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几名小学生如何发现、宣传学校甲醛超标并为一些“中毒太深”的学生“解毒”的故事,运用象征手法,委婉地批评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人在教育领域的异化现象。几名小学生用富有奇思妙想和童真童趣的方式,为应试教育“解毒”,也为普遍异化的当代生活“解毒”,剧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诗意的教育理念和生存图景。
二、人物
马东逃:六年级男生,古灵精怪,能说会道,擅长在课上不露声色地将同桌逗笑而让其被老师骂神经病;但清醒睿智,是学校甲醛事件的主要调查者和宣传者,中队长吴文彩想给他洗脑,他反过来为其“解毒”。
涂小雨:六年级插班生,美人胚子,来自一所如诗如画的农村小学,对城里空气过敏,酷爱阅读,冰雪聪明,脑袋里装满奇思妙想,后以后进生身份为两大学霸“解毒”。
吴文彩:六年级女生,梦想当大队长的中队长,喜欢教训人,但酷爱音乐,唱功深厚,后来在马东逃的启发下加入宣传甲醛事件的队伍。
冼宗西:六年级男生,本校罕见的高人和怪人,不屑于争第一却拥有好多个第一,指导别人要收费,节俭得近乎自虐,他不愿花家里的钱,也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他是贯穿全局的一个悬念,谜底直到最后才揭晓……
汪晓媛:六年级女生,被誉为女苏格拉底,思想深刻,语言精辟。
张大梦、罗飞龙:六年级男生,火箭班的后进生,马东逃的死党。
郑基石、周伟奇:六年级男生,年级学霸,热衷于争第一,因为考第二名,一个曾自残,一个曾虐猫。
盛稀音:男,30岁,语文老师,自誉为“盛世一匹孤独的狼”,酷爱诗歌,幽默风趣,看重学生的启蒙和觉醒,因参与宣传甲醛事件而被学校处分。
林珺:女,30多岁,六(1)班班主任,破锣嗓子,喜欢让学生喊口号,不承认甲醛超标,污蔑学生造谣。
三、详细梗概
本剧改编自陶杰的同名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几名小学生如何发现、宣传学校甲醛超标并为一些“中毒太深”的学生“解毒”的故事,悬念迭起,语言幽默,对白精彩,寓意深刻。
某县一小学六年级(1)班来了一位插班生,她叫涂小雨,清新脱俗,冰雪聪明,还戴着一副让她倍显神秘的黑口罩。她从乡下来,对城里的空气过敏。涂小雨有关系进本县最好的小学、最好的班级,却只能坐最差的座位。
那个座位之所以最差,是因为她的同桌是马东逃。没有人敢和马东逃做同桌,和他坐过的人都会被老师骂神经病,因为他们会在课上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马东逃有一种本事,他能不露声色地把别人逗笑。
班主任林珺安排座位的时候就警告马东逃,你敢逗她笑,我就让你哭。马东逃把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但他却发现自己碰到了克星。
后来涂小雨透露,她坐到后面去是因为没有单独打点班主任。她说她不稀罕前面的座位,更不想让前面的同学无辜受连累。
开学不久,学校突然发生了流感,导致某天请假人数创历史新高。马东逃等人却发现事有蹊跷:请假人数最多的是每个年级的火箭班。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每个火箭班都有二三十人咳嗽,普通班基本没人咳嗽;火箭班全用新桌凳,普通班全用旧桌凳。
他们怀疑那是甲醛中毒。后来他们借来甲醛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甲醛超标,超标程度正好会导致眼红、咳嗽、打喷嚏,恰好符合那些病号的症状。
事不宜迟,他们马上将此情况向班主任林珺汇报,林珺却说他们是造谣。从检测仪上的数据看,林珺的办公室甲醛也超标,而林珺想当然地认为办公室的空气是正常的,以此推出仪器不靠谱。
后来马东逃他们还发现新修的塑胶跑道甲醛也超标。
