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安徽潜江市李女士反映,自己的13岁的侄女,月考全校第一,道法课(道德和法治)100分,但其班主任质疑她提前买试卷,并安排补考,补考的第二天,李女士的侄女在池塘中溺亡。
此事一出,就被推上热搜。
大家注意的焦点基本都围绕在老师质疑和学生溺亡的关联点上。甚至有些媒体用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来定义老师的行为。网友们也一片骂声。
当然这里面也有理性的声音。
我个人认为,老师质疑,应该是基于女孩平时的成绩,质疑无措,但处理方式错了。未经求证安排补考,行为不妥,可能对孩子心理造成创伤。
作为一个老师,担负的是育人重任,需要有较高的处事能力,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与学生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都是常规性的东西。质疑学生,要有依据,要考虑学生自尊心,要注意谈话语气和方式。因为这种质疑,其实可能是对孩子努力的否定,对孩子人格的质疑。
老师有错,毋庸置疑,毫不避讳。
其次,如果孩子溺亡真的是因为老师的质疑,我们不得不再提挫折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前一段刚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怀疑他谈恋爱,一跃从二楼跳下,所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又一孩子,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认为老师处理不妥当,吃了安眠药。还有和家长发生矛盾就轻生的。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有多重?他们根本不能明白,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当然,我不是怪这些孩子们,即便孩子们有错,更大的错还在于我们这些成人,在于教育,在于社会环境。
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反复告诉他们,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生命,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生命不单单是自己的,一个人身上总是要背负着什么的,也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人生路上,沟沟坎坎,一步一步总能踏过。意气之争,委屈求全和生命比起来,就如鸿毛。难道他们周边没有爱吗?没有温暖吗?这些才是他们应该时不时翻看的。
我们在提倡赏识教育,这没有错,但是不能赏识到他们完全不能承受挫折。听惯了夸奖,一句批评就压垮了他们,如何掌握这个度,这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水平。
再者,警方已经介入,事实真相没有出来之前,请公众保持理性。
对老师的抨击救不回孩子的生命,我们对这位老师也完全不了解,也许他平时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这次处理不当,他有责任,但是女孩溺亡和他的处理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我们还不知道。
不能在我们的抨击把老师压垮之后,事情再出现翻转。我们相信这位老师绝对没有主观的恶意,还是等一切水落石出,再去盖棺定论吧。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犯错的人,都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现实中,老师们其实已经在很多地方束手束脚了。教育惩戒法规的出现是因为什么?什么样的后果不要老师负责?我们不否认,在老师队伍中有害群之马,有水平能力都不行的人,然而,更多的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育人者。一旦他们没了希望,那么社会就没了希望。
再者,警方已经介入,事实真相没有出来之前,请公众保持理性。
对老师的抨击救不回孩子的生命,我们对这位老师也完全不了解,也许他平时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这次处理不当,他有责任,但是女孩溺亡和他的处理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我们还不知道。
不能在我们的抨击把老师压垮之后,事情再出现翻转。我们相信这位老师绝对没有主观的恶意,还是等一切水落石出,再去盖棺定论吧。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犯错的人,都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现实中,老师们其实已经在很多地方束手束脚了。教育惩戒法规的出现是因为什么?什么样的后果不要老师负责?我们不否认,在老师队伍中有害群之马,有水平能力都不行的人,然而,更多的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育人者。一旦他们没了希望,那么社会就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