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yin米、炒沙、桐油皆备,就只要生火来炒了。
晚上,等妹妹一睡,我就拉着我妈到了厨房。
“妈,我们把炒米炒了,再做点米花糖怎么样?”
我想做米花糖,更多的是找一找前世的味道。
“好啊,反正这yin米也有那么多,给崔阿姨一半,我们一半,应该能做几块了!”
我妈说着,抡起炒耙就开工。
我的火自然是紧跟着节奏烧了起来。现在,就剩我爹没事干,正搬着本《三国演义》在火塘边看着呢。
渐渐地,炒沙变热了。yin米随着炒耙的翻动,也在慢慢地膨化,从晶莹剔透,变成了一片雪白,与炒沙一黑一白,很是分明。不一会儿,已是有了小半锅。
“大功告成!”
我兴奋地拍了一下掌。
接下来,我妈拿过一个细竹筛,舀起炒米和炒沙,在有规律地抖动中,将炒沙筛了出去。七八斤yin米,装了一大箩。
现在,就只等炒米冷却了,才能装袋,不然,一下就会将透明的油纸袋(其实,就是塑料袋)给烫穿。
“妈,先歇会儿吧!”
我想,反正还得等炒米温度降下来,歇歇正好。
“不呢,小风,还得炒糖,快,把火再压小点!”
我妈一切流程都成竹在胸,没半点要歇之意,我只好按她说的,进行下一步。
炒糖,是简单的。放点猪油,将红糖倒进去,慢慢地炒,等它全部融化,并显得很粘稠了,就算完成了。
“小风,你读过三国,你说曹操为什么不在长坂坡杀了赵子龙?”
我爹看至兴处,忽然向我抛了个问题,唉,他就从来没想过,我是从哪里读到的三国。
“那自然还是曹孟德他爱才之故,不然,他手下战将那么多,困也得困死赵子龙。但依我看,这事,就是罗贯中瞎编的,太不靠谱了。我就是不放箭,你也逃不出去,在冷兵器时代,再大的勇力,也抵不过人多,一个车轮战术,就能让你报销!”
这事,我真的可以不假思索。《三国演义》又不是真实的史书,有多少水分,谁知道?
“呵呵,你倒还说的有点道理哦!”
我爹笑了笑,对我时常发些长篇大论,他并不感到意外,问我呢,也是想锻炼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殊不知,我是以四十几年的功力来接他的招。
“建军,我说你就别什么赵子龙了,快把刀磨一磨,等下切米花糖好用!”
我妈却不管那么多,很煞风景地搅了马建军同志的兴致。
“好,好,我也正看得头有点晕了!”
我爹表现出了他的机灵,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就去拿刀。
“嘿嘿!”
我不禁笑了两声,这样的温馨,在我重生前,早已荡然无存。两人从相爱到相杀,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不多时,炒米冷了,糖炒得透亮了,刀也磨得明晃晃了,米花糖进入了实质的制作阶段。
我妈将炒米倒入了早就备好的瓷盆里,一如前世般,开始了她的表演。
不过,半小时过后,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妈,不要再切那么大块大块的了,我正长牙呢!”
“啊?”
我妈很是惊异,这在前世,我可没这么要求过。对于刀功欠佳的她来说,无疑,这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