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概述5
书名:话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9960字 发布时间:2022-08-26


 

 

---资本主义

 

 

老啃:“好像我们可以讨论资本主义社会了,要不要对这之前的社会形态作个总结?”老啃看了一眼陌底。

 

陌底开始总结:“在人类文化中,奴隶制度发展最为缓慢,封建制度表现最为稳定。

一般来说,当奴隶制发展到高峰后,就会快速的进入封建时代,当封建制发展到高峰后,会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奴隶社会时期虽然时间长,但是太久远,我也记不住,封建社会时期才是人类记忆最多、最深刻的时期。

至于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其实,一个中国文人,也许更愿意选择封建社会时期,选择那种更纯粹的、淡淡的优雅。” 

不粘:“如果不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封建社会好像还真是不错的,有奴隶社会作比较,封建社会的人就幸福感倍增。

今天的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人们的烦恼比封建社会时多得多,封建时代的优雅估计是再也找不回来的了,这就是历史吧。”

老啃:“当然,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如果是具体看某个人,那感觉可能完全不一样,喜怒哀乐,每个人不一样。”

老啃继续说道:“中国历史作为人类发展史的唯一连续样本,发展线条是清晰的,从政 治层面来说,周开创了大一统思想,秦得以真正落实。

周形成大一统的方法是和谐的,和谐到周可以重用对手,并予以分封,这种思想在今天也是先进的,而分封制的失败是自己人闹的,说明周对对手的改造是成功的。”

陌底:“推进大一统得靠文化,秦之所以快速失败,是因为秦只采用武力推进。

周就是抓住了文化,所以周持续了那么长时间,从汉董仲舒开始,选来选去,就只有儒家是唯一,即使是法家最后促成了大一统,法家也是默默的在接受着儒家的引导。”

不粘:“中国可以自信的说:这些都是信史。”不粘又继续说:“欧洲历史嘛,在文艺复兴前,不借助宗教和神话,欧洲就没有历史,个人认为,比较全面、比较清晰的欧洲历史得从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开始。”

 

划家:“提到文艺复兴,意大利人就非常骄傲,事实上,意大利的确也有这个资本,在文艺复兴前,意大利一直是欧洲的发达地区,现在的英国、德国这些地方,在那时,都是野蛮人呆的地方。”

老啃:“是的,但一些人也有个误区,当提到文艺复兴时,很多人可能下意识里想到南欧和西欧,而把东欧地区看成是享受了文艺复兴的成果,这是肯定不对的。”

陌底:“谈欧洲历史,拜占庭是不能忽略的,拜占庭实际是西罗马帝国的一个备份,当西边乱成一团糟时,东边的人认为西方的基 督教已经忘本,所以东边基 督教要肩起历史责任,东正教因此产生。”

陌底继续说道:“同时,由于地理因素,拜占庭更好的继承了希腊的文化和语言,还是由于地理因素,拜占庭是东西方的连接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在这里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拜占庭在思想文化上不仅不弱于西边,实际是在文化上大力帮助西边。

比如,由于战争的原因导致大量人才西移,所以,甚至有人说拜占庭拯救了西方文明。”

老啃:“这显然是由于西欧天主教地区的欧洲人的心理造成的,西欧地区从心理上,具体的说,从宗教上,从人种理论上都不接受东欧这片区域。

东正教的这个正字就是对西欧的抗衡和对自己的地位的强调。”

 

划家:“文艺复兴这个名称一看就知道是喜欢文艺的人取的,其实,当时的欧洲不仅仅是文艺在复兴,科技也在复兴,各个学科都在大步的前行,但最先吹响冲锋号的是意大利文艺人士。”

老啃:“他是要复兴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特别是古希腊文化,可以这么说,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文化上的空前大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大革 命。”

不粘不知是在思考什么,听到老啃刚才的最后五个字,一下子就精神了,老啃知道不粘这应该是在想别的什么,刚缓过的来的表情,老啃遂摆了摆手,意思是让不粘继续思考或继续听。

 

陌底:“当时的欧洲人,特别是意大利人心里很清楚,对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兴的提法或者作法,其实是找个教会不好反对的理由来推广自己的观点,这与中国文化人常用的所谓春秋手法有几许相似。”

