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上第三部,意味着这部冗长、宏伟之作已在脑海里留下痕迹。心灵的震荡依然如初般强烈,尽管已拜读数次。人物的命运却使内心狂潮再现。
孙少平在苦难岁月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再次点燃我对生活的激情。他坎坷、苦难的人生读来竟是声泪俱下,难以平静。尽管苦难和沉痛一直伴随着他。
然,这个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青年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深切剖析是多么地震撼人心!诚然感动读者的不仅仅只有他,还有那个年代里的人们的坚强。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多么苦痛,人们至始至终都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八十年代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路遥老师还未完稿的情状下就开始了长篇连播。正值少年期的少年,对人物和社会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却被人物多舛的命运牵动着。每天都早早地等在收音机旁,亟不可待地期盼着。如今回想起来,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人们的生活太艰苦了,在世间居然有这么苦难的人生。
李野默老师声情并茂的播讲,常常听得泪流满面,一时间难以从中走出来。当时的农村已经分田到户,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物质生活也逐步提高。尽管没有现在的物产丰富,品类繁多。我们的生活还是开心满足的,相比孙少平是多么的幸福。
由于思想早熟,便早早接触了小说,记得小学四五年级时就读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懵懂了一种看似不现实的人生。80年代末也是读琼瑶小说的鼎盛期,几乎读完所有的小说,大大满足一个少女的心理需求和对爱情的憧憬。如今那些故事已越走越远,却对并未真正理解的《平凡的世界》印象深刻。因为她贴近生活,真实地描绘了当时农村生活。
到了九十年代,再次邂逅这部小说时,她是以纸质书的形式出现的。时光把十几岁的单纯少女塑造成了社会人,由于在社会上磨砺了几年,对人生有了一些理解和认知,感触颇多。
当时在二舅厂里干得不开心,舅妈虽说是大都市有魄力有见识的女性,也难免其俗,完全两种态度对待娘家和婆家人。使得大家庭矛盾不断,慢慢地懂得了人情世故,便毅然离开,开始了一段流浪受骗的生活。
当孙少平的打工遭遇再一次震撼心灵时,方觉得自己的那些遭遇是多么的不足挂齿,相比之下对新生活又有了信心。
2000年后,随着电子业的迅猛发展,她又以电子版本的形式悄然而来。自从再次与她相遇后,内心深处就一直想拥有她,然,沪上各大书城都难觅其行踪,那些年几乎每年都去看书展,一年一度的大规模书展也不见她的踪影。
得到电子版本后,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述。又开始没白没黑地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直至双目酸涩,泪水滚涌才心不情意不愿地累倒在转椅上,连爬上床的力气都耗尽。经历十几年的社会生活,对她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孙少平这个看似平凡的青年不管生活赋予他多少苦难,却依然坚强,内心的思想却象哲人一样丰盈深邃。他穿着寒碜,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然,他精神高尚、纯洁、富有。
这就是孙少平最可爱闪亮的一面。曾有家青年报做了调查,现在有很多青年人仍然把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那么这似乎证明了一个道理,孙少平的形象已深入到了每一个时代读者的心里。奇怪的是,为什么路遥先生作品中,那些身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土装,说着那个时代特有语言的人物,却能打动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是他们对苦难的那股不屈的精神。在读者的心目中的形象,随着时光的流失而越加清晰、高大吧。
人生的无奈常常使人们肝肠寸断,是什么力量拆散了孙少安和田润叶这对恋人?是残酷的社会?是难抗的命运?
当无情的生活狠狠地拆散这对恋人时,竟然痛苦的不能自抑,泪水涟涟。没想到十几年的岁月流失,十几年的世事轮回。沧桑岁月并未带走那些痛苦和感动,在这个世上永远都演绎着一出出的悲剧。于是那些痛苦的恋人就把这一切归咎于命运。
在世间,爱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无论生活的路多么坎坷、多么崎岖不平,只要有爱在身边,再大的苦难也不怕。
然,命运对孙家兄弟太不公平了,不但给了他们苦难,更让他们失去自己的爱人。而这些平凡人的内心世界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真正理解?
路遥老师的一席话说的多么感人:
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的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命运进行剪裁!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刹那间幡然顿悟,并不是所有的失去的东西都不能复制。当那种切心痛肺的疼痛再次涌上心头时,亦才发觉原来痛苦和感动也同样会被复制。而且这种感情翻涌咆哮来得比十几年前更加强烈。
《平凡的世界》似乎就有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每每读她,眼前的世界常会被咸涩的液体覆没,疼痛的心被狠狠地撕裂着,带动全身的神经痉挛般地抽搐。
生活是太沉痛了,人生的苦痛又算什么?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只要有一颗充实的心,得不到爱情也不会感到生活无望。
李向前这个拥有不幸婚姻的男人,最终用一颗痴心等到了爱情,即使生活并不公平让他失去双腿。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付出的是真情,总会得到回报。
时光残忍,历史的车轮早已驶入2014年,当又一次需要文学类的小说来浸润即将干涸的心灵时,《平凡的世界》当仁不让地成了首选。
路遥老师离世已二十余载,当初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用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作。如此还翻阅了大量书籍,耗尽精力才完成这部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他由此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
在第二部未完稿,他就倒下了,彻彻底底地倒下了。伟大的人啊,为了这部小说,足不出户、黑天暗地地伏案写作,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年华正茂的生命。
如今读到的不仅是书中人物的命运,由于对人生的理解更深刻,因此对那个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也有了更多更理性的理解。十年动乱,土地未改革之前中国的农民过着怎样的苦难,凄楚的生活?
沉痛的历史亦久远,留给人们的教训和记忆却是那么地深刻,那么地沉痛!
现今的青年不知有多少人对这部小说感兴趣?生活的浮躁与压力,使得人们变得那么的现实与肤浅。生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拥有一份平和安然和洞彻人生的心态是何等地重要?
孙少安对感情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生活是具体的、细致的,具体细致到每个细节,每一分每一秒。正因为田润叶当时没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痛苦了自己也害苦了李向前,好在上苍并没完全放弃他,在他失去双腿后把爱还给了他。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就应该理智地放弃,只有高小水平的孙少安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可见我们的少安是多么的可爱。
在那个特殊又艰苦的年月里,正因为少平的思想高大深远,对人生的理解就很深很透,他能够清醒地处理些措手不及的事,更能理解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正因为如此,无论生活赋予他多大的打击,他都能够坚强面对。那种境界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他们目不识丁,穷困一辈子的老父孙玉厚,在每个关键时刻作出的决定也一样令人敬佩,是一般农民都无法意识到的明举。
更让我们感动的人,是自小泡在土地里的农村女兰花,她对不负责任、常年在外的逛鬼丈夫王满盈不弃的朴实的爱。无论王满盈做出多少令人伤心发指的事,她对其爱如始终,终于使疲劳缺爱的王满盈回到她的身边,让这个可怜苦难的妇女得到了最起码的温暖和爱。
从更深层次,更多角度来诠释这部小说,正是路遥老师创作这部小说的根本,也是这部伟大之作的伟大之处。
渐渐地读懂了她的内涵,如今路遥老师早已撒手人寰,而他的小说却深深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激励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生活,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