向林珺反映后的第2天,他们惊奇地发现新桌凳换掉了,遗憾的是,旧桌凳的甲醛也略微超标。
他们班换掉了,但其他火箭班没有换。
一天中午马东逃将此事告诉了临时代他们班语文课的盛稀音老师,盛老师答应找校长反映此事。
一个星期后,其他火箭班的新桌凳也换掉了,但它们并没有被返回厂家,而是被搬去了月考教室继续发挥光和热,也继续发挥它们的毒气。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语文成绩不如以前好。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盛老师有意为之的。他说语文要考高分得反反复复地听写、默写、抄词语,但这样会榨干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像生吃食物会败坏胃口。以前用来死记硬背的早读,现在用来读课外书。
不久盛老师就被换掉了,他又只教普通班去了。
这次月考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直雄霸全年级一二名的郑基石和周伟奇这次跌到了八九名,更奇怪的是,两人是故意考砸的。两人多年来一直在争第一。郑基石因为考第二曾经划伤过自己的手臂,周伟奇因为考第二曾经打断过自家猫的腿。
他们考砸居然和涂小雨有关系。原来二人都想和涂小雨做搭档(一个优生和一个后进生搭配学习),没人愿意退出,涂小雨就让他们通过比赛定输赢。
比赛分三轮,第一轮比考得差,第二轮比写童话,第三轮比夸对方。
第二三轮比赛需要仲裁,涂小雨请马东逃三人做评委,马东逃又给他推荐了冼宗西、汪晓媛和吴文彩。
冼宗西是全校少有的高人。他的实力和郑周二人不相上下,他考试的分数之所以没有他们高,是因为他不屑于争第一。他虽然不屑于争第一,却拥有好多个第一。他获得过好多个作文、演讲和田径比赛的冠军,还是本校王者荣耀段位最高的玩家。
冼宗西还是个怪人,他辅导别人都要收费,还节俭得近乎自虐。他一直两件毛衣、两件T恤换着穿,只喝水,不买零食。
很多人猜测冼宗西这么在乎钱是因为家里穷,但没有人了解他家里的情况。要从冼宗西嘴里掏出一句话,比从他口袋里掏出一块钱还难。
马东逃、张大梦和罗飞龙出于好奇,一天下午放学后跟踪冼宗西,让他们惊掉下巴的是,他们发现冼宗西走进了全城最豪华的小区。陈校长家就住在那个小区。
他们估计,冼宗西要么住在别人家,要么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不愿花家里的钱。有一点可以确定,冼宗西是个有故事的人。
汪晓媛有女苏格拉底之称,思想深刻,表达精粹。
吴文彩是六(1)班的中队长,喜欢带头喊口号,喜欢约束人,死板又无趣。马东逃推荐她做评委,是为了让她见识一下有趣的比赛,接受一点诗意的熏陶。
马东逃推荐吴文彩,还因为他和吴文彩是搭档。他不想做吴文彩的搭档,但他知道吴文彩邀请他做搭档是林珺的意思,他不敢拒绝。
涂小雨说与其让吴文彩洗脑,不如反过来改变她。其实马东逃他们两个月前就曾经这样做过。
吴文彩喜欢唱歌,唱功深厚,特别崇拜学校“风信子”乐团主唱刘子轩。马东逃假冒刘子轩之名给吴文彩写了一封信,说要邀请他加入“风信子”乐团,条件是她非校级学生干部,据说为了保持艺术的纯粹,“风信子”乐团拒招校级学生干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吴文彩正要参加少先队大队长竞选。当大队长是吴文彩多年的梦想,但为了加入乐团,她毅然放弃了竞选。
马东逃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吴文彩在平庸的路上一路狂奔。
但那封虚假的邀请信仅仅是让吴文彩放弃了少先队大队长的竞选,她虽然苦苦等待着刘子轩的佳音,人却依然朝着平庸堕落。她不再唱歌,也不允许别人唱歌,吉他弦断了一根也不换,却越来越热衷于扮演班干部的角色。
后来马东逃送了她一根吉他弦,吴文彩又开始唱歌了。她发了一些自弹自唱的音频给马东逃,马东逃挑选了几个发给他的表弟,让表弟发给他的铁杆刘子轩。有一天刘子轩给马东逃打电话,请他转告吴文彩,他们将聘请她担任“风信子”乐团的女主唱。