不粘:“所以现在你要是发现一本比如古希腊的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后的托古之作,但这部作品依然是重要的。”

老啃:“回想当年孔子总想复兴周礼,结果老是办不成,孔子复兴周礼的失败是历史的进步,而文艺复兴的成功则是历史的跨时代进步。”

划家:“为什么一种有价值的思想不一定能很顺利的传播?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已经相当有名,但其政 治上并不得志。”

老啃:“这个问题,既有当时人们的理解力问题,也有当时的文化问题,当时的文化只能适应当时的政 治方案,更好的方案需要文化来消化后才可能铺开,如果方案太先进的话,比如墨子的方案,我们现在也实现不了,但我们理解这个方案的意义是重要的。”

不粘:“一般伟大的思想往往是在后世才得已广泛的传播,不管是哲学领域还是科学领域都有这种情况,连一些文学作品,作者可能也没能看到其成为名著。”

划家:“诗词方面好像不一样,往往当世就在传诵。”

陌底:“也不尽然,有一些好诗词不知道是谁写的。”

不粘:“佚名写的。”

大家微笑一笑,回到正题。

 

陌底:“之所以产生文艺复兴,有一个重要原因,中世纪的宗教把人压得太厉害了,结果还是宗教自己犯错导致了文艺复兴。”

不粘:“看来,有些错也还是挺不错的,将错就错,反而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我的辩证法是不是也挺不错。”

老啃看了不粘一眼,“在10世纪后,基 督教高层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出现一系列分裂,特别是基 督教新教的产生,实际是隐含的表达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分裂无异于对神动刀子,神被严重人化,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权威肯定就会受到严重怀疑。”

不粘:“文艺复兴是打着尊重神的旗号进行的,但已经足以让人对神统治的这个世界表示怀疑。

横扫欧洲的黑死病,让人们看到,这么虔诚的人,包括神职人员都在不停的死亡,上帝为什么不帮助呢?是否还需要继续信上帝?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还有什么不可以怀疑的想法。”

不粘继续说道:“早期,这些有价值的想法没有流行起来,关键是欧洲还没有准备好。

历史的进程让人们越来越发现,世界的重心似乎不应该全在神那边,人也应该有份儿,人的命运似乎常常不是由神左右,而是由人左右。”

划家:“宗教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看得见的,人们常常看到作恶的人没受到惩罚,行善的人没有得到好报。

那么,为什么还要相信宗教?为什么还要相信上帝?”

不粘:“这些想法在当时来说可能有杀头之险,但人们如果认为一种想法有价值,就算有危险,也会设法以不同的方式委婉、隐含的表达出来,比如用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和歌舞等方式。”

不粘对艺术是有兴趣的,他继续说道:“一种新的思想,一般首先会从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来,作者只要能深刻的领悟到当时人们的心声,即使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将要干大事,其作品的文化引领作用也将显现。”

不粘喝了一口热矿泉水,大家也没有打断他,在等不粘继续说,“比如早期的但丁和卜伽丘,其作品已经开始对神及其信徒表达了怀疑和反抗,同时对人进行了肯定,这些小小的变化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变革,直接成就了伟大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一批大师。”

不粘又继续说:“他们的作品,即使画的是神,作者也已经将其降格为人,作品的重点也在于展现其活生生的人的一面。

与长期死板的宗教绘画相比,神没有了头上的光环,变得和常人一样有血有肉,世界变得更真实了。”

不粘还再在继续:“一些小的变化是在悄悄引导人们的思想一步步突破严格、残酷的教会限制,进而引导人们的思想走向自由、真实的世界。

大师们的确太有名了,所以这次复兴被冠以文艺二字。”

不粘终于停下来,又喝了一口热矿泉水,这山上很幽静,他们谈了大半天,没有一个人经过这里。

但是,这里居然有一条石板路,虽然不宽,也很简陋,还有这个亭子,说明这里也有人来往。

 

不粘看着那条小路,自言自语的说:“如果从这里修一座桥直接到对面的小路,会不会成为一个旅游打卡点?”

