人,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时间,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像没活过一样,发誓只要重新给机会,一定不会辜负任何一天!然而事实确是,倘若他的绝症真没有了,证明是被误诊的,那么,他以后大概率还是会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过下去的,哪怕真没误诊,得了绝症的确被治好了,痊愈了,生龙活虎了,那么,他基本上也还会按以往那种方式过下去,稍微不同的是绝症刚好的那段时间,但也仅仅是开始的那段时间而已,病刚好的那段时间,他也许真打算改头换面,过一番不同的人生,不再浑浑噩噩,每日的时间安排有条理,精力充沛的,务必使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遗憾的是,时间一长,这种态度便会懈怠下来,波罗夫怪圈开始发挥作用,懈怠的态度起初会因某些小事某个想偷下懒的念头造成,久而久之,曾经大病垂危的那段时间渐行渐远,那种濒临死去的垂危感越来越淡,所造成的思想激荡越来越弱,最终,又会回到当初病前的那种状态了,重新回到他以往所习惯的那种状态里。就像一对因小事闹脾气的情侣重归于好后发誓再也不闹情绪一样,显然是不可能的,日子一久,又会陷入波罗夫怪圈,慢慢淡化之前发过的誓言,回到原本习性上,再次因某些小事闹起脾气喊分手一样。就像一个习惯于家暴的男人把老婆打得离家出走,懊悔不已,发誓只要老婆回来再也不打一样,这种誓言同样维持不了多久,时间一长还是会陷入波罗夫怪圈,即使老婆真回来了大概率还是受他家暴!不可否认,老婆刚回来的那段时间他肯定和颜悦色款待的,这些行为也的确发自内心的,遗憾的是,日子一长波罗夫怪圈就起作用了,以前发过的誓言和当时的懊悔状态渐渐淡去,又回到最初状态,慢慢的对整天在面前晃悠的老婆习以为常,完全没有了当初那种突然失去的恐慌感,偶尔还会看不顺眼,时间一长不顺眼的情况变多,一怒之下家暴再次产生了。这些都是波罗夫怪圈在起作用,所谓的波罗夫怪圈,是指时间轴拉长的情况下,人的习性必将趋近于原本环境下他所原本一直表现过的习性,这句话对你们来说理解可能有难度,但我不能再把它通俗化了,哲学语言太过通俗必然显得片面。我还是再举个例子吧,让你们更理解什么是波罗夫怪圈,上了年纪一事无成的人,看到虚度光阴不知进取的年轻人,往往会替他们感到惋惜,感叹假如自己这么年轻一定会勤奋努力抓住时间干一番事业出来!想当然是这么想的,事实是倘若他真变年轻了,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他大概率还会按他年轻时的习性过下去最终一事无成,也许他年轻时就有过干番事业出来的念头,可是挫折一多就选择了放弃,回归于他原有的惰性中得过且过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没参与进去时觉得能怎样能怎样似乎有无限可能,真要参与进去时便觉寸步难行,时间一长,和原先参与进去的人就趋于相同了,而外面暂未参与的人是感知不到这点的。这些都是属于波罗夫怪圈的一些分支现象。就比如说农夫你,后悔之前对大家太过严厉、对军事家太过苛刻,搞得军事家恼羞成怒发动事变把你干翻了,你觉得假如之前好声款待我们、大方的对待军事家就不会落到这步田地了是不是?错了,你错了,即便重来一次,你大概率还会那样再来一遍的,换做是另一个农夫,基本上也会那样做,也同样会出现这种结局。当然我不是在宣扬什么宿命论,我也从来不相信什么宿命论,那只是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的人的借口,通俗点讲,就是窝囊废的理论!额…额,有点跑题…好了,回归到波罗夫怪圈来,任何后悔说重来一遍他会怎样做的人大概率重来一遍结局还是差不多,时间轴拉长,人的习性必将趋近于原本环境下他所原本一直表现过的习性,这就是波罗夫怪圈,也许你们会问,难道就没有办法避免受波罗夫怪圈影响吗?办法当然有,我告诉你们波罗夫怪圈就是让你们知道有这种现象,从而产生出对这种现象的时刻提防,不过终究是没多少用处的,就像一个发誓决不轻兵冒进的将领最终还是犯了轻兵冒进的错误遭遇惨败一样,在力求避免的时候不知不觉你已深陷其中,提防别人容易,提防自己最难,……”

在哲学家说话的时候,朦胧的月光下,农舍里缓缓走出一个人,以直线路径朝田野的人群走去。

与此同时,艺术家觉得谈话开始变得不深刻,起身缓缓的朝农舍回去了。

医生也觉得哲学家的谈话意义不大了,也起身缓缓的朝农舍回去了。

作家希望能从哲学家的谈话里找出一些意义,暂时就没走,但离开的想法慢慢强烈,随后也起身缓缓的朝农舍回去了。

农夫仍在从哲学家的谈话里吸收营养,后来觉得营养差不多了便跟着起身缓缓的朝农舍回去了。

那个从农舍缓缓走向田野的人碰到缓缓回农舍的人瞧都没瞧一眼,低着头,看着地面几米远处,继续朝田野走去,走到哲学家的旁边,坐了下去。

哲学家看着坐下去的商人,觉得谈话的必要性不大,便缓缓朝农舍回去了,留下商人一个人在看着月光,顺便收获了倒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圆周上的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