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鸟尽弓藏(4)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017字 发布时间:2022-08-27

两日后,李渊颁诏敕,命秦王李世民出镇长春 宫,调拨关中及山东军马讨伐刘武周。

离京前向父皇辞行时,世民再度为刘文静求情。

“臣愿以全部官爵替刘文静担保,文静绝不会背叛我大唐!父皇若实在不放心,可降其官职,将其置于儿臣帐下,臣替父皇看住他!”世民跪在父皇面前,苦苦哀求,语气中竟带有几分撒娇的意味。他以为,父亲还是昔日那个外表严厉、内心慈爱的父亲,他可以知无不言,父亲断不会不顾他这个爱子感受,随意处置文静,孰不知此际在李渊心里,已然是先有“君臣”,其次才是“父子”,任何人不得挑战、威胁到他的“皇权”!

李渊含糊应道:“皇儿放心,朕会慎重处置此事。”

世民以为父皇已答应赦免刘文静,又至狱中探望、安慰了文静一番,告诉他勿需担忧,估计圣上不日即可赦他出狱。世民放下一桩心事,乃出京至华阴长春 宫,调集兵马,一意对付刘武周。

孰料秦王离京数日,李渊却下了一道诏敕:

“原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刘文静与其弟散骑常侍刘文起,居功自傲,妄议国事,有不臣之心,依大唐律令,斩立决!家产充公,亲戚流二千里。”

刘文静接此圣命,先感震惊,后冷笑数声,言道:“臣实该死!臣一不该晋阳献策,定南下入关,攻取长安之计;二不该计杀高君雅、王威二副留守,助陛下募兵数万;三不该行纵横之策,北连突厥,东结李密,免主上西进后顾之忧。有如此‘罪状’,不死何为!哈哈!哈哈哈哈……”

文静心中翻江倒海,人死有何惧?我刘文静,恨没有战死沙场,生当人杰,死为鬼雄,却为宵小所害,死不瞑目!他仰问苍天,苍天为何竟待我如此不公?

报应吗?

高君雅、王威并不该死,只因他们挡了李氏父子起兵反隋的道,我便向李渊献计,置其于死地。

还有那李密,他原本是我亡妻亲侄,我却不念亡妻昔日情分,行纵横策,让那李密与翟让种下相互猜忌之祸根,终至败亡。

可是我又有何过错?我刘文静,宁可轰轰烈烈而死,却不愿庸庸碌碌地活,欲以天下为己任,杀一人而救万姓!才会身许李唐,不惜代价!希望天下早日一统,百姓得遇明主,得享太平,自己也青史留名,创不世功业,难道不是君子所为?为何竟落得如此下场?

猛然间,他想到,是的!我许的“明主”,并非李渊,而是其子世民。这就叫造化弄人!李渊竟以其子为对手?这才对我大加疑忌,恨之入骨?可惜,我领悟得却已太晚!

他又想起李渊去年曾颁敕,因秦王世民、裴寂与他刘文静,俱为首义一等功臣,特准许日后可特赦死罪二次;刘弘基、长孙顺德、窦琮、殷开山、刘政会、唐俭、武士彟等十四人为首义二等功臣,特准许日后可特赦死罪一次。今李渊背信弃义,必欲置我于死地!自然,当初敕命中已然声明:“谋反”等“大逆”之罪不在赦免之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父亲!二殿下不是说过大人不会有事?为何竟至于此?”不知何时,刘文静之子刘树义泪流满面,来到父亲面前。

秦王出京前曾亲至刘家看望文静家人,并保证文静会平安无事,不日即可返家。树义公子万没料到竟有如此结局。

他向至刘家宣诏的官员哀告再三,恳求见父亲最后一面。那官员明知刘文静全家蒙冤,动了恻隐之心,方代为向皇帝请求。李渊传旨,念及刘文静有元谋之功,格外施恩,准许其子至狱中见父亲诀别。

文静心中一酸。树义是他唯一的儿子,年方十六。文静寄予厚望,时常将自己平生所学,耐心讲给儿子听,希望儿子将来能成就大业,光宗耀祖,名传千秋。

“叛逆”之子纵然不被株连处死,依例也是充官为奴。想着自己身后,自幼从未受过委屈的爱子,突然之间由高官之后沦为任人驱使凌辱的奴隶,只怕生不如死!还有高堂老母,已年过七旬,竟遭颠沛流离流放为奴之苦……

热泪终于泉涌般自文静眼中喷涌而出,他执爱子之手,摇头叹息道:“不关二殿下之事。孩子,记住为父一言:他日若有重新为人之时,为父只愿你躬耕自食,做一山野村夫,平安度日。万勿贪图建功立业!千万不要出来为官!切记!切记!”

树义泪眼迷离,哽咽道:“孩儿记住了!”

文静稍感放心。

他绝不希望儿子重蹈自己覆辙!政治斗争之残酷、险恶,远远超出自己想象!他只希望,儿子听了自己一番话,能够明知时势,不再卷入无谓争斗,忍辱含屈地活下去,为他刘氏保留一线传承香火之血脉。

对于二郎李世民这位故人,文静并无半点怨言。世民依旧是他唯一的知己,他认定的世之“真主”,大唐的希望所在!只是万没料到,李渊竟会如此心胸狭窄!他既不顾及二郎反对,执意致我于死地,对二郎又岂能真心信用?

“高鸟尽,良弓藏,此言非虚也!”这是刘文静留给世上最后的遗言。

非但我刘文静被李渊当作一张弓,只怕二郎也概莫能外。

二郎就是李渊手里最大的一张弓。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则是天上的巨鸟。李渊现在还需要这张弓,射落那些巨鸟。

一旦飞鸟都被射尽,二郎的命运又将如何?


礼部尚书李纲闻知此事,当廷质问皇帝:“刘文静谋反证据不足,陛下为何轻率处决?”

李渊以不容置辩的语气道:“本朝草创之际,任何有功之臣不得居功自傲。凡依功争权夺利,违法虐民,不能收敛者,刘文静就是下场!”

李纲只得缄口。但此次处置刘文静,给许多大臣心中留下阴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