划家:“修这座亭子都已经太对得起人了,还修一座桥,你出钱呀。”

老啃:“那就破坏了这里的风景,要的就是这个深深的谷,自然之美,真要有这个桥,这里可能就热闹了,我们也就不会在这个亭子里停留了。”

回到正题。

 

 

划家:“其实,科技领域的大师们也丝毫不逊色,虽然他们动手的时间比文艺大师们晚了点,但动静弄得更大。”

划家也学着不粘继续说道:“首先,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得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进而,哥白尼的日心说让教会越来越招架不住。”

老啃:“在数学方面,阿拉伯数字已经在欧洲流行开,然后人们用字母代替数进行数学思考,“+”、“-”、“=”等数学符号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得以确认,代数方程的形式和解法慢慢有了规范,笛卡尔开创了解析几何,数学各个分支开始渐入佳境,后面才可能诞生牛顿力学。”

不粘:“科学的发展是有逻辑关系的,牛顿力学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他必须要站到巨人的肩上。”

划家:“文艺复兴时的欧洲科技界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文艺人士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文艺作品传播得快而广,文艺作品忽视神而对人的个性的施展,使得科学领域的研究更自由,研究过程中神的因素越来越少,更加敢想敢做。”

老啃:“文艺才是大众语言,文艺常常比文字更有效,文盲也会有几个文艺细胞。”

 

陌底:“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者泛神论思想。

一切事物都是神的化身,神无处不在,神在自然之中,自然就是神。

这实际是由于自由的思想在萌芽,但又有上帝管着,于是想出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必须要把神、把上帝贡着才行,没有神、没有上帝,欧洲人没法生活。

又要有神,又得减少神的干扰,就得给神挖这个坑,这成了有神的无神论。”

老啃:“泛神论实则就是把神不当神,神终于不再神,神越来越接地气了。”

陌底:“泛神论思想为科学研究扫除了障碍,在神的授意下搞科学研究,研究一切都是神圣的,一切都没有离开上帝,都是对上帝的颂扬。

这既堵上了教会的嘴,又成了研究者们的自我安慰。

以致于后来牛顿只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即可,然后世界就按照规律自己运行,不再麻烦上帝他老人家了,听上去何等的和谐。”

划家:“欧洲人似乎比较好骗,只要是符合逻辑就行了,而在生活中,符合逻辑的笑话多的是。”

不粘开始讲笑话,“有个笑话,大概是这样,说青蛙声音大是因为嘴大肚子大,旁人问,那背兜也是嘴大肚子大,为什么没声音,因为背兜是竹子做的,可是笛子也是竹子做的。

我记不清了,反正后来说到金属有声音,但是他们家有一只秤砣,说挂在墙上八年了,没声音。”

大家笑起来,陌底表示,“这虽然是中国人在讲笑话,但中国人很少有这么死板的。

但在欧洲,这种死脑筋多的是,这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所在,在中国,是追求实用,在西方,是追求符合逻辑,东西方需要合理的调剂一下。”

回到正题。

 

老啃:“泛神论的思想直到现在一直在科技界流行着,虽然这里的神也可以称为上帝,但这和教会的上帝是有不同的,科学的上帝代表一种秩序,一种人暂时不能全部解释的秩序,其实可以直接、干脆的称为自然。”

不粘:“我好像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首先,神不会消失。”

不粘继续说道:“神来到了科学领域,和科研人员一起搞起了科研,科学的内心应该是不会排斥神的,即使科学高度发达后也不会,毕竟神对科学是有‘知遇之恩’的。”

老啃:“你这玩笑也不全是玩笑,还真有点道理。”

 

陌底:“借助神的帮助,欧洲人成功的限制了神的活动范围。

相比之下,那时的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根本不需要变,文化上根本看不到转型的可能,倒是出现了近代民 主思想的萌芽,以及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大师,他们的思想与近代欧洲的哲学思想有几许相似。

但经过长时间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国社会没有变革自身文化的需求,政府也不会支持这些新思想,没有触底的痛就不会有真正的变革。”

老啃:“而这时,欧洲的各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惨淡已经触底,变的想法具有旺盛的需求。

经历了蒙古人对亚欧大陆的横扫后,欧洲人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复杂的心态,对东方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面貌有着强烈的好奇。”

不粘:“当时,关于中国社会的点点滴滴都对欧洲文艺复兴前后的社会心态产生着重大影响。

没有中国文化的西传就不会有文艺复兴。

这里的西传不仅仅是指四大发明的事,更是指文化。”

