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散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是嚮往著比他們更成功的人
聽著這類的故事,想像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只是,大多數成功人士不為人所知的一面卻是刻苦的
也許,有些更不是刻骨所能一句帶過的
有這樣一位極端成功的藝人,不管人前人後,不管貧富與貴賤
他都能與你成為好朋友
他不在乎外界傳聞,努力做好自己扮演自己的角色,檯面上
檯面下,他得到了無上的榮耀,卻做不好真正的自己
這是為何 ?
多數人是無法理解異類、偏執狂與憂鬱症的,如果能如此輕鬆帶入
那麼也無須設計這麼多不同的人了
所有的症狀有先天與後天的,只是我個人認為後天因素影響較大
如果你是一個盲人,對你來說看不到世界區別大嗎?
不....... 因為你生來就看不到
而如果是後來所導致,那將會對你是一個巨大衝擊
有人能克服,而有人不行,這就導致了偏激的行為
回到上面所說,能夠很好的詮釋所扮演的角色,這樣一個人
其他人的崇拜與欣羨全然無法理解一個道理,這不合乎常理
任何一個人都有著自我的主觀意識、喜、惡
如果一個人能夠完美地扮演了其他角色,那只能說明
他是如此的厭惡原本的自己。
這不一定是極惡劣的生活環境或教育所導致,但人的心卻也是
這般無可捉摩,在小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種籽埋在了心底深處
慢慢地~慢慢地,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腦中不時出現這許多無法
理解的話語,這時已經不是你自己所能置身事外了。
在這世上也許只有感同身受的反義詞才能解決這樣的事
也就是同病相憐的人。只是...這就像兩個超行星碰撞在一起
最終創造了黑洞彼此都消亡在無盡黑暗中。
深刻關懷你所關心的人,一般人並不容易察覺他們的不意
疏導、關懷也許不一定有用,卻總比開玩笑、忽視來的正面
導引其另一面的自我浮出檯面也許更能有效的減緩極端的意識
只是人各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最終,願未來的自我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