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学校经常号召我们在假期“勤工俭学”。
我说的这个勤工俭学,估计九零后、零零后都要问度娘才晓得点意思。但对我们来说,就是生活的常态。勤工俭学的目的,就是在那个大家都在向小康迈进的时代,让我们时刻保持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本色。
从小了说,我们利用假期时间,上山挖药材、打桐果,能适当地贴补家用。从大了说,这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充分体现。不仅让身体得到了锻炼,经得起摔打,更磨炼了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品质。这是二十一世纪走过场式的研学旅行教育所达不到的。
那是前世我五年级的一个周末,我邀上马小文哥俩还有马卫东、马小红,一起到家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打桐果。
作为品学兼优的乖孩子,我向来对学校的号召是坚决地服从和如实地执行。所以,天才刚刚亮,我们几个便背着背篓出发了。
而所谓的大山,只是说面积相对大些,海拔相对高些。我们一路笑着,一路唱着,很快地就到了山脚下。
“小风,这次勤工俭学的钱,我要自己存着,买水枪!”
马卫东比我们大些,脑瓜里开始有些自主的想法了。
“买水枪有什么用?要我,就买那个可以打火药的枪,叭叭叭地才过瘾!”
不等我回答,马小文已经抢杠和牌了。
“也是,你都快要上初中了,还玩水枪,丢死人了!”
我不以为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反正,我想自己留点钱!”
马卫东如今一脸光滑,不像前世那样,被大黑牛袭击后,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只怕,你爹不同意哦!”
马小红依然还胖着,她也凑热闹地补来一句。
不过,这话一说,马卫东无语了。是啊,他怎么过他老子那关?那年头,家家都过得紧巴巴的,你勤工俭学的钱,不拿来交学费,不拿来贴补家用,岂不是没天理了!
“唉,别胡思乱想了,学校可是定了任务的!”
我说着话,就近一刀过去,砍掉一个深褐色的桐果。这桐果,弄回家后,晚上没事时,就用专门的小弯刀,将桐籽给抠出来,然后,大白天里晒几个太阳,晒干后,就可以拿去卖,几毛钱一斤呢!
见我一招得手,他们也行动起来,一棵小桐树,很快地,就被我们瓜分了。
要知道,这桐树,普遍不高,我们几个,除了马小红外,个个灵活得像猴哥,打几个桐果,那比大人还有效率。
这山大些,桐树是随处可见。不过,应该是打的人多了,我们实属在捡漏,不知觉里,竟就爬到了半山腰了。
然而,正当我准备爬上一棵桐树下手时,马卫东忽然惊叫起来。
“好家伙!”
我猛回头一看,一群马蜂正疯狂地扑向他。
这下,大家都吓到了,慌乱中,不顾一切地往山下跑。
但要知道,马蜂一旦盯紧目标,那基本上是不会轻易放手的。马卫东的额头上,身上,不知道被蜇了多少下,直到他轰然倒地,那些马蜂才慢慢离开。
我们几个,跑得快些,没蜇上几下,虽是火辣辣地疼,但都还坚持得住。
等我们七手八脚地好不容易将马卫东弄下山,他已经昏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