老啃:“同意这个说法,文化是相互的渗透的,一种自信而稳定的文化,其中的文化点滴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起到提神醒脑,甚至是兴奋剂的作用。”

划家:“后进者向先进者借鉴,现在,正处于中国向西方借鉴的时代,文化是必须要相互借鉴的。”

不粘:“是的,以前的中国就是这点没做好。”

不粘继续说道:“文艺复兴是欧洲与中国发展的分水岭,从此,欧洲大步前行,而中国是在等待挨打。”

陌底:“文艺复兴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这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各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促成了文艺复兴。”

 

老啃:“现在,西方人对自由思考的追求、对个性的追求就是来源于那个时期。

经过了文艺复兴后,人们思想更开放,敢想敢说,特别是法国人胆子更大,以致于后来拉普拉斯敢说‘不需要上帝那个假设’,孟德斯鸠则直截了当的要求搞三权分立,居然没有考虑教会的感受,所以才有现在欧洲的政 治、法律体系。”

划家端起纸杯喝水,不小心子纸杯滑落,洒了一身。

 

陌底:“还好,水不太烫,伤害性不大。”

不粘冲老啃一笑,“显然没有你那个字闹的动静大。”

划家:“什么意思?”

老啃先是呵呵一笑,进入闲聊时间,然后解释道:“他们老年大学搞书法比赛,本来我不是老年大学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和他们熟了,我平时又喜欢写几个字,他们就邀请我也参加,结果我拿了一等奖。”

陌底:“好事呀,有什么问题吗?”

不粘一笑,“没大问题,有点小问题。”

老啃:“有人私下议论,说我不是老年大学的人,重在参与,就不应该发给我那个奖,其实是不应该发奖金,一共才100块钱,闹这么大动静,我真的是醉了。”

陌底:“这个也算正常,现在的行情是,你只要发布作品,你就在某个范围内成了公众人物,只要是公众人物,大家就来调侃你了,这个几乎成了必然,你挡都挡不住,就像你决定上街,你就可能会被人围观。

作品好,围观的人多一点,反之,少一点,议论、反对声,这些总是会有的。”

划家:“那……这要是上了CCTV还要不要人活。”

陌底:“那都不是一般人,那个抗打击能力不是一般人具有的。

你只要追求优异性,就有人反对。”

大家憋了两三秒钟,忍不住都笑起来。

说到哪了?

回到正题。

 

 

划家:“文艺复兴的成就确实是巨大的,而且,这个成就不仅仅是欧洲的,也是世界的。”

不粘:“确实是这样。”

老啃:“说到这里,我觉得,文艺复兴中相当重要又相当失败的成就是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

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对《君主论》并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将其当成西方文化的一个重点,其思想有中国法家的影子,还真就是中国人玩剩的。”

陌底:“与法家的成就相比,马基亚维利显得相当郁闷,从两千多年前法家得势以来,中国的国家政 治就没有离开过法家的论要。

而现在的欧洲,一个在人种上、文化上相似度极高的一大片地区,事实上还是在搞‘封建割据’,是名副其实的分裂的欧洲,这会让马基亚维利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陌底继续说道:“他对人民这个词的理解显然是不到位的,他个人及他的学说对君主的驾驭能力比法家人物差得不是一点点。

另一方面,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集权平台,欧洲没有建立起大一统思想。”

不粘:“我看,欧洲文化使得欧洲人的思维,其实是所谓格局小了,不仅是作者,欧洲读者的格局同样也小了。”

老啃:“所以,对于众多熟悉《君主论》的欧洲英雄们,用中国的话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老啃继续说道:“但是,还有两部当时的欧洲作品,《乌托邦》和《太阳城》就不一样了,同中国的《西游记》一样,都是一个幻想的社会,都是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的影射。

作者让孙悟空挑战了权威,并且还获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最终还是被降服,实际是强大的中国文化降服了作者。”

划家:“要是欧洲人来写《西游记》,那孙悟空肯定做大,要么是杀死玉帝,自己上位。

要么就是和玉帝谈判,最后和玉帝分享权力或者轮流执政。”

