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久别重逢
书名:他朝两望烟水里 作者:梁波 本章字数:2570字 发布时间:2022-08-23

1986年4月,正是我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期中。由于我家离校园不到半小时公交车程,我因此每个周末都回家过,将学校换下来的衣鞋和被罩等拿回家让母亲洗,换来的是母亲的唠唠叨叨。但毕竟是母亲,一方面出于关心和惦记,另一方面我能按时回家,说明没在外面胡来,可以让她放心,她因此总是很高兴。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十时左右,我又回到家中。才刚将手中的包放好,就听母亲在她房里叫我道:“阿仅(我家人这么叫我的),侬(吴越方言,“你”的意思)过来,侬看阿是(吴越方言,“谁”的意思)来了?”

我顺着母亲的声音来到她房间,一进门就见一位妙龄美少女冲着我浅浅地笑着,面容似曾相识。

“这一笑怎么这么熟悉啊!”我木然了一下,忽地“啊——”的一声拍了一下脑门,嘴里情不自禁地唤出声来:“妹妹,絮儿妹妹!”脑海里随即浮现出孩提时代的清晰记忆:那不是和我自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妹妹柳絮雯吗?我两岁起就和她形影不离地一起生活了三年多,五岁以后我们两家虽然分开了,但她照样爱来我家玩,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就这样断断续续又延续了六年多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我父母亲的老家都是江南省越州地区辖下的同一个县。农村出生的父亲凭着聪明才智,在六十年代初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大专院校,成为他所在村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勤奋、表现优秀,196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城的一个机关单位工作。但不到两年就被发回老家县一个离家三四十公里远的小镇的供销社工作。从省级机关一下子到小镇的大集体单位,这对当时的我父亲来说够“落魄”了。不过还算幸运,他在那里认识了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我母亲。两人相识半年多之后,便在旁人的撮合下确立了恋爱关系,再半年之后便结了婚。这在当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但所谓“祸不单行”,才刚安稳下来的他们又遇到了更不称心的事:他们小夫妻俩要响应号召,第一批下放到我父亲老家所在村的生产大队,成为与当地农民一样的农户。

由于那年与我父母亲同时下放到我农村老家的知青有二十来人,大队集体经济底子薄,哪来那么多房子去安置这么多人?除单身青年被安置到大队的闲置仓库集体住宿外,像我父母亲这样成家立业的和携老带小的三个家庭户,就被分散安置到有闲置房的农户家里寄住。本来我父亲就是本村出去的,我爷爷奶奶即使早些年已经亡故,在村里也应该有房子。但由于我爸是独子,他的户口早已迁出不在村上,根据当时的政策是不能继承我爷爷的房子的,因为这个房子是刚解放时从地主家分得的,所以在我爷爷奶奶过世了之后,村里就再分给了别的缺房人家居住了。另外我爸他虽然还有堂叔伯,但这些堂叔伯也没有空余房子安排我父母住下。幸好同大队的一个自然村里还有我母亲的一位远房表叔(是我外公的堂表弟,我应该叫“表外公”才对),他家有空房子。就这样,我父母亲被安排到小村上我表外公家安顿了下来。

虽说是房子,但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是一处与正房并着的两间泥墙屋,前面还围着一个小院子(正房是两间砖瓦结构的楼房,由表外公和他儿子住着)。这两间小屋是泥墙砌筑而成的小平房,每间有二三十平方,我表外公原本是用来养牛的,后来集体化之后牛都收归了生产队,这泥墙屋就空了出来,平常只堆一些稻草和农具杂物。

尽管是泥墙屋,但因为屋顶盖的是瓦片而不是稻草,所以还算过得去,至少下雨天不会漏水、冬天西北风刮不进。清理掉屋内的杂物之后,表外公又拿石灰砂浆粉了一下泥墙的内墙面,又用黄泥掺石灰粉平整了一下室内地面,屋内一下子变得整洁了。

就这样,落魄的父亲带着已怀有我的母亲一起,又回到了这个他认为早已跳出了的“农门”、他原先的农村老家安下了他们的小家,这一住就是五年多,我就是在那儿住下的那年,在这个泥墙屋里出生的。

后来大队集体经济好转之后,在大村上造了一批供知青家庭户住的砖瓦房,于是我们全家搬到了大村上又住了六年多。直到1979年,我父母亲才落实政策回到他们原来工作过的那个小镇供销社从事原工作。到我读初中时,父亲调回省城的原工作单位,我们举家随迁到了省城。

我这位表外公早年丧偶,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我应该叫远房表舅),我父母亲下放到他家住时他才十五六岁,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后被大队派到一处离家五六十公里远的县级水利工程做工,所以长年累月不在家。到我两岁时大队又分来了一批知青,其中一位就是柳絮雯的妈妈,一位年仅二十岁、却带着一个刚满周岁女儿的年轻母亲,这个小女孩就是柳絮雯。

与我父母亲前年的遭遇差不多,大队也没有可供有家庭知青住宿的房子,就这样,絮雯的妈妈带着孩子又被安排到我这位表外公家,只因我远房表舅在外做工常年不在家,家里有空房子可以安排,但絮雯母女俩的吃饭搭伙在我家。所以一直来,絮雯妈妈母女俩受到我父母亲细致的照顾,她妈妈和我妈妈就跟亲姐妹一般。我和絮雯也成了儿时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我和她之间只叫“哥哥”和“妹妹”却从不喊名字,两人相偕着在小村一起度过了三年多。

到我五岁时,大队在大村上为家庭户知青建造了一些砖瓦房,我们家便搬到大村上还分到了一间两层楼房,而絮雯妈妈仍寄住在小村上我表外公家里,只因为这个时候的她正与我远房表舅(就是我表外公的儿子)在找对象,所以大队里不再给她安排房子。没多久她就与远房表舅结了婚,我也从叫“阿姨”改口叫“表舅妈”了。以后的以后,絮雯就又有了燕芸和芸根这两位妹妹弟弟了。

小时候的絮雯跟她妈妈简直一个模子:她端庄秀丽,柳眉明眸、白齿红唇,相映成辉;五官精巧配上那张瓜子脸,显得标致脱俗。我们家搬到大村上之后,虽然和她家还在同一个行政村却不常见面了,原因是行政村很大,有四个自然村组成,我家在大村,与絮雯家的小村落有三四里地远。我搬到大村后絮雯总爱来我家玩,逢放假了更是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而我也很喜欢跟她在一起。这是因为絮雯不仅长得清秀美丽,并且文静娴淑,总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还特爱缠我。虽然如此,但有时候她也会摆出一副大姐姐的样子,每当这个时候,比她大一岁多的我便做不成哥哥了,因为我是独子,受父母宠爱惯了,做什么事显得任性蛮横,总爱“欺负”她,往往被父母亲斥为“不懂事”;而絮雯是长女,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从小劳顿惯了,故显得成熟和善解人意,因而即使在我这个“哥哥”面前,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姐姐”的风范来,有时候我恶作剧欺负她,她最大程度就是躲起来哭一下,不一会儿就雨过天晴,又像跟屁虫一般追随着我漫山遍野地到处戏耍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他朝两望烟水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