马东逃和涂小雨他们一边为这些中毒太深的同学解毒,一边为消除学校无处不在的甲醛毒气的影响而奔走。
有个叫陈焕然的学生在喊口号的时候突然发病,后来傻掉了,医生说怪压力太大和甲醛中毒。
马东逃、冼宗西、涂小雨和汪晓媛四人来到陈焕然家洗衣店,提醒他的父母向学校追责。陈焕然的爸爸请当律师的表弟出面向学校讨说法,但陈校长死活不承认甲醛超标。律师说好端端的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毒傻了,说要是学校不赔偿就诉诸法律,让法院派人来检测甲醛,要是测出甲醛超标,学校领导做好坐牢的准备。陈校长于是软下口来,他虽然还是不承认甲醛超标,但愿意给予陈焕然家一定的人道主义救助。后来学校给了7万块钱,陈焕然家便不再说什么。
马东逃他们本来打算在陈焕然家追责成功以后,趁机要求学校换掉毒桌凳和毒塑胶,但律师出面都不能让学校承认甲醛超标,他们当然无计可施。
不能清除甲醛,至少可以减轻甲醛的危害和影响。四人商议后,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展开宣传,让大家知道学校甲醛超标,注意防范。
他们拟定宣传标语,打算每个班联系一个人,请他将标语转到本班QQ群。在教师中的宣传直接拜托盛老师,请他转到教师群。
但全校七八十个班,至少得联系七八十个人,麻烦,况且还有很多班没熟人。大家都为此伤透脑筋。
后来还是吴文彩解决了这个难题。吴文彩也相信甲醛超标,她主动将标语转到她们的中队长群,再由各班的中队长转到自己班群里。
就在吴文彩答应转发标语的那天,马东逃将刘子轩想要聘请吴文彩当女主唱的好消息告诉了她。
吴文彩很高兴,张开双臂,一边模仿滑翔机滑翔一边发出呜呜的声音。吴文彩表现得像绝大多数少女那样轻盈、淘气、富有人情味,仿佛变了一个人。
同样,由涂小雨负责解毒的郑基石和周伟奇身上也有可喜的变化,两个多年来一直处处较劲明争暗斗的学霸,开始学会读童话、写童话,学会了相互欣赏和谦让。
但有些毒是解不掉的。一天下午,马东逃、涂小雨、汪晓媛、吴文彩、罗飞龙和张大梦被林珺带到了政教主任办公室。
政教主任姓杨,擅长笑眯眯地吓唬人。检测仪显示,他的办公室甲醛也超标,但他和林珺一样,相信自己办公室空气正常,认为仪器不靠谱,他批评马东逃等人乱造谣。
他问他们是谁带的头,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说,我带的头。
冼宗西从容而镇定地走了进来。杨主任笑呵呵地说,儿子反对老子,谁相信?
林珺说陈校长要知道这件事会伤心的,冼宗西说他应该为我感到自豪。
原来冼宗西是陈校长的儿子,他跟着妈妈冼可姓。他之前还透露过,不愿用家里的钱,是嫌它不干净。
从政教主任办公室出来以后,林珺说要是冼宗西不来,马东逃他们的处分就背定了。
但盛老师没这么好的运气。就在马东逃他们被训诫的第二天,学校举行运动场竣工典礼。四五千人排列成几十个方队,学生身着校服,老师身着正装,整整齐齐地站在崭新的运动场上。
教育局的李局长也出席了竣工典礼,他说他不明白在如此美丽的校园里为何有人戴口罩,校长便让戴口罩的人把口罩摘了。
人群里有人喊甲醛超标,引起了一阵骚动。局长说新修的运动场有点味道很正常,陈校长说让大家恐慌的不是甲醛,是谣言,真正可恶的是造谣传谣的人。他说我校教师队伍里就有这样的人,为了杀鸡儆猴,校长拿出一张纸,在典礼上宣布了对盛老师的记大过处分决定。
竣工典礼到了放烟花的环节。只听到烟花升空的呼啸声、炸裂声,还有喜庆奔放的音乐。众人抬头仰望,朝着天空热烈拍掌,欢欣鼓舞。
但除了强烈而刺眼的日光,天空看不到一丁点烟花的影子。
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仰面朝天,拼命鼓掌,入迷地欣赏着天空白天根本看不见踪影的烟花。
教师方队后面丈把开外的地方,站着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子,他高挑,冷峻,就像一座孤独的灯塔。他就是盛老师,他平视前方,神情漠然,嘴角挂着一丝嘲弄与不屑。他没有鼓掌,他的两手揣在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