不粘:“你这个前半部分比较有历史感,后半部分就比较现代了。

如果是现代西方人来写的话,孙悟空就成了唐僧的提线木偶,唐僧只是定期给孙悟空打款,利用孙悟空帮自己和其他神仙斗,这样,唐僧才能在幕后获得现实的好处,而孙悟空有可能获得某和平奖。”

这个仅属搞笑,回到正题。

 

老啃:“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四大名著,其中的文化内涵是欧洲作者们达不到的。

欧洲这两本书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乃至共 产主义情结,怪不得后来的那个共 产主义‘幽灵’首先盘旋在欧洲而不是亚洲的上空。”

划家:“也再次说明,文艺对社会的影响确实太大了。”

 

老啃:“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人口已经大大增加,货币的交换就大大增加,同时,农业生产水平也在提高,这才能促成城市的兴旺,只有城市发展起来才有资本主义,只有城市兴旺起来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不粘:“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其实是来之不易,既需要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还需要人们从思想上敢于追求自由,这需要多少个世纪来准备。”

划家:“那是不是说,中国人因为不敢追求自由,所以中国一直搞不成资本主义?”

老啃:“你说得也不算错,可以这样理解,中国人的自由度事实上一直比欧洲人更高,特别是在政 治权利上。

中国人事实上从来玩不来欧洲人玩的那种自由,资本主义是欧洲的资本主义,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中国人只有学习资本主义而没有拥有资本主义的命,我们后面肯定要谈这些。”

不粘:“资本主义虽说是历史的必然,但对于这一点,欧洲一定会走在中国前面。”

陌底:“是的,历史不允许中国先尝试资本主义,中国是地球上唯一的历史文化样本,不能因资本主义搞砸了。

让欧洲先尝试资本主义,是为了中国文化可以有个比较,人类历史才能顺利的走下去。”

大家已经对这样的言论比较习惯了。

回到正题。

 

划家:“不过,还是一直有人在问,欧洲为什么能从封建社会走向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没有?”

陌底:“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的主要原因在于文艺复兴后,人们的思想更开放、更活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还有政府集权的不力。

当政府集权不力时,社会才具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化,自由化是资本主义和法治社会的基础,资本主义和法治社会是相关联的,资本主义一定需要法治社会。”

划家:“那社会主义不是法治社会吗?”

陌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前一个社会形态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得借鉴资本主义模式,也就必然得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概念一旦形成,人类就不会丢掉这个概念,共 产主义也是法治社会,只是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理解和作法上略有不同而已。”

老啃:“我更愿意把共 产主义理解为不算法治社会,因为,共 产主义虽然也会有法律,但管理人们的不是法律,否则就不是共 产主义。

我们后面再讲共 产主义。”

回到正题。

 

不粘:“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有其特殊的条件,中国由于文化的长期稳定,加上长期的政府集权,阻碍了资本主义进程。”

老啃:“但是,即使在中国,只要没有外来干预,只要有足够长的历史时间,也会进入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规律。

再怎么强大的政权也挡不住历史的脚步,在没有任何外来干预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势力一定会在某个时候迫使政府进行资本主义思考。”

不粘:“按照中国文化,搞几天资本主义就会不习惯了,中国人就会强烈呼唤一个封建式的集权政府出来收拾这个‘社会不行了’的局面。”

划家:“也就是说,按历史的发展,中国自身也会出现资本主义,但肯定长不了,中国文化事实上是不适应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只能是试两下就扔掉。”

陌底:“同意,中国人天生就有追求天下大同的共 产主义情结,中国人终究是不适应自由世界的,也不适应资本主义那种合理竞争。”

回到正题。

 

 

陌底:“近代,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侵略和西方传来的共 产主义理论,使得中国不需要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而是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

陌底补充道:“其实有些国家也是这样,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是,情况还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事实上自带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基因,人人平等的概念,天下大同的概念,这些本来就是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人一旦搞起社会主义,就不会再回到资本主义,只是会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

老啃:“对,其他国家之所以没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与资本主义不符,但他们被资本主义俘虏,完全是按资本主义在搞。

但是,他们搞资本主义也搞不好,因为刚才说了,他们的文化不是正宗的资本主义文化,我们后面说一说他们的事吧。”

老啃继续说道:“陌底的话有理,‘文化优秀,乃有历史。’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追求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历史,其他国家是在追求自由、平等,这里的自由、平等要按资本主义方式理解,我们还是在后面再谈这些吧。”

不粘:“不过,资本主义的强势还一直在,由于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进程来得早,近几百年西方的强势,使得现在的地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地球。

我们的社会主义也借鉴了太多资本主义的方式,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都是在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之上的社会主义。”

陌底:“借鉴上一个社会形态的方式,这个是很自然的,关键要看自己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借鉴同一种外来思想,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老啃:“资本主义之所以得势,关键就是资本主义强调自由,这个自由必须要讲度,不然就是个死。

但是,资本主义早期,自由总是不够,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天性,追求思想自由成了全社会的一种时尚文化的时候就会产生资本主义。”

老啃继续道:“封建社会的人们也追求自由,但人们只能部分做到。

思想上的自由嘛,人们似乎还没有作好思想准备,思想自由不仅是指随便想什么,还包括顺利传播、宣传这些想法。”

不粘:“是的,‘顺利传播、宣传这些想法’也需要当时的文化来配合,进行大众宣传的思想不能太陡,否则大众不理你,甚至攻击你,就像在奴隶社会早期,如果有人宣传推翻奴隶社会,绝对会被奴隶们当成疯子。”

划家回了一下神,显然,刚才不粘的话实际是打断了他的思维,划家问道:“当今的中国人也在追求自由,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

老啃:“‘追求思想自由成了全社会的一种时尚文化的时候就会产生资本主义。’这表明,那个时候,人们还处在封建社会阶段,并且,上述说法本身是针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针对今天的某个时期。

当然,今天的人也追求自由,但东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显然是不一样的,就连东西方压制自由的方式也不一样,因为东西方的自由是不同的物种,换个地方不一定能生存,后面来慢慢谈这些吧。”

 

陌底:“法律、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相互纠缠的,没有现代法律思想,就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老啃:“事实上,只要开始宣传自由,就会产生法律,因为没有法律,自由就活不下去,也就没有自由,社会就乱套。

这当然是指欧洲的情况,看来我们后面还真要单独谈谈法律的事。

欧洲的法律来自自由,就会充分保护自由,当自由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资本主义就必将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一定是法治社会。

与此同此,一定要有一个不太有力的政府作陪衬。”

划家:“好的,已经进入资本主义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土地只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种而已,在土地和钱面前,人们不假思索的选择了钱。”

陌底:“进入资本主义后,钱的地位比起在其他社会形态时,那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和稳定。

随着钱在社会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钱的总量猛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里的钱甚至包括假币,这个社会就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不在乎是否已经开始全民投票,也不在乎这个政府有多么封建,在于有这么大的交易规模。”

划家:“难道封建时代就没有过这么大的交易规模吗?”

陌底:“巨大的交易量和社会心态的自由程度是有关系的,或者说,人们的心态足够自由的社会才会对应足够大的交易量,这首先就需要纸币来支撑。

而封建时代,以物易物的量还相当大,并且,人们的心态没有被‘启蒙’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种类都是比不上资本主义时代的,少量的钱就能撑起当时的社会运行。”

回到正题。

 

老啃:“资本主义时期的月薪、日薪现象的普及,这要求货币必须大量流通,同时需要自由主义思想的流行,当支付工资变得很平常后,自由的概念也就在社会普及了。”

不粘:“支付工资这件事本身就需要劳资双方建立某种平等才能发生,这又算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社会主义也支付工资。”划家似有疑问。

 

老啃:“需要借鉴上一个社会模式嘛,工资是一种货币的分配方式,其实还是有不同的。

可以举个例子,特别是在你父母,甚至婆婆、爷爷那辈儿,那个时候,一个小员工是可以和上司吵架的,一般来说,上司不敢吵,这个员工常常不是吵啦,有时候是骂,骂完了,这个员工照样拿工资,不会少的。”

划家:“哦,我有点明白了,在资本主义那里,不好和老板吵,闹不好就炒鱿鱼了。”

老啃:“我的意思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带给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公有制下,人们自然而然的有一种平等的感觉,而在私有制下,人们的内心是惧怕权威的,老板就是一种权威。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后面再来说一说公有制和私有制吧。”

回到正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话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